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成功的秘诀
    1.成功的秘诀
    一个年轻人想要获得成功。他听说有一个智者知道成功的秘密,于是就去他。经过漫长而艰苦的长途跋涉,年轻人最后终于到了智者。
    “大师”,我请求您教给我成功的秘诀。 ”年轻人对智者说。
    “你想获得成功就跟我来吧 。”智者回答说。
    智者没有理睬年轻人的反应,来到了海边。年轻人立即跟上来。智者向前走,一直走进大海。他的身体已经被水淹没但他仍然向着大海深处前进。他突然将年轻人的头按在了水中。年轻人拼命挣扎最后终于挣脱了。这时智者紧紧握住了年轻人的手。一分钟后他放开了年轻人。年轻人跳出水面大口地喘着气。
    “,你想淹死我吗?”年轻人愤怒地朝智者喊叫。
    “如果你渴求获得成功的愿望像是要呼吸到空气这样强,你就已经到了成功的秘诀。”智者
说。
    2.死路与活路
    一次,我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我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爱一回受一回伤
    有的人就很像蟹。记得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媒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在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都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断生路;你给别人机会,其实也等于给自己机会。
    3.丁肇中的“不知道”
    前不久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一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记者提问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的时候对科学、对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后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够这么坚定和正确呢 ”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谁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已经太多的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显然都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么 ”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做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也许在普通人看来,取得了丁先生如此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张口闭口都说“不知道”,显然太失颜面,甚至是有失身份的。然
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大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4.任其挣扎
    朋友送给我一个蝴蝶的茧。据说那会变成一只紫的美丽蝴蝶。
    一天,那蛹破了一个小口,我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又过了一会,它好像筋疲力尽,停了下来。我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剩下的那部分剪开了一道口。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
    然而,它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展翅飞翔。它战战兢兢地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个肿肿的小虫。它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一直在我的桌子上,带着那对紫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着蠕动,直到死亡的来临。
    后来,从朋友那里得知,正是我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因为,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蝴蝶破茧而出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双翅。
    我望着花园里飞舞的蝴蝶,突然真正明白为什么有人说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痛苦和奋斗,人生永远不可能完整,就像没有挣扎的蝴蝶,永远不可能飞翔。                                 
    5.一粒沙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参加长跑比赛的选手在走过一片沙滩时,鞋子里灌满了沙子,他匆匆把鞋子脱下,胡乱地把沙子倒出,便又急急地继续往前跑。可是有一粒沙子仍留在他的鞋里,在他以后的路程中,那粒沙子磨着他的脚,使他走一步,疼一步。但他并没有停下把鞋子脱掉,抖出那粒磨自己脚的沙子,而仍是匆匆前行,在离终点不远的地方,因脚痛难忍,他不得不止步,最后放弃了比赛。当他忍着揪心的痛把鞋脱掉时,他发现让自己痛苦了几天并放弃比赛的竟仅仅是一粒沙子。
    看来,有时阻挠我们前进的不是高山、深渊,而是极细小的一粒沙子。为了避免一次轻微的指责,我们便编出谎言来掩盖。于是从编造第一个谎言开始,我们便背上了两个沉甸甸的包袱:“过失”与“谎言”。以后的日子,便常常为掩饰“过失”与“谎言”而不得不再造出新的谎言,从此自己便不得不在紧张、担心、痛苦的岁月中熬过。那第一个谎言,就是一粒沙。     
                     
    6.足球的黑与白
    从1998年到2002年,为了世界杯,哪一个人不是前思后想左顾右盼,天上飞地下赶,穷有穷的折腾,富有富的花样,四年闹腾下来,仿佛一切都经历过了,再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谁不知道中国队终于进入了决赛圈谁不知道国际足联主席每一届只能当四年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看谁的眼睛瞪得更大,承接更多的足球魅力。
    要做到遇事不惊不诧真的挺不容易。这些年的生活中,让人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接受的丑陋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有的人是用双脚活在足球里,有的人则是用手活在足球里;有的人将自己灵魂系在足球上,有的人则是将自己心计系在足球上,那些除了不敢用脚来美化足球,其它任何方式全都运用得天花乱坠的人,很少不是投机者。
    当初将足球设计成黑白两的那些先生,是不是早就预见到了今天。当上届冠军法国队和世界杯新秀塞内加尔队在自然的绿里,舞动着这充满哲学意味的小东西时,足球的洁白本质终于让我如痴如醉。这时候的足球才是永远没有输家的。足球需要的是两队人马上了场,
就能用生命所能焕发的种种能量,雄浑交响浪漫变奏。惟有这样的足球,才是所有观球者的幸事。
    在抹不掉足球之黑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忘掉它。如果忘不掉,那就多看看白的一面,并且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注意提醒自己:如果世上没丑陋,谁还会珍惜那来之不易的美妙。         
    7.还生命以过程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 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8.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 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 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 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 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 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