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江西省丰城市筱塘初级中学罗瑶
蔡琴如梦令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词,体会词意。
2、通过品词析句、想像画面感受词的凝练美和意境美。
3、想像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探讨“沉醉”、“兴尽”、“误入”、“争渡”等词,体会词人欢快之情。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和画面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如梦令》音乐视频,欢快的歌曲配上富有意境的画面,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在歌曲里听出了怎样的心情?学生表达心情,感受词风,引出课题——《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简单介绍李清照及其词风前后期变化:前期清丽明快,后期凄婉悲怆。明确《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前期时候的作品。
(二)诵读感知悟词意
1、律动感知:通过用手指击拍桌面吟诵来感受词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欢快感。注意击拍时节奏和轻重,PPT显示节奏划分和重拍字。
2、自由吟诵:吟诵是感受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各小组大声读,自由读,有感情的读并读懂大意。学生个读,小组比读,全班齐读,教师范读,读出浓浓的情。
注意:强调节奏的停顿,朗读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
3、小组合作,探究词意:
一个学生先说说对词意的理解,有理解不一样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师生重点探讨:
“常记”是为何?
“沉醉”是因景陶醉,因酒喝醉还是因人而醉?
“兴尽”还是“兴未尽”?
“误入”是否真“误”?
“争渡”如何理解?
(三)展开想象赏景情
词中有画,词中有景,词中有人,词中有情。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假设自己是李清照,小组选定画面,展开想象,描写看到的景,或描述人物活动,或表达体会到的情感,互相交流讨论,描绘出来。
学生想象、交流、表达,教师评析,学生通过自己的拓展想象,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让想象中的画面有声有,更深入地走进词人内心世界,情
景交融,感受意境之美,体会词人沉醉,欢快,惊喜之情。
(四)对比阅读知词牌
展示三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学生朗读并进行对比,总结相似之处。
明确:词牌有固定的格式和声律,进一步了解“词”这种文学体裁。
(五)诗词经典咏流传
“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经典咏流传,你我共传唱”,教授学生歌曲,现学现唱,轻松愉悦。用唱的方式,感受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词融曲,以曲融情,感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词以天真活泼,自然明快的语言风格,把移动的风景和作者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富有一种自然之美。让我们也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七)布置作业
1.将《如梦令》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她的词风。
板书:
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