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行走在人生的地平线
作者:成尚荣
来源:《江苏教育》2013年第14
        ●向青春致敬,就是向生命致敬,向理想致敬,向未来致敬。
        ●我们向青春致敬,就是向地平线瞭望,就是向理想致敬。于是,在我的理念中,青春与地平线是同义的。
        一、从电影《青春万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日常生活青春的样子
        诞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至今都让我们这一代人记忆犹新,激动不已。八十年代改编成电视剧后,王蒙还写了一首序诗:所有的日子都来吧,都来吧,让我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有一天,擦完了,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青春的豪情,奋斗的勇气,幸福的向往,在都来吧中闪现,又在都去吧中兑现;所有的日子都是青春的呼唤、青春的旋律、青春的舞蹈。我从五十年代走来,青春的回忆是真实的,青春的勇气至今犹在。
        当下,又有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里有一些台词,流行得很广: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地平线歌词”的确,青春是一场远行,必须向前,不能回去;青春是一场相逢,难得、快乐、美丽,你和我,我和他,都不能忘怀;青春真的有伤痛,那是因为青涩,因为不成熟。与《青春万岁》相比较,《致青春》多了一份伤感,以怀旧的姿态,向后看,难免困惑、焦虑,还有对未来的忐忑。有人说,这是一种初老症”——还没长大就已衰老了。不过,当下的年轻人喜欢,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年轻人,不完全是《致青春》中歌词唱的那样。他们既相信青春是远行、是相逢、是伤痛,但仍然更相信:多沉重的担子、多严峻的考验,他们都会擦亮自己的青春,时刻准备着。向青春致敬,就是向生命致敬,向理想致敬,向未来致敬。我总觉得,日常生活中青春的样子,更可爱更可敬。有了日常生活中的青春的样子,才会有影视作品中的青春的样子。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生活中的青年人吧,向他们致敬,从心底里呼唤:青春万岁!
        二、青春:精神明亮的人——我所知道的地平线读书社
        我听说有个年轻人的读书社——“地平线读书社。我常想起它,常想起那些年轻人,每当想起,心里总是充溢着感动和温暖,会默默地向他们致敬。
        “地平线读书社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几个年轻的教师为读书走到了一起。至今有十五六位,有语文教师、数学教师、化学教师……每个星期半天的时间,也常常利用星期天。不是学校领导的授意,更不是学校领导的组织,纯自发”“纯民间。每次活动,一杯清茶以及几本书,还有读书札记;没有程式,只有自然地展开又自然地结束;没有任何客套,永远是真诚地交流、讨论;没有结论,永远是在思考中;也似乎没有什么结束,只有下一次”“下下一次的约定。他们读的不是语文、数学、化学等教科书,读的是文学经典,读的是哲学、社会学……那些练习册、考试秘笈更是与读书社绝缘。除了读书,他们还会举办教育咨询,当然,仍是纯义务”“纯民间的。当听说是南师附中的老师,是读书社举办的,是免费的,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有家长,还有学生,校长也悄悄地坐在下面倾听,他心里荡起无限的自豪。
        读书社的王雷、周春梅、保志明、许琴他们说,我们是个体的阅读者。是的,读书一定是个体的,不是个体的阅读就不会有真正的阅读,但个体的阅读需要精神的交流、思想
的碰撞、智慧的分享。个体的阅读者让我们想起了个体的思想者的概念。冯骥才先生去法国参观,法国朋友领他去先贤祠。先贤祠里安放着雨果、左拉、卢梭等这些伟人,而始终没到巴尔扎克、斯丹达尔、莫泊桑和缪赛,也不到莫奈、德彪西。冯骥才的感悟是: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比如,对雨果生平的介绍,特别强调他由于反对拿破仑,坚持自己的政见而遭到迫害,流亡19年后回到法国,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比起雨果、左拉,更早地成为这里的居民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卢梭的生平说明上写着: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是由他奠定的。他们是真正的个体的思想者,用福楼拜的话来说,他们是精神的明亮者。青春,就应这么让精神、思想明亮着。
        值得深思的是读书社的名字:地平线。地平线,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象:辽阔,在远方,闪着异样的光彩;当你向地平线迈进两步的时候,地平线向后倒退两步;再迈十步,它又向后倒退十步。地平线永远够不着,永远到达不了,可总有一些人永远瞭望它,永远追逐它,因为他们知道地平线存在的最高价值,就在于让自己不断地向前、向前、向前……南师大附中这批年轻人心中有这条地平线,因为心中有理想,追求一种精神,关注民族,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未来。他们说,教育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们说,大环境是很难改变的,
但一定要首先改变自己;他们还说,环境能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改总比不改好。王栋生老师这么对我说:南师大附中有这么一批人,十五六人够了,南师大附中就是南师大附中。当然,他所说的十五六人,代表着南师大附中的所有教师。我想说的是,有精神明亮的人教育垮不了,中华民族永远有希望。青春,应当有更多这样怀揣地平线的读书社。这就是日常生活中青春的样子
        “地平线读书社,我们向您致敬。
        “精神明亮者,我们向您致敬。
        三、青春:百步的爬坡,完整而多彩生活中的闪光——我所知道的拉萨路小学教师团队
        凡是到过南京市拉萨路小学的,尤其是参加过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举办的教师专业发展日活动的,都会由衷地赞叹:拉小,真棒!拉小教师特优秀!活动结束好几天了,还有人在赞美拉小教师团队的优秀。他们甚至说,用优异来形容也并不为过;他们还说,在拉小不是一小批教师,而是所有教师,是这个学校教师团队都优秀、优异。
        赞美发自内心。一所学校,一所学校的教师队伍能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赞美,真的非
常不容易。拉小以自己的成功,证明了一个不断被证明的真理:谁赢得教师,谁就赢得了教育;教师——学校发展的制高点。问题在于,怎么才能登上这一制高点?抑或说,这一制高点是怎么造就的?拉小人是这么回答的:用百步的精神,用智慧的创造,用大家一起学的核心理念。他们最终的结论是:向上,永远最美。
        向上,是青春的姿态。我说的是青春,而不是说的年轻。赛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一文开头这样说:青春并不完全是人生的一段时光——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并不完全指丰润的双颊、鲜红的嘴唇,或是伸屈自如的腿胫,而是意志的韧度、理想的特质、精神的蓬勃。在深远的人生之泉中,它是一股新鲜沁凉的清流。大概麦克阿瑟将军所说的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也正是这个意思。所以,在拉小,中老年教师也是年轻人,他们都有自己的青春,因为,他们也天天向上。之所以说,向上是最美的,是因为席勒对美作了最平实然而又是最深刻的阐释:真正美的东西一方面与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向上,让人有意志的韧度、理想的特质、精神的蓬勃,像是一股清流新鲜、沁凉,理想,教育的理想在年龄中闪光。
        教师的生活只是在职场?只是专业的生活?不可否认,教师有职场的、专业的生活是多
么重要,假若否认,哪有专业发展可言?但是教师的生活应该是完整的,不只是职场的,还有非职场的;教师的生活应当是整体的,职场生活与非职场生活不能相割裂。归根结底,人是完整的,所以生活是完整的,生活的完整才能让人完整。于是,得出以下的结论大概并不困难:单一的、碎片化的专业生活恰好不能促使教师的专业真正得到发展,不能使专业得到最好发展。
        拉小人深谙此道。他们向上、向上,但并非是苦行僧似的生活。他们很平淡。老教师说:感谢生活,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平淡,我们尽力。我们尽力,多质朴,又多感人。他们很有爱心。学生把班主任叫作超级老班,那种师生之情溢于言表,那种爱心沁入心灵深处。于是,拉小是的摇篮,而不是另一种传说;于是,怀着爱心向上,才是快乐、幸福的。他们有才情。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朗诵、舞蹈、表演,让你满心的喜欢。于是,才情向课堂迁移,教学有了魅力;于是,才情给专业添上了亮丽的彩。这就是日常生活中青春的样子
        诗人雷抒雁写过这样的诗句——有人对农民说:给你一粒良种,它能长出一片黄金。农民笑着回答:谢谢,能不能发芽,先请泥土去辨认。呵,青春的良种只有在青春的土壤里才
能长出一片黄金。拉小,一片深情的青春的土壤;拉小,完整、多彩的生活,让青春向上永远美丽。
        应当对向上的青春致敬。
        应当向完整、多彩的生活致敬。
        四、青春:共同体中的承诺和坚守——我所知道的青年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前年,一位青年教师想办法到我,他叫朱文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的物理教师。他告诉我,他要组织一个青年教师读书班,进而建构专业发展共同体,同时,还要凭借课题进行研究。我当然支持他。就在南京鼓楼麦当劳店里,我们俩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没喝任何饮料,没吃任何东西,沉静、恬淡、真切,然而却深入,课题申报方案形成了,而且经专家评审通过了。后来,朱文军来过好多次电话,邀我晚上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他说,已经有了十多人,都是在下班后,在晚上,各人买盒饭,边吃边讨论,或是在路边匆匆吃一点干粮。半个月一次,已经有了近百次了,人数也已有30多了。不巧的是,我都在外地,不能去参加,但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一批年轻人。
        526日,朱文军又来了电话,并发了信息,再次邀我去参加30号晚的活动,我答应了。其实这一天我挺累的,上、下午都在与教师学习、讨论。他们约的是6点半,我想:会在那儿吃晚饭吗,又不好意思直接问,发了一个意思暧昧的信息:你们都是吃过晚饭去吗?他回:是的。吃了晚饭,我赶去了,在福建路,在八中,在二楼的一间普通的会议室里,十五六个教师,还有一些教师陆续赶来。这些教师平均年龄33岁左右,最大的一人,1968年出生,还有两个90后的。他们中有来自树人学校的、宁海中学分校的、金陵汇文学校初中部的、二十七中的、育英外校的、致远外校的……最远的来自梅山高级中学。一位姓赵的老师说,我们刚下班乘大巴来,一个小时,白天工作很累,结果在大巴上睡着了。但是,他们很认真,一脸的真诚,一杯清茶,一个笔记本,围坐一起,像是同一个学校的,更像是一家人,没有拘束,坦诚,你一言我一语。他们有时会观录像课研讨,有时会读书交流,有时会进行论文点评,有时会听专家报告,有时会向外展示,有时还会看电影,大概看了5场。可以说,我从来没参加过这样的会,心底里的感动自然在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