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卢山五咏三泉》《记承天寺夜游》与《临皋闲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卢山五咏·三泉
(北宋)苏轼
皎皎岩下泉,无人还自洁。
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
【注释】①卢山:位于密州(现山东诸城)。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遭朝廷政敌排挤,曾外调到密州任职,期间登临过卢山。②三星:天空中的明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临皋闲题
(北宋)苏轼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媚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园池,与此孰胜?
【注释】①临皋:位于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范子丰:名百嘉,是苏轼的儿女亲家。
365.甲诗怎样表现泉水的洁净明亮?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366.小语对乙丙两文的文言词语进行梳理,请你完成下表。
文言词语释义方法
根据字形特征,进行推测
庐州月下载
①根据“户”的字形演变,可知“月入户”的“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联系课内知识,进行迁移
②联系《卖油翁》中“但手熟尔”,可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是_____________。
借助词类活用,变换词性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常有名词、形容词活用成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③“第”是名词,本义是宅院,“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中的“第”,有词类活用现象,“第”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67.乙文画线句无处不写“月”,却无一字有“月”,你认为“月”藏在该句的哪个词里,并说说你的理解。
我发现“月”藏在________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8.《记承天寺夜游》中探讨过“闲”的含义,苏轼在《临皋闲题》中亦称自己为“闲者”,请你联系写作背景,谈谈对“闲”的理解。
369.古人常以天地万物为友。你认为下列哪一景物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请根据你对苏轼生平、个性的认识,加以阐述。
A.清泉    B.明月    C.大江
【答案】
365.甲诗以“皎皎”直接写泉水的洁净,又以星光、月光进行比较,表现泉水的清澈明亮。    366.    门    只是    建造(宅院)    367.    示例1:“月”藏在空明的积水里,    作者将月光比作积水,将竹柏比作藻荇,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月光澄澈透明的美。
示例2:“月”藏在“藻荇交横”里,藻荇是月下竹柏的影子,衬托出了月的皎洁、月光的柔美。
示例3:“月”藏在“盖”这个词语中,“盖”是大概的意思,让人感受到作者的自失之态,勾画出一个空明澄澈、树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好境界。    368.示例:“闲”有悲凉的意味,苏轼被贬黄州,怀才不遇;“闲”是无职无权、悠闲自在的生活;“闲”可见苏轼欣赏江山风月的怡然自得;“闲”也表现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两点即可)    369.示例1:我认为清泉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清泉无人欣赏,依旧清澈干净,皎洁明亮,就像苏轼在污浊的官场中,虽然遭到排挤,还是保持高洁的气节。
示例2:我认为明月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明月空明澄澈,就像苏轼恬淡达观的性格;月有阴晴圆缺,就像苏轼悲欢离合的一生。苏轼与明月是最好的知己。
示例3:我认为大江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大江蜿蜒曲折,就像苏轼坎坷跌宕的人生;大江奔流不息,就像苏轼豪放旷达的胸怀。苏轼与大江是最好的知己。
【解析】
365.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和赏析。
(1)翻译:岩石下的泉水洁白无瑕,没有人欣赏还自己保持着洁白。不用和天空中的明亮的星星相比较,泉水清澈的光芒好像和天上的月亮一样。
(2)“皎皎岩下泉”中的“皎皎”直接写出了泉水的清澈、洁净。“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则把清澈的泉水和天空明亮的星、皎洁的月相比较,用天空中明亮的星和皎洁的月衬托出泉水的清澈明亮。
36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思路:一般是在句子翻译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含义,本题则还可以结合图画等进行理解。
(1)月入户:月光从门户射进来。结合图片可知,最开始画的是门,故“户”是“门”的意思。
(2)但手熟尔:只是手熟练罢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
(3)闻范子丰新第园池:听说范子丰新建造了园子。“范子丰”是人名,是主语,“新第园池”应该是谓语成分,“第”词类活用,作谓语,从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建造(宅地院)”。
367.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答题思路:到描写月光的句子,选择其一个词语,分析其如何展现了月光的特点,语言流畅,理由充分。
(1)【乙】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示例:“月”藏在“庭下”里,作者在“庭下”里看到如同空明澄澈的积水一般的月光,含蓄、委婉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皎洁。
368.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答题思路:到两篇文章中关于“闲”的句子,结合写作背景,结合上下文,谈出自己对“闲”的理解,最好结合主旨。
(1)写“闲”的句子:
【乙】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写作背景:两篇文章都写于作者被贬之时。
(2)对“闲”的理解。
示例1:“闲”中有一份欣喜。正是因为闲,所以作者才能和友人漫步庭院,欣赏美好月,正是因为闲,所以作者可以去看江山风月。这份“先”体现了作者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欣喜和快乐。
示例2:“闲”中有一种洒脱,虽然被贬,但是作者仍然能够欣赏自然山水、江山风月的美好,表现出一种洒脱、淡泊。
36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思路:成为好友,即是二者有相似性。结合清泉、明月、大江三者的特点,结合所给的三篇诗词文章,挖掘三者的精神内涵,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个性,分析其中相同之处,并作出判断。
示例1:我认为清泉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结合【甲】文“皎皎岩下泉,无人还自洁”可知,即使无人欣赏,清泉也保持着清澈无暇的品格,这和苏轼很像,苏轼一生屡遭贬谪,但是环境再坏,苏轼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从不曾改变,所以他们能成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