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17T11:13:20.9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史仕春[导读] 四川省阆中名城医院中西药结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较单独应用西药更有效。
(四川省阆中名城医院四川阆中  637400)【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均给予西药熊去氧胆酸片150mg/次,3次/d,甲硝唑片10mg/次,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连续3个月后,比较两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较单独应用西药更有效,可以有效提高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慢性胆囊炎;胆结石;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187-02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疾病,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在临床中常共同存在,且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1]。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内所产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胆石是在消化系统任何部位中产生的结石疾病,具临床医学研究报告显示,患胆囊炎患者中有70%患者胆囊内同时存在结石[2]。该病在临床中的主要表现以反复性腹痛、发热、黄疽或呕吐等症状。常见的方法以排石、消炎止痛和手术,但该病具有发病率高,且反复性发作等特征,加大了临床的难度。为探求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更加有效
的方法。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2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使用了中西医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44.7±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3]中有关慢性或记性胆石症的诊断标准,且B检测显示胆囊明显增大、壁毛糙增厚,且胆囊轮廓模糊,内容物的透声性下降,胆管和胆囊可以看见强光团,胆管明显扩张。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疼痛,胆囊区或胆囊点有压痛症状。
排除标准:(1)有精神障碍患者;(2)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病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患有急性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药。西药选用西药熊去氧胆酸片(生产企业:江苏克胜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mg×30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3777),150mg/次,3次/d,甲硝唑片(生产企业: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2g×100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0964),10mg/次,3次/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本院自拟西药。药用:半夏10g、大黄10g、枳实12g、大枣15g、黄芩15g、白芍15g、柴胡15g、生姜15g。
临方加味方:伴呕吐症状竹茹10g;伴有发烧症状者加蒲公英15g、败酱草15g、生石膏35g;黄疸加味茵陈35g、泽泻20g;胁痛者加味川楝子10g、元胡索10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两次顿服。连续服药4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的相关评判标准进行评价:①显效:后患者腹胀、腹痛、反酸、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经B超检测胆囊未出现病变现象;②有效:后患者腹胀、腹痛、反酸、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经B超检测胆囊大小接近正常;③无效:临床重症无改善,经B超检测胆囊大小与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是慢性胆囊炎长期发展所导致,其发病与炎症状态、梗阻和蛔虫等因素有关。该病在临床中的表现主要以胆囊区域出现绞痛或上腹部疼痛反复性发作,部分患者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该病存在容易复发、病程持续时间较长、难以根治等问题。
中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属于“胁痛、胆胀”范畴。该病病变部位主要集中于胆位及周围脾、肝等部位,而主要表现于胃部。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肝失疏泄、胆汁瘀滞。患者情志不畅导致其肝脏疏泄功能逐渐下降,导致精汁不泄、气行郁滞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因此,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应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健脾益气、清热祛湿、疏肝理气、利胆排石。根据中药君臣佐使配伍,柴胡为君,结合黄芩用药具有清热祛邪之功效;枳实、大黄和白芍为臣药,白芍具有止痛缓急之功效,结合枳实可以有助于腹痛烦满,结合大黄可以减轻腹部疼痛等症状。同时生姜和半夏可以止呕、和大枣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中药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改善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参考文献】
[1]吴维刚.中西医结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4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9):4
1,43.
[2]苏恩场.中西医结合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78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96-97.
[3]牛岩.中西医结合慢性胆囊炎8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4):47-47.
[4]戴五华.中西医结合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资料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5):69-69.
>石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