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藏银缕玉衣赏析
作者:***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年第04期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西南的陵山上,当地驻军炸山时发现了一座西汉墓葬。考古人员在墓主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帝庶兄,死于公元前113年) 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2件“金缕玉衣”后,玉衣的面貌始真实地呈现于后世,这是至今出土最早的完整玉衣。其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广州、安徽、北京、陕西等地陆续发现玉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达30多套。
        南京博物院藏银缕玉衣,1970年6月于徐州市土山东汉彭城王家族墓出土。徐州在西汉时属于楚王封地,东汉时成为彭城王的封地,前后有五代。土山一号汉墓墓主是东汉某代彭城王。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玉衣多用绿软玉琢制,为男式,全长170厘米,共用玉片2600余片,有长条、正方、三角、圆形、半月、橄榄等形状,有的玉片上有为方便编缀而墨书的编号,玉片四角都有穿编银丝的小方孔,共享银丝约重800克。玉衣分
头罩、脸盖、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拇指、左右裤筒、左右鞋子共十四个部件。玉衣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彼此分离的个体,每个部件的周缘都有丝织物缀边,以使每个部件加固定型,便于组合,同时也增加了玉衣的美观。玉衣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合称九窍塞,目的是防止人体的精气外泄。
        银缕玉衣各部件的特点:
        (一)头部:由头罩和脸盖组成
        头罩:包括全部头顶及后颈。长27厘米,由230片玉片组成。头罩形似风帽,其顶端为一璧形玉片,四周钻有26个圆孔,与周围26片三孔梯形小玉片相连,其外由一层层四孔梯形或方形小玉片连接。玉片从里向外层层加大,到后脑处的玉片为最大,再至后颈部位从上而下缩小。
        脸盖:包括额部至下颚及左右两耳。长23厘米,由105片玉片组成。脸部的眼、鼻和嘴的玉片都是特制的,以便显示人脸逼真的形象。诸如两眼呈橄榄形,下颚呈半月形。鼻子是用15片小条梯形玉片和一片半圆形玉片组成,鼻梁高2.8厘米。其余均用长方形和梯形玉片。
        (二)上衣:由前胸、后背和左右袖筒组成。
        前胸:长70厘米,由260片玉片组成。腹部微鼓,腰部稍收小。所用玉片除肩部采用方形和少量三角形外。其余都用长方略带梯形的玉片。
        后背:玉片形状略同前胸,惟尺寸稍小,所用三角形的玉片仅见2片。
        左右袖筒:长65厘米,各由296片玉片组成。左右袖筒的结构相同,皆作筒状,上部略粗,渐渐收小。袖筒肩部用近似头部的小梯形玉片,横排列,其余部分为长方形玉片。袖筒内侧从腋下至袖口有开縫,可以展开成为一片。
        (三)裤筒:由左右裤筒组成,但没有裤腰。
        裤筒长64厘米、上端口径19厘米、下端口径9厘米。左右裤筒的结构相同,上粗下细,如人腿形,各由306片玉片组成。玉片都是长方略带梯形的,大小排列整齐。裤筒内侧亦有开縫,也可展成一片。
        (四)手套:由左右手套和拇指套组成。
        手套:左右手皆作四指握拳状,长l2厘米,各由110片玉片组成。手指部分作套状,不分四指,在拇指部分留一方孔,以便与拇指套缀合。手套的开縫在手套的口径至拇指根及四指和掌心的交界处。拇指套:一长8.5厘米,一长8厘米。各由1片圭形玉片、3片长条略带梯形玉片和1片方形玉片组成方形盒状,正好缀合在手套的长方孔处,成为一个整体。
        (五)鞋:作圆头平底高帮鞋状。明显分左右脚。鞋长27.5厘米,最宽处9.5厘米,帮高13.5厘米。左、右鞋各由189片玉片组成,玉片规格依部位而异。鞋底各由3大片缀成,鞋头用长方形玉片,鞋帮用较小的长方形和梯形玉片,从后跟向脚趾部逐渐缩小。鞋后跟当中开縫,鞋底后跟的4厘米的内外缘均无钻孔,不与鞋帮相连缀,因此鞋帮可向两边打开,显然是便于穿着。
        这套银楼玉衣是我国第一件经考古发掘、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在国内展出后,又先后去日本、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墨西哥、荷兰、比利时以及香港等欧亚国家和地区展出。郭沫若先生生前参观这套银缕玉衣展出时,曾提笔赋诗称赞说:“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缕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高度评价它是继金缕玉衣后的又一重要发现。
        金缕玉衣(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西汉墓出土)与银缕玉衣(1970年6月于徐州市土山东汉彭城王家族墓出土),表面上看似没有区别,仔细观察,除穿编玉片用的金丝、银丝的质地不同以外,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其一,从整体上看,两者结构大致相似,银缕玉衣还多拇指部件。金缕玉衣所用玉片形状大,形制多,数量少,而银缕玉衣则相反,所用玉片形状小,形制少,数量多。如金缕玉衣的鞋用玉片69片,而银缕玉衣则用189片之多。其二,从部件上看,玉衣的脸部是最能呈现人体的形态,银缕玉衣技艺更胜一筹。金缕玉衣的脸部只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细线,似为瞑目入睡的状态,而银缕玉衣在脸部双眼处配以橄榄形玉片,犹如双目齐睁。下颚部,金缕玉衣由多片玉片组成,银缕玉衣的脸部则采用一块较大的半月形玉片。这种艺术处理,使玉衣的脸部更为生动逼真。从这些细微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玉衣的形制从西汉发展到东汉,更加形象化和规格化,更加贴合人体,更加生动形象。其三,从技术处理上看,金缕玉衣的玉片光面向外,在光线下所见闪闪发光;而银缕玉衣的玉片光面向里,可能为了便于穿着,或更好地保存尸骨不朽。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做工精美的玉器。古代玉器按其用途而言,可分为礼仪、丧葬、佩饰、生活几大类。其中丧葬玉器又自成系统,它始于新石器时代的殓玉。
        墓葬中出土之葬玉,其形制多有以玉护尸之意,此举于新石器时代即见,尤以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的璧琮为代表,或以玉片、玉珠遍施棺内。新石器时代晚期,江南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和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均用大量精美的玉器陪葬,多的达100余件。但这些都是墓主的生前用玉,死后用于陪葬,不是专用于死者的丧葬玉。至于战国时期,则有以玉置于眉、目、鼻、耳、口处,或以玉片縫于幎目上为饰,(按幎目亦名面幂。《仪礼•士丧礼》云:“幎目用缁,方尺二寸,□里。”郑玄注:“幎目,覆面者也。”[1]这就是说幎目是死者盖在面部之巾。□里就是赤的里子。这种方巾遗迹已经腐朽,现存的仅见縫缀其上的人的五官形的石片或玉片。)又有以玉片置于四肢、胸腹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洛阳中州路春秋战国时期的墓中,曾发现在死者脸部用玉片做成眉、眼、鼻、口的形状,并按五官的位置排列,以象征人的脸部。由这些玉片放置的位置和作用而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厚敛风气,以及对死事之敬慎,不仅具有“护尸”以防灵魂走失的意旨,并与汉朝出土的玉衣全身密实,以玉护身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视为汉朝“玉衣”的前身。
        在两汉时期,以玉衣为敛的风气盛行,不仅有完整的实物出土,并有文献记载,即以《汉书》中所称的“珠襦玉柙”、“珠襦”、“玉柙”、“玉匣”等,都是指玉衣的意思。如《贾邹枚路传》言秦王:“葬乎骊山,被以珠玉,饰以翡翠。” [2]《霍光金日磾传》有:“太后被珠襦,
盛服坐武帐中。” [3]《霍光金日磾传》言光薨,“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 [4]唐颜师古注曰:“《汉仪注》以玉为襦,如铠状连缀之,以黄金为缕,要以下玉为札,长尺,广二寸半为甲,下至足,亦缀以黄金缕。”《佞幸传》则有:“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又有“玉衣珠璧以棺”之句,师古曰:“以此物棺敛也。” [5]《外戚传》:“共王母及丁姬棺皆名梓宫,珠玉之衣非藩妾服,请更以木棺代,去珠玉衣,葬丁姬媵妾之次。” [6]都说明秦汉之际,王侯显贵被珠玉、以玉衣为敛的风俗鼎盛。
       
        至于汉朝时期的玉衣,除出土完整的而外,并有许多散片,当为穿绳腐朽所致,据出土所见,则多为长方形玉片,四角有小孔以联结,其形制并有方形、梯形、不规则四边形、六边形、三角形、璧形、圆形、璜形、半环形、圭形、刀形、一头圆一头方的大型玉片,另有凸字形鳞甲状玉衣片等。形制繁多,而其纹饰则多素面磨光,间有云纹、柿蒂纹(草叶纹)或谷纹、蟠螭纹璧改制而成等。并分别以金缕、银缕、铜缕、丝缕缀成,其钻孔则多为四孔,并有多至七孔、十余孔者。同时在玉衣之内,满城汉墓出土的刘胜墓和窦绾墓,都有完整的九窍玉、手握、带钩、胸饰,以及10余块排列整齐的大型玉璧(直径13.9-21.2厘米),这
些玉璧分别放置在墓主的前胸和后背,并有一定的排列,表面并有织物残存编联的痕迹,可知当时的丧葬仪式和习俗。
        两汉时期统治阶级讲究养生送死,事死如生,除了营造豪华墓室外,就是制作大量的随葬品。由于玉衣体积大,结构复杂,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同时玉衣还有相对应的不同的玉器组合。因此制作玉衣不可能由私营小作坊完成,汉代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机构——在朝廷属于“主作陵内器物”的少府属官东园匠。《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东园匠十六官令丞。” 颜师古注:“东园匠,主作陵内器物者也。” [7]《后汉书•礼仪志下》:“东园匠,考工令、奏东园祕器。”[8]帝、后敛以梓宫、玉衣等东园秘器。《后汉书•孝崇匽皇后纪》:“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 [9]银缕玉衣的制作是一个十分繁难的过程。工匠们首先对大量玉石进行选料,把玉料加工成玉片,玉片需按照人体不同的部位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然后对玉片一一磨制、抛光,再在玉片的每一角上穿上小孔,有的小孔孔径仅仅一毫米。编缀玉片的银线是用l2条极细的银丝拧成的,既柔软又有一定的强度。最后用银线穿缀玉片,按人体的形状制成玉衣。制作一套银缕玉衣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玉衣的出现和流行,是与汉代的人们继承并发展了儒家“贵玉”的思想,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丧葬观念的变化密切相连的。首先,古人玉德之说有“比德于玉”,认为玉具有仁、知(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德。[10]《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11]说明“玉”在先秦儒家学术中代表“君子人格”,有仁、义、礼、智、信多重审美价值。到了汉代,皇宫贵族由生前佩玉发展到死后以玉衣作为葬服。其次,西汉建立之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社会经济正处在缓慢的恢复阶段,在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后,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汉高祖极力恢复社会经济,经过文、景两帝几十年的“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国力大大增强,《史记•平准书》中记录了一段当时富甲天下的情景:“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12]于是,统治阶级生前奢靡,死后实行厚葬。另一方面,汉代人思想观念里面灵魂不死,“侍死如奉生”。作为葬玉最能显示墓主人身份和等级的玉衣就是在这种厚葬之风日甚的背景下出现的。汉代统治者使用玉衣的重要目的是显示其尊崇的社会地位,并相信玉衣可保护尸骨不朽。《后汉书•刘盆子传》载:“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13]晋时葛洪撰《抱朴子》云:“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14]明代李时珍也认为“玉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耳”。这种观念在科学发达的今日固不足一道,然古人是深信不疑的。
        玉衣,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15]“玉衣为敛”是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但在西汉时尚未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故已发现的西汉诸侯王的玉衣,既有金缕,也有银缕、铜缕。到东汉时则实行了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史书对于玉衣使用制度的记载仅仅见于东汉时期。据《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皇帝死后,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 [16]以徐州土山出土的东汉时期银缕玉衣最有代表性,从墓葬的规格和随葬品分析完全符合史书里面对于玉衣使用等级的规定。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有僭越的现象。金缕衣姚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