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8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71~72页能够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几的加法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8加几的进位加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凑十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情景图,在动手摆花片、试算、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凑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几的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个性化算法的交流中,体会“凑十”方法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
难点: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蓝、黄花片各10个,月饼卡片若干。
学具准备:蓝、黄花片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中秋节当天我们的习俗是吃什么呢?(生:月饼)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有关月饼数量的题目。(板书:8加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月饼导入,一方面体现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学,另一方面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物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二、探求新知,解决“8加5”。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生:我们喜欢吃月饼。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同去吃月饼。要想吃到月饼首先得过两关(课件出示):
(1)5+()=10      ()+6=10    1+9=10
3+()=10      2+()=10
(2)10+3=    10+5=    10+6=    10+8=    10+7=
(学生抢答计算各个算式,只要回答正确均予以表扬)
师:同学们闯关非常顺利,赶快来到月饼店吧!(课件出示教材71页月饼情景图)在月饼店的一个角落,你看到了什么?
生1:月饼盒里被打开了,月饼盒里有月饼,月饼盒外面也有月饼。
师:赶快数一数月饼盒里有几块月饼,盒外呢?
生:月饼盒里有8块月饼,盒外有5块月饼。
师:同学们数的都很正确。那么,一共有多少块月饼?谁知道怎样列式?
生:8+5=()。
师:怎样计算8+5=()。请同学们用手中的花片摆一摆,算一算,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给学生充足时间摆花片并交流,对于操作不明确或表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结合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亲身经历并体验8加几的思维过程。从而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是怎样计算8+5?
生1:我这样算:把5分成2和3,2加8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生2:我和你的算法不一样:把8分成3和5,5加5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
师:同学们的算法虽然看起来不一样,但是都是用的“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5.只是第一名同学把5分解,8凑十;第二名同学是把8分解,5凑十。“凑十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若学生出现其它算法只要正确也都要给予肯定)
师:你们真是一既聪明又能干的孩子们,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得到了属于你们自己的月饼。
(算法正确的同学,均奖励每人一张月饼卡片)
(给学生充足时间做《教材71页试一试》,并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对于描述不清“凑十法”的及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在个性化算法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1到10等于我和你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3)同学之间交流圈以及计算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如有不同“圈十”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凑十”的方法计算时,除一个数加5的情况外,一般常把大数凑成10)
2. 练一练,第4题。
先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再自己独立做。交流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个加数增加1,得数也增加1的规律。
设计意图: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达标反馈。
1.看图列式计算。
2.算一算。
3.按要求写出得数与8+5相等的算式。
答案:
3.答案不唯一。  9+4=13    10+3=13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 8加几的方法。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几需要注意事项?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先把几分成1和另一个数。
2.计算可以先把8凑成10,即:9+1=10;再让10加另一个数,就是十几。
3.也可以先把8分解,把几凑十。
注意:用“凑十”的方法计算时,除一个数加5的情况,一般常把大数凑成
10.
六、布置作业
1、圈一圈,算一算。
2.看图列式计算。
3.用下面的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8    7    15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