《京华烟云》,看不见的火焰在燃烧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哲学堪称文化精髓,本文试从林语堂先生的佳作《京华烟云》解读传统儒道哲学,思考当下人文精神。
关键字:道家哲学、儒家哲学、人文精神
最近闲来无事,偶读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读罢感慨颇多,受益匪浅,有一种激情在荡漾,一种看不见的火焰在燃烧。
《京华烟云》在我看来,堪比一部中国近代的史诗。它记录了从1900-1938年的中国历史;记录了那永远不会被忘记的屈辱与伤痕;记录了那亘古不变的老北京的喜怒哀乐。林语堂曾在《我的话》中说自己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位被世人公认的学贯中西的幽默大师,通过文学作品来构架东西方文化艺术长廊,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人。《京华烟云》就是这样一部书,他在书中塑造出比较典型的具有东西方文化影响的人物形象,并从塑造出的中国人的形象中表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文品格和精神。这部小说以姚木兰的人生历程为主线,贯串起中国现代历史上的诸多事件,并将林语堂自己所钟爱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凝集成数个人物形象,并借这些人物的得与失、成与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命运的思考和关注,表述出他对建设现代社会中的中国人文品格和精神的理想的思考。
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已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哲学、宗教和价值观是虚无缥缈的,深不可测的,只存在于思想和意识的深处;它又是丰富绚丽、有血有肉的,在民俗、建筑、饮食、服饰上看得到它的影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使林语堂的文化思想是亦中亦西”“儒道掺半。这些看似繁杂的思想观念在《京华烟云》中达到了一种平衡: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另一方面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一方面是对自然力的崇敬,另一方面是对中庸之道的迷恋。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在小说中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家族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富于激情的牺牲,善良宽厚的品质得到完美的体现。而全文所贯穿的是一种精神主线,也就是无处不在的儒道精神,儒道精神体支撑起所有人物形象,也让所有的人变得有血有肉,形象生动,有骨气,有生命。
儒道思想在《京华烟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主人公姚木兰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完美女子。她既是道家之女,又是儒家之媳,更兼具现代精神,在她的身上,融合了多种文化的优点,体现了作者的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以及作者的人文思考。
顺其自然的中国道家哲学。
不难发现《京华烟云》这部小说是以道家哲学为其观念预设的,而其基本寓意也是围绕道家哲学中的人生理念这一主干展开的.正如小说标题和引用的庄子语录所暗示的那样,道无时无处不在,世间万物皆有一定之规,祸福、生死、荣辱、贵贱旨为轮回,不可强求,亦难避免,不仅全文的架构如此,甚至连女主人公姚木兰的人生际遇都披上了浓郁的宿命论彩。教人把生死、富贵、人生苦乐看的那般透彻。如姚思安、姚木兰和孔立夫。
道家是与儒家相对的出世哲学,提倡清净无为,安逸悠闲的生活方式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其中朴素不奢,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广为下层民众所持守。小说中木兰的父亲姚思安可以说是林语堂想引荐给西方读者的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姚思安兼具道家仙风道骨和现代新学启蒙者的品质和内涵。他虽家财万贯,但从他的生活方式、文化修养、社会交游来看,是一个深受道家文化影响的隐士。他追求清净虚无的心理状态,醉情于山水之间,为人乐善好施,豁达大度,乐天知命, 对女儿木兰众生平等、率性自然、处世不惊的性格品德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潜心于老黄之术,遇事冷静,从不心浮气躁,是真正的道家高士。身处乱世逃亡之际仍坚持每日必修的功课,打坐,调理气血;在治家上,他信奉无为而治,
在社会生活中,他本着上善若水的原则,慈悲为怀,普济众生;对于国家,他倾尽全力捐巨款资助革命党……姚思安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人生、理想人格的体现者。
姚木兰,一个出生在北京富豪家中的千金,她没有金枝绿叶的傲慢与娇贵,更没有传统的陈腐观念。她完全是朝阳下的一朵玉兰花,高雅却不失单纯;聪颖却不失贤淑。一个刚柔相济的女子!从她一生的经历来看,木兰从相信一个人的婚姻是受命运支配的,继而认为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在她身上更多地流露出对命运的近乎冷漠的容忍和承受,有一种被动顺从的心态。故事从木兰儿时一直写到她人生之秋。写她的童年趣事,被义和团红灯照拐买最终获救回家;写她的深深埋葬在心底的爱情;写她美满的婚姻;写她的丧女之痛;写她在逃难途中的善行以及她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思考。木兰的从容处世哲学也正是道的教化所致。是让木兰成为了一个灵魂性的人物,超凡脱俗,处事不惊,毅力坚韧,女中豪杰。
作品中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沉浮以及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往复循环的福祸运转,春去秋来的岁月枯荣以及超然达观的生命情怀,均构成了整部小说浓厚的道家文化氛围。
人文主义的中国儒家哲学。
儒家哲学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文化,它立足于社会,是一种集体主义哲学。儒家哲学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君臣父子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小说中封建官僚曾文璞的形象深刻反映了儒家伦理。对待母亲他恭敬有礼、顺从母意,体现了他的;对待工作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清朝灭亡后他不为新政权效力,体现了他的,对待儿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要求守寡的曼娘严守妇道,则体现了他克己复礼”“灭人欲,存天理的思想。
小说中姚家父女所体现的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 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理想,就是要把仁爱的精神,由亲人推广到所有的人,推广到宇宙万物。我们爱自己的亲人,进而爱人类、爱草木鸟兽、爱自然万物。所以仁者把自己和天地万物看成一体。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女主人公木兰对待亲朋好友、情敌甚至佣人的关爱、理解和宽容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烟火 陈翔即爱人。具体地说就是对父母尽孝,为国家尽忠,对朋友忠恕。她待人处事,冷静沉稳,大气而不失涵养。
儒道哲学所渗透出来的强大魅力,影响了中华一代又一代,发人深思。 处世哲学,更是我们丰富的精神财富,精神传承文明,文化引领未来。
《京华烟云》作品的最后一部分秋季歌声描绘了战争中的中国,那悲惨的场景犹如就在目前,不禁让人有种触目伤怀的冲动。中华民族是从屈辱中获得重生的,书中提到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坚韧的中华儿女宁愿选择流离失所的日子也不愿当亡国奴,战斗就一定会有牺牲,但年轻的炎黄子孙仍然为了保卫国家民族这个神圣的使命去付出,去奉献,这样洪峰般壮烈的场面,使我这个另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感到自豪。我的心在震动。同样是在这样一片美丽的苍穹下时空隧道的那一头的同胞竟遭受着不一样的苦难。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将永远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我们要立下亘古不变的誓言:强大我们的民族,让光荣与繁荣环绕着它,不要再让它神圣的名字受到外人的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