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乐谱茉莉
【拼音名】MoLi
【别名】茉莉花
【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茉莉JaSnIinUInsambac(L.AitOn,以根及花入药。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夏秋采花,晒干。
【性味】辛、甘,凉。根有毒。
【功能主治】花、叶:清热解表,利湿。用于外感发热,腹泻;花外用治目赤肿痛。
根:镇痛。用于失眠,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花、叶12钱,花外用适量,煎水洗眼。根12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茉莉花
【出处】《纲目》
【拼音名】MδLlHua
【别名】小南强(《清异录》),奈花(《丹铅杂录》),燮华(《芳谱》),木梨花(《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07月前后花初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贮存干燥处。
【原形态】茉莉(《纲目》),又名:末利(《南方草木状》),抹厉(《洛阳名园记》),没利(《梅溪诗集》),末丽(洪迈)。
常绿灌木。幼枝圆柱形,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单叶对生;阔卵形或椭圆形,有时近倒卵形,长4.59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心形,全缘,下面脉腋有黄簇生毛;叶柄长约37毫米。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有花3朵;总花梗长13厘米,被柔毛;花柄粗壮,长510毫米,被柔毛;花白芳香;花萼管状,裂片810,线形,被柔毛或无毛:花冠管细,裂片椭圆形,先端钝;雄蕊2,着生于花冠管内;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期611月。花后通常不结实。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湿润肥沃土壤中。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四川、云南等地。产江苏、四川、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的花,长L52厘米,直径约1厘米,鲜时白,干后黄棕至棕褐,冠筒基部的颜略深;末开放的花蕾全体紧密叠合成球形,花萼管状,具细长的裂齿810个,外表面有纵行的皱缩条纹,被稀短毛;花瓣片椭圆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联合成管状。气芳香,味涩。以纯净、洁白者为佳。
【化学成份】鲜花含油率一般为0.20.3%,主要成分为苯甲醇及其酯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
【性味】辛甘,温。
①《纲目》:〃辛,热,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辛,性热,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辛甘,温。”
©《饮片新参》:〃苦微甘。”
【功能主治】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
①《本草再新》:〃能清虚火,去寒积,治疮毒,消疽瘤。〃
②《随息居饮食谱》:〃和中下气,辟秽浊。治下痢腹痛。〃
③《饮片新参》:〃平肝解郁,理气止痛。〃
④《现代实用中药》:〃洗眼,治结膜炎。〃
⑤《四川中药志》:〃用菜油浸泡,滴入耳内,治耳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泡茶。外用: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茉莉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β
1.本经逢原:茉莉花,古方罕用,近世白痢药中用之,取其芳香散陈气也。
2.《本草正义》:茉莉,今人多以和入茶茗,取其芳香,功用殆与玫瑰花、代代花相似,然辛热之品,不可恒用。
【拼音名】MδLiHua
【别名】白末利;小南强;奈花;嬖华、末梨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nIinUnlsambac(L.)Λit.
采收和储藏:夏季花初开时采收,立即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πu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柄长2-6mm,被短柔毛:具关节。叶片纸质,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
12.5cm,2-7.5cm,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Cnb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花梗长0.3-2cm;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花冠白,花冠管长0.7T.5cm,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果球形,径约ICn1,呈紫黑。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原产印度。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以富含腐殖质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为好。
栽培技术用杆插繁殖。78月栽种,截取长1520Cnb带有23个芽的枝条,斜插于苗床,保持苗床湿润,温度在2535C,1个月生根。按行、株距ImXIm定植。
【性状】性状鉴别花多呈扁缩团状,长L5-2cm,直径约ICnU花萼管状,有细长的裂齿8-10个。花瓣展平后呈椭圆形,长约ICnb宽约5mm,黄棕至棕褐,表面光滑无毛,基部连合成管状;质脆。气芳香,味涩。以朵大、黄白、气香浓者为佳。
【化学成份】花香成分主要有芳樟醇(Iinalool),乙酸苯甲酯(benzylacetate)须式一丁香烯(CiS-
CaryOPhyllenC)[1,2],乙酸3一己烯酯(3—hyexenylacetate),苯甲酸甲酯(methylbenzoate)[1],顺-3-苯甲酸己烯酯(cis—3—hexenylbenzoate),甲酯(methylanthranilate),口引噪(indole)[2],顺式-茉莉酮(cis—jasmone),素馨内酯(Jasminelactone)及茉莉酸酸甲酯(methyljas-monate)[3]等数十种。从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9'-去氧迎春花贰元(9'—deoxyjasminigenin〉,迎春花贰(jasminin)8,9-二氢迎春花点(8,9-dihydrojasminin)[4]
【性味】辛;微甘;性温
【归经】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辟秽开郁。主湿法中阻;胸隔不舒;泻痢腹痛;头晕头痛;目赤;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310g或代茶饮。外用:适量,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各家论述】1.《本草再新》:能清虚火,去寒积,治疮毒,消疽瘤。
2.《随息居饮食谱》:和中下气,辟秽浊。治下痢腹痛。
3.《饮片新参》:平肝解郁,理气止痛。
4.《现代实用中药》:洗眼,治结膜炎。
5.《四川中药志》:用菜油浸泡,滴入耳内,治耳心痛。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