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板书
1教学设想
“诵读·品析·积累”,是诗歌学习的要诀。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读”为线,在读中品析,在读中背诵课文。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象,流动凝重的画面,给读者以视听的美好享受。因此,教学这首诗可立足于“读”与“赏”,设计丰富精美的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意象。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5教学策略
1、明确学生重点,提示朗诵方法。
2、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下注重体验学习方法。
6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件 投影仪 录音机
歌曲我亲爱的祖国7教学过程 7.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情导入:
课前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那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地方,是我们亲爱的祖国,那条条大路都宽畅,好山好水的好地方,是我们亲爱的祖国。祖国,一个普通的词语,却能唤起人们心底真挚而深切的情感。在刚刚经过十年浩劫,面对伤痛满身的祖国,一个普通的女工舒婷也在唱咏《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她充满激情的歌唱,表达了自己与祖国命运的息息相关,她为之悲,为之喜,为之蓬勃奋飞!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那质朴真挚的情感吧!
活动2【活动】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
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
活动3【讲授】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读准下列字音:
干瘪 biě          驳船 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 wǎ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配乐诵读,学生听读,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感诗的美好。
思考: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对祖国的深深的理解和诚挚的爱。
3、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自由读。
4、第一节:舒缓、低沉
     第二节:舒缓、稍高
      第三节:加快、欣喜
      第四节:高昂、投入
活动4【活动】四、赏析诗歌:
1、第一节
点名学生朗读第一节,其余学生思考:
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有何意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二节
点名学生读,其余学生思考:
①本节表达的感情是单一的吗?
②哪一句写希望?
③“飞天”指什么?
3、第三节
点名学生朗读、思考:
①联系时代背景,出诗人感情变化的原因。
②诗人用哪些意象表达了这种感情。
4、第四节
学生齐读、思考:
①本节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本节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不同。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
1、“我”反指作者一个人吗?
2、“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活动6【练习】六、课堂训练
1、对第三诗节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成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从压
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B、诗中的“我”是冲破樊笼挺然而出的真理,是振兴祖国的不可遏止的活力,是可望更可及的理想。
C、含蓄而深刻的诗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是女诗人的自况,她把个人所受的压抑如蛛丝一样轻轻抹去。
D、“雪白的起跑线”,使我们看到亿万建设者奋力争先的雄伟场面;“绯红的黎明”,使我们坚信祖国的前程必将辉煌灿烂。
2、对下述诗节及诗中词语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