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如电一般感人——1948年9月5日张学云写给余显容的信
作者:本刊编辑部辑
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4年第5期
    亲爱的容媚:
    我读了您的信,就像火灼样地从内心燃烧到体外来,您真是我的灵魂呀,我们的爱从这次的离别更放出它的异样的光彩了,我们的爱是伟大的有意义的,有理想的,不是仅肉体的欲念,也不是仅才子佳人们卖弄风流的陶醉,更不是“卿爱我,我怜卿”似的有闲人含有病态的怜念。我们真正是:如电一般地感人,如火一般地热烈,如钢铁一般地坚强,如泰山一般地崇高。我觉得我俩都是生命的星光,我失了您即是失却光明,即是失却人类幸福的象征,因为您是多么地爱好人类的幸福,爱好光明的世界,没有自私的贪迷,没有把您的所有的思考放在您自己的身上。亲爱的,您越发艰苦,我越发觉得您才是真美,我把您想象成一个挥汗淋淋地,昂首阔步地,舌疲唇焦地自由幸福之神,无疑的,我们之间没有庸俗的夫妻观念了,我们有的是志同道合的两个青年有志气的男女的无可喻价的爱!……
    我们的生活可以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如履薄冰”,希望您常常体会这句话好作警惕吧,往下走是一天天艰巨,一天天困难了,心爱的呵,不经患难,哪知素日之可贵?千万一句话:“读书工作……”
    即颂
    安
    竹行
    九·五
    1948年9月5日,张学云读了妻子的来信,从信中感受到了妻子热爱人类的幸福,热爱光明的世界。爱人崇高的思想境界使他内心难以平静,便提笔写下了这封充满激情的信。这也是他离开成都后给妻子写的28封回信中的最后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他用电、火、钢铁、泰山四个比喻讲了妻子的来信给他的感受,赞美妻子是“多么地爱好人类的幸福,爱好光明的世界,没有自私的贪迷”。他对妻子的认同与赞美,正是源于两人在革命道路上到了共同的理想,由普通夫妻升华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随着形势的变化,张学云在重庆从事的军运策反工作也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危险。他们夫妇从事的革命工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如履薄冰”。革命工作越深入,危险性就越大,正如张学云在信中所说的:“往下走是一天天艰巨,一天天困难了”。
爱的传颂 袁珊珊    1949年1月,张学云在泸县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是由于“川康特委”书记蒲华辅的叛变。张学云先是被关入泸州地牢,后被移送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军统特务对在国民党军中任连长的中共地下党员张学云使用酷刑毫不手软。四次“老虎凳”把张学云折腾得痛不欲生,造成腿骨骨折。如果他经受的这些酷刑被妻子余显容知道了,不知会有多么心痛啊!“酷刑难熬紧咬牙”确实是他对自己真实的写照。他的铮铮铁骨令人肃然起敬!
    在11月27日的大屠杀中,敌人的筒从第七室的风门口伸进来扫射。张学云突然间从牢房死角里猛地跃起,双手抓住已经打得发红的筒往怀里拖。他知道只要能把夺过来,就可以还击。但是军统特务使用的是美国,匣很长,被窗棂卡住了,急切间很难得手。为了掩护同牢的难友,他猛地松开抓的手,随即用双手抓紧牢门,用他那宽厚的胸膛堵住喷吐着火舌的口……张学云如此英勇的举动,使他身中数弹,牺牲得非常惨烈,却因此保护了身后另一个难友傅伯雍得以脱险,而他殉难时年仅27岁。不知道在临死前的一刹那,他眼前会不会浮现出他最亲爱的人?
    张学云牺牲后,这些珍贵的家书由余显容完整地保存下来。1950年2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张学云作为革命烈士,被安葬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张学云留给妻子的只有一只黑木漆盒和28封书信。近半个世纪,余显容就是读着这些书信,反复闻着它们的味道,一路走了过来。解放后,余显容遵从丈夫的遗言,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她说:“我有学云给我的爱就已经足够了。只有这些情书才是我生命中的无价之宝,不管到哪里,我都带着他们。”
    2002年的“11·27”,余显容老人把这些她视若生命的书信捐赠给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我只留下了复印件,虽然舍不得,但这些书信不应是个人财产,而是历史的见证!”而她自己每天仍会拿出复印的书信一遍遍地读,几乎能背得这些语句了。而他们之间的这段红恋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爱侣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工作,幸福生活。
    (本刊编辑部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