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进化论_从保罗_莱⽂森说起
2009年第3期
(总第55期)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
DONGNAN CHUANBO
摘要:保罗·莱⽂森是北美媒介⽣态学研究的第三代
代表⼈物,他的“补偿性媒介”理论⼴为⼈知。本⽂具体介绍
了莱⽂森关于媒介进化研究的著名
“三理论”,并从技术和社会⽂化两个维度概述了现阶段媒介进化的相关研究,试图阐述数字时代媒介进化研究趋势。
关键词:媒介进化保罗·莱⽂森技术社会⽂化
媒介总是处于⼀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当媒介依赖的内外环境发⽣变化的时候,媒介也能够通过⾃我调节和适应机制,在传播理念、传播⽅式、传播形态等各个⽅⾯发⽣改变。研究媒介进化不但有利于了解⽬前媒介⽣态的基本情况,同时也能掌握媒介进化规律,提早预测媒介发展趋势,充分保障⼈类社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传播的平衡、公正等。⼀、媒介进化的概念辨析在新旧媒体之间,不断经历着软约束与硬约束、渐变与突变的交替过程,来⾃于媒介发展内外环境的各类约束条件,事实上构成了媒介发展的选择压⼒,媒介或者被迫或者主动进⼊⾃然选择过程①
。可见,将⽣物学中的进化观点引⼊媒介研究显得较为合理。媒介进化论的英⽂是media evolution theory ,在中⽂
中,evolution 可翻译为“进化”、“演化”。“进化”是指原⽣物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加强变化后的结果,并且是保留原有的东西;“演化”是丢弃原来的东西,变成现在的东西,并不具备原有的基础。⽽媒介是⼀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任何⼀个媒介都曾经是⼀个新的媒介,并且必将成为⼀个旧的媒介。“每种媒介都有⾃⾝的优势与劣势,它也会将这些强加在所携带的讯息上。新媒介通常并不会消灭旧媒介,它们只是将旧媒介推到它们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②
”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技术的涌现使得媒介不断探寻新的发展形态,谋求获得⼀种长久的发展潜⼒。因此,结合媒介的发展历程和中⽂“进化”和“演化”的不同词义,我们将med
ia evolution 称为媒介进化。⼆、保罗·莱⽂森的媒介进化“三论”麦克卢汉曾致⼒于研究媒介发展的四定律,企图摸索出⾃⼈类社会产⽣以来媒介进化的规律,从⽽开启了媒介进化研究⼤门,但我们⼀般更强调保罗·莱⽂森的媒介进化论的研究意义。美国学者保罗·莱⽂森是北美⽣态学研究的纽约派的第三代代表⼈物,他师从尼尔·波兹曼,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保罗·莱⽂森认为技术是⼈类为了⽣存⽽选择保留的最适合需求的东西,信息作为⾃然界的基本元素,受其影响的信息技术以及媒介形态都是⾃然界动态进化后保留的东西。因此,莱⽂森认为“媒介进化是⼀种系统内的⾃调节和⾃组织,其机制就是补救媒介,即后⽣媒体对先⽣媒体有补救作⽤。”具体地说,保罗·莱⽂森的媒介进化论涵盖了三个主要理论,即“补救性媒介理论”、“⼈性化趋势理论”和“软媒介决定论”。(⼀)补救性媒介理论该理论是莱⽂森媒介进化论中的核⼼观点,他认为媒介进化中体现了两个⽬的:第⼀是满⾜
⼈的渴求和幻想,媒介作为⼈的感觉能⼒的延伸或扩展(麦克卢汉),是由于⼈的⾃⾝需求产⽣的,⼜是随着技术和社会进步在不断满⾜⼈的需求中发展演进的。即“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闻⽬睹的⽣物极限,以此满⾜
我们幻想中的渴求。③
”;第⼆是弥补失去的东西。因此,整个媒介进化的过程都被莱⽂森看成是补救的过程,⼴播是对报
纸的补救,电视是对⼴播的补救,互联⽹则综合了对报纸、书刊、⼴播、电视、通讯等等媒介的改进,
被莱⽂森称为“所有补救性媒介的补救媒介”。(⼆)⼈性化趋势理论莱⽂森在学术研究中⾮常尊重麦克卢汉和恩师波兹曼,但他更信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因此,他⼀⽅⾯积极继承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同时⼜严厉批
判了恩师波兹曼对电⼦媒介的责难。“积极驾驭媒介的主⼈,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于别⼈已经创造出来的内容,⼈拥有⾃主选择能⼒。④”莱⽂森的媒介进化理论突出了⼈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主观能
动性,认为⼈在媒介进化中发挥了关键作⽤,被莱⽂森⾃称
“⼈性化趋势”的理论。(三)软媒介决定论这个理论是莱⽂森对学术偶像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的修正,他将麦克卢汉的媒介进化理论称为“硬媒介决定论”,⽽把⾃⼰的进化理论称为“软媒介决定论”。他说:“有些媒介学家认为信息系统对社会具有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影响,他们称这种关系为硬媒介决定论。理智地讲,媒介很少产⽣绝对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结果。相反,它们提供事件产⽣的可能性,事件的状态和影响是诸多因素的结果,⽽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结果。媒介学家称这种关系为软
媒介决定论。⑤”三、媒介进化研究的两个维度从保罗·莱⽂森的媒介进化论研究中,我们依然可以看
见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的影⼦。但是,⼈类社会是⼀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媒介在社会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
的作⽤,我们认为媒介的进化不但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更宏观的社会⽂化发展来决定。因此,我们拟从技术和社会⽂化两个维度对⽬前的媒介进化研究作⼀初步分
析。
(⼀)从技术进化维度分析进化论歌词
媒介发展史告诉我们,媒介是在技术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技术发展成为媒介进化研究⼀个重要的内容,并得到了著名的技术学家乔治·巴萨拉提出的技术进化论的⽀持。巴
萨拉将技术发展概括为三种模式:技术发展的⼀般模式、新
技术代替旧技术的前进式、⽭盾推动式。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像⽣物⼀样存在进化过程。媒介技术的每⼀次进步都浸透着⼈类渴望突破⾃⾝交流困境的努⼒,⽽每⼀种新的媒介技术的使⽤和普及都在其
特殊的社会⽂化背景之中形成⼀种全新的交流构型⑥。从⼝
语媒介、机械媒介、电⼦媒介到今天的“新媒体”,当代媒介⼀
直在不断地发⽣裂变。在新媒介不断涌现,
旧媒介活⼒不断媒介进化论
———从保罗·莱⽂森说起
杨陶⽟
(浙江⼤学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主题专栏———理论前沿
28
2009年第3期(总第55期)
2009
年第三
被重新挖掘的现实情况下,媒介的发展并不都处于⼀种平衡的状态,新媒介技术的运⽤和新媒介的诞⽣往往会对旧媒介产⽣冲击,并促进媒介对现有的⽣存状态作出调适。
回顾保罗·莱⽂森对于媒介进化的研究,可知其理论超越了麦克卢汉和波兹曼。保罗·莱⽂森结合了媒介乐观主义、⼈类沙⽂主义以及达尔⽂的⾃然选择理论等,把⼈⽐喻为⾃然环境,⼈要对技术和媒介做出理想的选择,他认为媒介的进化服从于⼈的理性,有⽆穷的发展潜⼒,更加⼈性和合理化。但根据莱⽂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新媒介依托补偿性,
强调媒介的创新、
进步,任何⼀种新媒介都是此前媒介的补偿,莱⽂森的媒介进化研究显然带有较浓的技术决定论的味道,在很⼤程度上将媒介看作是⼀个技术产品。
⽬前国内的传播学界已普遍开展对媒介⽣态学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介集团化的出现,⼤多数学者曾对媒介形态或者媒介技术发展做过相关的研究,但并未在研究中正式提及媒介进化这⼀概念。邵培仁教授以及何道宽、⽀庭荣等多位学者在研究中多次提及媒介进化论,但也仅仅是对莱⽂森等⼈的观点进⾏引进和阐述。
媒介的进化发展是传播载体的进化与发展。可见,媒介进化研究的产⽣与发展离不开技术发展的研究,⽆论是麦克卢汉还是保罗·莱⽂森以及其后诸多学者,在媒介进化研究中都带有强烈的技术进化的⾊彩。可以说,从技术进化的维度研究媒介进化,其实就是⽤进化论的观点或技术进化论的观点来阐述媒介技术的发展。
(⼆)从社会⽂化进化维度分析根据媒介发展的趋势,各类媒介是在共同演进、汇聚中⾛向融合的,仅从技术进化的⾓度去研究媒介进化,容易忽
视媒介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因此,
从社会⽂化进化的维度去研究媒介进化,我们更多地是将媒介看作是⼀种⽂化形态和社会组织,⽽不是⼀种技术产品。
从⾃然选择的⾓度讲,在研究媒介进化中,我们将媒介
看作是⼀个有⽣命的有机体,它有产⽣、
发展和进化的历史,也有⾃⾝的⽣存条件和运动规律。从社会⽂化演化的维度来研究媒介进化过程,更多是从媒介外在的动⼒去研究媒介进化的过程,如⽂化发展、市场等。媒介的进化过程中存在着⼀种类似于⽣物学⾃然选择的⼒量,即市场的竞争法则,适者⽣存,优胜劣汰。来⾃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压⼒成为媒介的选择压⼒,⼤多数媒介被迫⾯对⽣存的挑战,要么进步,要么淘汰。任何⼀种⽣存下来的媒介都必然培育出其特殊的适应⽣存与发展需要的资源和能⼒,以及在⽣存竞争状态下表现出
特有的⾏为和作⽤⑦
。电视结合了声讯和视讯的优势,⼀度成为⼴播的强⼒竞争对⼿,如今互联⽹的发展⼜将⼴播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地步。市场成为⼀种选择机制,在⼴播的⽣存状态中起主导作⽤,车载⼴播以及⾳乐⼴播的兴起成为⼴播起死回⽣的⼀种选择结果,完全遵循了媒介进化中“适者⽣存”的规则。
从⼈类选择的⾓度来讲,更多地是将媒介看作是⼀个社会组织。⽀庭荣认为,“在应⽤于⼈类组织的选择
时,‘⾃然’⼀词可能是误导的,更贴切的是‘⼼理-社会’的选择。⑧”在研究媒介进化中,我们更注重消费者选择、⼴告、政策等⼈为因素的选择机制。这种媒介进化的适应性机制可能产⽣两种结果,⼀种是扩散,⼀种是死亡。当被认为成功的媒介组织形式或者组织形态被特意模仿时,新媒介的出现以及数量的增长是必然的结果,如数字媒介的产⽣的发展显然属于这种模仿。反之,则可能导致某种特定的媒介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向死亡,如在电视冲击下的美国杂志业中全国性⼤众杂志包括《⽣活》的消失⑨。
说到底,⼈类⽂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类使⽤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媒介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类通过使⽤、
改造、控制传播媒介,将媒介作为传递⼈类⽂化的载体;⽽传
播媒介⼜以其⾃⾝的规律和特点,对传播的信息加以缩减或扩⼤。由于媒介进化和社会、⽂化紧密结合,因此具有动态、不确定性的随机特点,⽆论是媒介的技术含量、媒介形态以及媒介内容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变化,⽽且可能呈现出⾮线性的特点,这也是和技术进化维度上研究媒介进化的较⼤区别之⼀。
四、媒介进化研究的未来趋势媒介进化研究主要是从规律、危机和趋势三个⽅⾯考虑研究的主要价值:掌握媒介进化规律有助于考察媒介个体、组织以及系统的变异、选择和进化;研究危机有助于掌握媒介进化中媒介⾃⾝以及媒介环境可能对⼈类社会造成的危害;⽽通过媒介进化研究可以提前预测媒介进化
的未来⾛势,寻求媒介进化对整个社会系统发展的积极意义,从⽽有
效地促进各种媒介类型、
媒介活动以及媒介形态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以互联⽹为中⼼的电⼦媒介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使得过去⼏乎为⼈类常⽤的媒介都被包容了进去,这是报纸、书刊、⼴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介⽆法⽐拟的。⼈类可以在⽹上读⽂章、看电影、听⼴播、看现场直播等等,保罗·莱⽂森甚⾄认为因特⽹成了“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随着⽹络的普及,媒介进化已步⼊终结时代:“当以internet 为中⼼的电⼦媒介由⼀个看似简单的新媒介形式摇⾝⼀变为其他⼀切媒介的补救性媒介时,其历史地位从此
发⽣了质的转变,它成了媒介的
‘上帝’,并最终终结了媒介在“质”的⽅向上继续演变的可能。从此意义上讲,媒介已经
终结。⑩
但是,新旧媒介体技术之间的交替只是⼀种缓慢的进化过程⽽⾮激烈的⾰命式的巨变,受到社会各⽅⼒量的影响,新技术的扩散和旧技术的淘汰必须经过较长的⼀段时间的过渡,⽽且更多的旧技术是以⼀种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并未完
全消亡的。从社会系统的整体发展来说,
互联⽹开创的局⾯只是揭开了“⽹络时代”的序幕。正如时代华纳的董事会主席理查德曾经指出的那样:电⼦⾰命只是⼀种新的传播⽅式,它将在现有的传播⾷物链中到⾃⼰的位置,⽽不会取代任
何已经存在技术輥
輯訛。物竞天择,
适者⽣存,互联⽹也同样遵从了⽣物进化的不⼆法则,就像⽣命进化永不停息,互联⽹也在不断发展、壮⼤,可能永⽆终结。因此,媒介进化不但不会终结,反⽽在互联⽹的助⼒下开始另⼀个全新的进化阶段。注释:①⽀庭荣:《⼤众传播⽣态学》,浙江:浙江⼤学出版社,2004,第17页②杰克·富勒著,展江译:《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224页③④保罗·莱⽂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1年,第7页⑤保罗·利⽂森著,熊澄宇等译:《软边缘:信息⾰命的历史与未来》,北京:清华⼤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⑥钟晶晶:《突破
⼈类交流困境的努⼒———从媒介技术演进看博客的兴起》,《新闻记者》,2006年,第03期⑦⽀庭荣:《⼤众传播⽣态学》,浙江:浙江⼤学出版社,2004年,第17页⑧⑨⽀庭荣:《⼤众传播⽣态学》,浙江:浙江⼤学出版社,2004年,第18页⑩孙存照:《⾛向⾃恋的尽头》,河南⼤学硕⼠研究⽣论⽂,2003年,第27页輥輯訛吴廷俊、韦路:《传播技术的演进模式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河南社会科学,第16卷第1期,2008年1⽉
主题专栏—理论前沿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