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州魔
JournalofChizhouCollege
2009年8月第23卷第4期
Aug.2009V o1.23No.4
论《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姜友芝
(池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上世纪5O,6O年代"政治第一,文艺第二"的社会观,文艺观造成的政治话语/革命话语主导了一切,政治意识形态规范了文学
秩序."十七年"文学都打上了"红"的烙痕,《青春之歌》的显文本也笼罩着这层革命红光环.从文本当时的阅读实际效果来看,《青春
之歌》真正打动一代青年读者的不是林道静成长中的革命故事,而是它的潜文本中所隐蔽的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这也正是《青春
之歌》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内在奥秘.上世纪9O年代到现在流行的"红经典"热潮也为我们重新解读《青春之歌》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抛开革命故事的外壳,本文试图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来探究《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关键词】《青春之歌》;才子佳人;英雄美人
[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一l102(2009)04—0062—04
《青春之歌》是"十七年"文学中唯一一部描
写女性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同时人们也习惯称它
是一部红经典作品.一般认为,《青春之歌》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
动这一历史阶段的学生运动为背景,描写青年学生
林道静在革命斗争中成长为无产阶级的艰难历程,
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一二?九时期时代面貌和时代精神,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卢嘉川,江华,林红等几
个共产党员的形象,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由党领导
寻出路与真理的历史趋势.《青春之歌》虽然以
革命历史为题材,但是不以厚重的历史感取胜,杨
沫说:"英雄们的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
(主要是七?七事变前白区斗争的那一段)的惊人事迹,加上我个人的一些生活感受,生活经历,这几个
方面凑在一起便成了《青春之歌》的创作素材"刚.诚然《青春之歌》是依据作者个人生活体验和经历而作的"自传式小说",这一点,杨沫没有否认.文本中
有着作者本人的影子在里面,杨沫一生中经历了三
次婚姻,三次婚姻使杨沫对爱隋有了深刻的领悟.况且"情爱是文学表现永恒主题,并且根植于不同时
代中的情爱的具体内涵也会不同,这就使情爱是有
了常新而持久的魅力"圜.《青春之歌》紧紧抓住了"爱隋"这一人类千古不变的永叵的主题,讲述了革
命时期发生在一个女子和三个男子的爱隋故事.这
也是这部作品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可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青春之歌》一出版
就受到评论家批评.《中国青年》1959年第2期发
表了一篇署名郭开的文章《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
中的缺点——评杨沫小说(青春之歌)》,对《青春
之歌》首次进行了公开,严厉的批评:"书里充满了
小资产阶级隋调,作者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
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
创作的."另一个评论者刘茵在《文艺报》1959年
第4期也尖锐地指出:"她总是摆脱不开一些个人
的问题,总是想着卢嘉川,纠缠在个人的爱情激动
里,这种感情使她不能提起腿来,迅速去完成党交给
她的任务."他们大多责难小说的儿女情长,殊不
知,那正是人类感情的自然流露,真是这"儿女情
长"满足了读者的情感饥渴,激起了读者的强烈共
鸣.然而,在建国初期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初对《青春之歌》的批评和研究不从生活出发而是
从政治概念出发,所以有了这些不切实际的观点.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对作家作品的解读
也在不断地拓新.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
开放的深入,世纪末,"文化思想领域的告别革命
终于使红经典的艺术魅力透过那道'红'的屏
障而释放出来"[3].我们只要抛开显文本中的革命
叙事这个外壳,透过潜文本就会发现《青春之歌》
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情感史,展现的是
林道静寻真正的人生伴侣和幸福爱隋婚姻生活.
收稿日期:2009—03—20
基本项目:池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XK0820).
作者简介:姜友芝(1972一),女,安徽枞阳人,池州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与写作.
第4期姜友芝:论《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作家杨沫有意识采用中国传统小说叙事中"才子
佳人"和"英雄美人"两种古老模式来演绎一个不
寻常的爱情故事,因为"爱情不仅反映着人的自然
的情感和欲求,也反映着个体独特的情感方式,性
格禀赋以及对人生的体悟,虽然它同时也映射着一
定历史阶段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观念,但爱情毕竟是
种个人性很强的情感,蕴含着丰富的人性内容"
[41
.然而至今尚未发现从爱情模式这个角度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以叙事学作为研究方法,来论证《青春之歌》的爱情模式.
1"才子佳人''爱情模式
文本开篇就展现了一幅典型的才子佳人爱情
画卷,具有强烈的罗曼蒂克彩.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林道静因为反抗家庭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来北戴河寻亲不遇,想投海自杀,"小落难,公子相救",她被北大才子余永泽所救.尤其是林道静刚
出场就透着佳人的美丽,忧愁和孤单:
不久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到一个小小的行李卷
上,那上面插着用漂亮的白绸子包起来的南胡,箫, 笛,旁边还放着整洁的琵琶,月琴,竹笙,……这是
贩卖乐器的吗,旅客们注意起这行李的主人来.不是商人,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学生,寂寞地守着这些幽雅的玩艺儿.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 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这个朴素,孤单的美丽少女,立刻引起了车上旅客们的注意,尤其男子们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议论.……【
从林道静浑身衣者打扮和随身所带物件,读者
定会联想到言情小说中的佳人形象,而且还是一个多才多艺失落的佳人形象.佳人落难才子相救,文本中杨沫用了整整两章(第五,六章)的篇幅细致不能隔绝的爱
人微地描写了林道静与余永泽相识,相爱的过程. 余永泽调动他的渊博的文学知识,通过朗诵海涅的爱情诗的浪漫打动了她,并且他们在一起谈论托尔
斯泰,雨果,易I-生的《玩偶之家》,谈曹雪芹,鲁迅,冯沅君的《隔绝》,余永泽的大学生身份和浪漫情调吸引了落难的林道静,他们在海滨相恋,相爱了.在林道静的眼里,余永泽是"多情的骑士,有才
学的青年",在余永泽眼里,林道静是"含羞草一样
美妙少女","自从在海边第一次看见这个美丽的
少女,他就像着迷似的爱上了她",二人一见钟情, 林道静得到了她渴望得到的温暖.一切顺其自然, 他们双双坠人爱河,开始同居组建幸福的小家庭, 过着平静而甜蜜的日子.小说至此完成了才子佳人爱情模式.但作者杨沫又将笔锋一转使二人的爱情来点考验.从第十一章起,卢嘉川进入了林道静的视野,并使她的爱情天平发生了严重倾斜.
卢嘉川是北大学生,是革命分子,有着"高高
的挺秀身材","聪明英俊的大眼睛","浓密的黑发"和"和善的端正的面孔"的外貌,在众多场合
中表现出坚毅,沉着和勇敢.林道静第一次与卢嘉川见面时就"立刻被他那爽朗的谈吐和潇洒不羁的风姿
吸引的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沉默."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林道静对卢嘉川是本能的异性相吸, 没有任何外在因素.林道静爱上了英俊潇洒的革命英雄兼才子的卢嘉川而离开了余永泽,这并非是余永泽信奉胡适,林道静向往共产主义,即政治的分歧,道不同不相与谋.因为林道静当时压根儿不知道共产主义的真谛,她是完全被卢嘉川个人魅力所吸引.第二次在朋友家见到卢嘉川,听到他在学生集会上充满激情的精辟发言,他说话时的机智敏锐的样子,都引起了林道静极大的兴趣.他给林道静带来了新鲜的知识,青春的希望与奋斗的激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