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OF YELLOW RIVER2022
/ 16
有浓烈彩的混合音响。
2、四五度叠置的和弦:四五度和弦即为以四度、五度音程构成的和弦。乐曲第一小节开始的第一个和弦,琵琶、筝、中阮构成的纵向音响,和弦音分别为G-E-D-b A-C,将这个和弦的原型列出能很清晰地看到五度叠置关系,纯五度与增减五度的结合,制造出一种不协和、幽暗的音响。在后面(53-54小节)的第一个和弦与第二个和弦中均出现了这种排列关系,前后巧妙地形成一种呼应效果。
3、十二音和弦:第3、4小节处,分别是三组由九个半音所构成的和弦和一组由三个半音所构成的和弦,该两小节构成了以十二个半音为基础的和声单位,前三组分别为九个相同的半音,使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第四组由剩下的三个半音构成。6-8小节与9-10小节均以同样的比例构成两组十二音和声单位,并都使用了相同的时值,后面展开部分仍能到类似的手法痕迹(48-52小节处)。
上述三种不同组合形式的和弦结构是全曲最为核心的纵向和声语言,通过不同的排列、拼贴,构成了全曲和声音响的整体风格,乃至关联到全曲呈式、展开、再现的音乐发展过程。
(二)多调性旋律
乐曲从谱面上看来没有调号,但仔细分析各个声部就能看出端倪:总谱开头部分(1-10小节),笛子声部的音高调性较明显,暂且看作以E为中心音的E调,两次强调的E音及强调主和弦框架的写作方式,其中间部分的A-D的旋律进行给人以D调的听感,整体上即为E-D-E的中心音调性变化的写法;与其对应的高胡以b E 为中心音,看作b E调,旋律后半句由b E-F到#C-E-#F,听感上亦是给人以E-D的感觉。乐曲中间部分的和声声部(筝、中阮、琵琶、颤音琴)旋律则穿插于E调与b E 调之间,听觉上高声部的旋律感非常强,但和声方面的设计又冲淡了这种调性化旋律感,使得作品整体音响不再那么“传统”。两个主奏乐器调性的并置形成双调性的同时,和声层加以音响化的和弦进行装饰,多调性及无调性并置,从而抹淡调性的功能彩,使得调性模糊,展现了空灵蕴藉、深沉含蓄的气质,使得诗词中“寻春而不得”的伤怀之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复调技法
复调技法成为郭文景组织音高的重要手段,且种类繁多,常具有双调性和多调性的特点[5]。首先,《晚春》郭静心墙
运用“横向多线条互相交错”的复调思维,以不同调性的旋律线条叠置,构成纵向、横向可运动的旋律性结合(类似于复对位手法),对位声部在节奏上与音调进行模仿。其次,《晚春》多以模仿手法为主,如:在乐曲的中间部分运用了大量的变化模仿手法,例如乐曲展开部分(16-38小节),琵琶、筝与竹
笛、二胡之间不断相互的节奏与音型的模仿,段落为模仿鸟鸣,多个乐器的模仿出现,制造出鸟争鸣的效果,30小节开始处,由琵琶的震音奏法引入,竹笛以其后六拍的位置模仿进入,与琵琶叠置,自由模仿的同时又构成了和声的效果,而后高胡与琵琶接着模仿,三者之间形成一条F-b B-F-E的旋律线条,且具有F调特征,但作曲家将这个旋律拆以不同的乐器演奏,并分配至不同八度,削弱了调性的感觉,接着模仿逐渐紧密,渐渐形成齐奏至最后(39-44小节)的“齐鸣”状态。乐曲最后部分(57-66小节),高胡以颤音下行,引出高胡与竹笛的二声部复对位,也运用了节奏变化的对位技巧,一静一动的两个声部,时而对立,时而模仿,筝、中阮与颤音琴则以模仿的形式穿插于竹笛与高胡中间做装饰,最后高胡退出,留下竹笛的颤音收尾。
(四)结构特点
由于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宋词,笔者按照原作的行文内容与结构安排,将其大致划分为四个部分,即四种不同的情绪和场景。
第一部分(1-25小节),乐曲的引子段(1-10小节)以竹笛与高胡为主,先是全部乐器演奏的一个和声性旋律,三组和弦的逐步展开至十二小节其他乐器退出。进入乐曲的呈式段后,竹笛与二胡交错的模仿对位,以点状的音,模仿鸟鸣的声音;琵琶、筝、颤音琴加以点描式的装饰,各乐器声部之间纵横交错,竹笛与二胡模仿的同时,琵琶、筝、颤音琴之间也以非严格的模仿,又巧妙地形成了两组模仿之间
的再模仿,即:点状音之间的交错出现、相互模仿;呈现出诗词首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中晚春即将入夏时节的自然景象,神秘的音响则暗示了诗人的孤寂与忧愁。然后,竹笛与二胡以长音形态结束并过渡至展开段。
第二部分(26-47小节),展开段。首先,笛子与高胡以持续的震音演奏动态的旋律线条,随后使用模仿手法加以变化,内声部琵琶、中阮与筝依次逐渐进入。33-36小节,琵琶以轮指奏法做一个衔接,筝相继模仿,高胡则模仿内声部点状的装饰性音,最后加以各种打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