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案
——东方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对象:七年级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二泉映月》,体验乐曲的悲凉及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培养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了解华彦钧的生平与代表作,能够简单的分析乐曲的大概结构,体会各部分表达的情绪,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3、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赏析二胡曲《二泉映月》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构成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欣赏法、互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两组学生表演节目
师:这节课我们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表演一个小节目,谁愿意来表演的?老师选定两名学生表演。
第一组:请两位学生表演“见面握手”,其余同学好好观看并思考。
(1)两位学生表演好朋友见面握手的情形
(2)给两位学生眼睛蒙上布表演好朋友见面握手的情形
第二组:教师和学生一同表演“当面说话听不到”
所有学生堵塞耳,教师则大声哼唱命运的旋律
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表演中品味出点什么来? (启发引导法)我们请这两位同学说说他们的感受。
生:第一组一开始看得见非常方便,蒙上眼睛后就要小心地往前走,担心会碰到什么东西。
第二组表演是听不到,非常痛苦,能够用孤独,无助来形容。
师: 是呀,身体的残缺给人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心理障碍,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是双目失明,但他用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二泉映月》,那么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瞎子阿炳,华彦钧。
二、作者介绍(1893—1950)
师:要能听懂《二泉映月》,我们必须要对华彦钧作一个全面地了解。大家对他了解多少呢?我们请同学来说说看
生:(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华彦钧的简介。(华彦钧又名瞎子阿炳,解释:炳是光明显著的意思。正好与阿炳的显示情况相反)江苏无锡人(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与我国伟人同年出生)。少时跟父亲学习音乐,做过道士和吹鼓手,中年双目失明,沦为流浪艺人。阿炳生活在同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曾编演过许多讽刺性的乐曲如:《听松》,1947年阿炳被国民党反动派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活。
师: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间艺人。他的作品在一定水准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引起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尤其是《二泉映月》,意境深远,手法独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三、老师演奏《二泉映月》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孤独无助的阿炳,用心去感受他内心的痛苦。下面请听。请同学们思考乐曲表现的情绪?(老师演奏)
生:听说过这个乐曲,但不了解,听不懂。非常震撼,表现了阿炳内心的痛苦和对光明的向往。
四、作品介绍
1、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代表作。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2、二泉映月这首曲子一开始是没有名字的,是后来杨荫浏和曹安和录音后经阿炳点头同意后加上的,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是一首典型的非标题音乐。
3、我国音乐家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的痛苦身世。”
五、作品分析
师:这段音乐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分析乐曲
1、引子部分
师:请同学们先听一听引子,然后学唱。大家用一个比方来形容这段音乐描写的内容或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说出“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意境。
师:这位街头流浪的音乐家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孤独地用他心爱的乐器倾诉心中的坎坷、痛苦、不平,音乐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感人的音调
2、主题的构成。(主题音乐由三个乐句构成)2、主题的构成。
师:主题音乐由三个乐句构成。老师播放第一乐句。请学生想想自己的感受
生:学生哼唱第一乐句
师:第一乐句旋律平稳中带有压抑感,似凝神沉思,又如低声倾诉。
师:播放第二乐句,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生:学生学唱第二乐句
师:第二乐句在上乐句的尾音的高八度上出现和延伸,以很强的力度奏出,宛如情感迸发,猛烈而震撼,感慨中还仿佛发出疑问。
师:播放第三乐句,让学生用心聆听并学唱
生:略
师:第三乐句进入更高的音域范围,先以激动悲恻的语气实行回答,将情感表达推向了高潮。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乐句的情绪,请同学们将准确的表示主题旋律情绪的词语出来引子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第三乐句
A、倾诉,沉思二泉映月二胡谱
B、无限感慨
C、慷慨激昂悲愤
D、深深地叹息
3、感受主题音乐。
师:我国著名词作家王健专门为《二泉映月》填词,看看填的词是不是跟乐曲的意境吻合?下面我们来听听歌曲《二泉映月》的主题部分。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轻轻地哼唱。请一名同学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生:播放音乐,请学生有表情地演唱。
(引子)听琴声悠悠(第1乐句)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沿街走(第2 乐句)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
(第3乐句)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又上小桥头
4、乐曲的曲式结构:
师:《二泉映月》全曲六段,由引子、主题和五次变奏组成。后来经过二胡演奏家改编为四段,由引子
、主题和三次变奏组成,我们今天欣赏的就是只有三次变奏。
5、变奏旋律的分析:
师:老师放变奏曲让学生听,请同学思考各个变奏的情绪有何不同?请同学选以下的情绪
生:认真聆听三次变奏。
师:请同学们将正确的表示主题旋律情绪的词语出来
变奏一:A          变奏二:  B          变奏三: C
A羽音6上的颤弓形成了乐曲的第一次小高潮,生动地表现了阿炳在苦难中奋力挣扎的情形。
B这是乐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 音高下跌二个八度,造成从悬崖陡壁跌入万丈深渊的气势,好像从炽热的激愤中突然被拉回到冰冷的现实之中。
6、尾声
师:乐曲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然而音乐中还有一个更为深情、细腻的尾声,让我们一起倾听主题的最后重现(播放音乐)
生:略
师:阿炳的心情是抑郁的,他虽然对生活憧憬,对不平抗议,但对现实又无奈,最后留下了无声的语言诉说他尚未道不尽的心境。
六、欣赏的《二泉映月》
师:这就是一个凄惨的盲人音乐家的真实生活,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他依然能创造这样动人的乐曲。著名指挥大师日本的小泽征尔在首次听到闵惠芬演奏的这首乐曲时称其为“需要跪下来听”的音乐。“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而且闵惠芬也是我们江苏人,前后动过六次大的手术,与病魔抗战了几十年,跟阿炳的经历有些类似,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简介吧!
生:聆听闵惠芬演奏的《二泉映月》,请同学用自己的姿体语言或动作来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七、分析华彦钧与贝多芬的共同点
师:世界乐坛上有两位最伟大的残疾人,他们都饱尝人间的痛苦、疾病、穷困。但却用惊人的毅力创作
了不朽的名作,其中一位是我们中国的瞎子阿炳,他创作的《二泉映月》也被称为“东方的命运交响曲”。还有一位是西方的音乐家,有谁知道是哪位音乐家?
生:贝多芬
师:我们能出这两位音乐家的共同点吗?对比他们的生平、创作背景、时代特征(对比法)
生:贝多芬(1770--1827)华彦钧(1893—1950)
18世纪德国作曲家              19世纪末旧中国民间艺人
中年耳聋青年时代失明
活了57岁也是57岁
《命运》《二泉映月》
师:这两位音乐家都有相同的经历,但贝多芬的作品表现出的革命热情及理想中的英雄性格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欢乐颂》就是最好的明证。
八、演唱贝多芬的作品《欢乐颂》
师: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生:用热情洋溢的情绪来演唱。
九、小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族器乐曲《二泉映月》,体会了乐曲的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感及二胡的演奏效果,课后请同学们多搜集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更深地了解我国的
民族音乐文化,弘扬并传承好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同学们,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