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03美育园地
浅谈小学识谱教学的重要性
毕洁玲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中心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一、音乐课不能忽略了识谱教学
在师范就读期间,经验丰富的音乐老师总是在各种生动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为我们传授视唱、乐理等必不可少的音乐知识。我们学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反而在音乐活动中学得非常轻松愉快。识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一直以来我都是借鉴着自己老师的做法,为低年级的小朋友,传授各种该年段必须掌握的读谱、识谱的知识。可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使我陷入沉思。
二OO六年,我参加了广州市白云区举办的音乐教研活动,听了两节课,一节是题为《茉莉花》的音乐欣赏课,讲课老师确实花了不少功夫,设计了赏花、品茶、听歌、编舞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教学活动,同学们都学得津津有味,在这种对乐谱似曾相识,而且还不十分熟悉掌握的状态下进行识谱教学,将会收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家称之为“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最佳状态”。遗憾的是从头到尾都没有设计
识谱的环节。细听同学声情并茂的合唱,存在着严重的音准偏差问题。任课教师却未能及时加以纠正,学生还是按着自己错误的感觉往下唱,我不免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他们耳熟能详,为啥不花几分钟把谱子哼唱几遍,让他们对旋律从感性的认识,演译成理性的认识呢?那样会使这一节音乐课更加锦上添花。课后,有些听课的老师都提出了同样的疑问:为何不设识谱环节?难道音乐课就不需要识谱教学了吗?普遍反馈的信息是:识谱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厌学,教师也难教。而且《新课标》提到:识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久而久之都忽略了这个环节,更多的音乐公开课都避开识谱教学,免得因机械的操作造成冷场。
二、独立识谱的意义
面对这种普遍性的现象,我想起了古人说过的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技能技巧,尽管它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但它是学习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学生掌握一定的识谱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常言道:“艺高人胆大”学生掌握的技能技巧越娴熟,其自信心就越强,表现音乐的艺术水平也就越高。
据我所知,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杨校长会弹风琴;曾书记可用阮三弦独奏;何副校长会识谱唱歌;语文老师会拉小提琴;梁老师能指导学生的合唱练习;刘老师的歌唱得好,懂作曲;英语唐主任、数学陈薇老师,能歌善舞。他们都是
摘  要:本文有针对性地以自己如何获得识谱知识为例,结合区开展的教研课指出当今小学低年级不重视识谱教学的普遍性现象,提出了“还需要识谱教学吗”这个问题。然后引用古人的名言阐述识谱对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出于识谱内容多,很有必要对识谱的定义作明确的注释。因为论文的中心在于如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实施识谱教学,所以花了不少笔墨将自己市调研课作详尽的解剖,让读者对识谱教学的方法有个大概的了解。最后,为了引起全社会对识谱教学的重视,我还例举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反面事例加以论证,是希望引起全社会音乐工作者对识谱教学的关注。
关键词:识谱;音乐实践;需要
2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03美育园地
在读书时代便获得熟练的独立的识谱能力。而在我们大力提倡先唱歌后视谱的教学年代,大部分学生只局限于口传心授的最初级的阶段,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识谱教学的地位,一步一步走入了音乐教学的盲区?这种基本的技能、技巧怎么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教学形势呢?我认为还是需要以课标要求为准绳,摆正位置,选择正确的方法,为学生铺一条会学音乐的道路。《新课程标准》指出了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还规定了:不同学段,不同年级“识谱读乐谱”的要求。这与以往相比,降低了识谱教学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体现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识谱教学的内容
何谓识谱教学?识谱教学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中小学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识读乐谱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表现各种节奏符号;模唱乐谱、视唱乐谱,认知常用记号等。所谓认识、表现各种节奏符号是指:认识各种表现时值长短强弱的符号,这种符号可以是简谱的,也可以是五线谱的,还可以是各种图形谱的。认识这些记号,目的是借助它们来培养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音乐的鉴赏能力和音乐的创造能力。所谓表现节奏的符号是指:用声音(包括人声、乐器声、各种非正规音源等)语言(指有节奏的语言)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摇晃身体、律动)等来表现各种简单的节奏。模唱乐谱是指:让学生看着乐谱,先由老师带唱,再由学生模仿老师唱出乐谱。视唱乐谱是识读乐谱中一种较高级的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掌握各种常用记号:如力度记号等。所有这些都必须在音乐实践中学习使用。
四、识谱教学的方法
(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识谱
《新课标》指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识谱。就是识谱教学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活动密切结合。也就是说,学生学会读谱主要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而不是通过专门的读谱练习。通过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要比单纯进行专门的“读谱训练”、“视唱练习”其效果要好得多。
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说:“我们有多少方法,能让孩子们体验音乐,我们就用多少方法。”识谱教学以及能力的培养是可以融入到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实践活动中,使识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生动多样。记得那年广州市教研室到我们调研,我准备的课题是一年级新教材《唐老伯有个小农场》,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南归的燕子被唐老伯的农场那可爱的小动物深深吸引住了,马上跟随唐老伯参观农场的开课情景,小朋友们模仿动物的叫声跟小动物打招呼的形式进行气息练习,引起了热爱动物的小朋友们极大的兴趣。课间分几次赏曲。大家都知道,儿童在入学前,虽然对音高、节拍、节奏已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尚未经过听辨、比较等听觉训练,往往会由于个人主观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感觉。在唱歌时,常会跑调,节拍、节奏也不稳。因此要求学生都必须有一副准确敏锐耳朵,才能及时纠正错误的,这需要经过长期的有目的听赏、评价训练。漫无目的滥听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在第一次听新的曲目时,要求小朋友们仔细听好4/4拍子的强弱规律。节拍是音乐的骨骼,它赋予音乐以活力。第二次听示范曲,我就要求学生用击拍法,拍出强拍(双手头上方击掌),弱拍(拍腿)次强拍(用右手轻击左掌心)弱拍(拍腿),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力。用不同形式、分组、分角击拍,以达到熟悉旋律的目的。同时轻声哼唱歌词,让学生在统一的拍点来演唱歌曲,使歌声达到整齐。接下来就以游戏形式,复习这首歌的三个重要节奏型:X、X-、。众所周知,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叫做节奏。培养儿童节奏感,将直接有利于提高视谱能力。我最注重的是节奏的训练,练习时让孩子们用ta、ta a、ti ti等音节来念节奏,同时要求用手击拍。然后把几个节奏型套到简谱中去,再次让学生跟着音乐念节奏、拍节奏。进一步了解歌曲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情绪。最后抽
取简谱中的唱名,通过打手号、听音、练耳等方法,弄懂各音名的音高、唱法。按节奏、节拍,和着钢琴唱谱子,教师随时作出纠正和评价,让学生全身都投入到视谱练习中去。之后还引入了敲击东器、创编动作等环节,分层次,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即在敲乐器中唱谱,在创编新歌词、编动作中唱歌曲。课快要结束时,我又一次提到天黑了,小燕子要回家,请小朋友们用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把《唐老伯有个小农场》歌表演作为礼物,送给了小燕子。整节课各环节的设立,并没有使小朋友们觉得厌烦,而且非常轻松地接受并掌握了有关节拍、节奏、视唱、练耳等知识。市领导评价我这种识谱教学的方法比较专业,还肯定这种识谱教
3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03美育园地
学的方法很值得推广使用。所以说小学低年级不能没有识谱
教学。
(二)音阶学谱能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大家都知道,简谱教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既要要求学生熟悉1234567 i的音名和唱法,也要懂得时值的
长短。老师如果一味的教如何记住唱法,一旦加上不同的时值,学生就会乱七八糟,这样唱歌就跑调了。尽管学生音自然、感情丰富。失去了音准便会全盘皆输,那么学生学唱歌便会因此失去了信心。那就需要音阶学谱法。
何谓音阶学谱法:利用钢琴弹奏音阶,呈现不同时值进行视唱练耳练习,提高视唱谱的能力的训练。长期训练就能逐渐解决根本的音准问题,化难为易。具体操作如下:1.呈现四分音符的卡片。2.钢琴弹奏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音阶:1234│567 i│ i 765│4321│1- - - ‖。学生打着拍子轻声模唱音阶。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四分音符的长短。3.听琴辨音。接下来钢琴弹奏以二分音符为一拍的音阶:1-│2-│3-│4-│5-│6-│7-│i-│ i-│7-│6-│5-│4-│3-│2-│1-‖。也可变调训练,以增加新鲜感。其他的时值也是如
此操作,使得学生在不断模唱中熟悉1234567 i就是do re mi fa so la si do′。当然这音阶学谱法也不是大杂烩,也应该有侧重地训练新课出现的重点节奏型。积少成多,日新月异,孩子们渐渐懂得视唱新课的谱子,学习兴致提高了,因为他们在获取这知识过程中主动地参与了,克服了畏难情绪,回了自信。所以只要善于突破,变通求异,寻可行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被动变为主动。
五、识谱的重要性
另外识谱是中年级学生学习歌唱,实现探求音乐美,享
受音乐美时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对于合唱,合奏和创造等
活动会有较大的帮助。下面两个事例再一次阐明了识谱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二OO六学年第一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支合唱队,
茉莉花乐谱参加镇、区、市的合唱节比赛。由于经验不足,在精心挑选
了两首参赛曲目之后,没有重视对歌谱的视唱练习,很草率
地让学生随音乐哼唱几遍,感觉还可以,便把所有精力集中
到处理歌曲情感,明确各声部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
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的调节,如何运用气息等训练上。殊不知合唱起来,总是走音。前两次比赛成绩极不理想。后来我们才知道,音准是合唱的生命线。要把音唱准,必须把握好识谱关。在总结教训后,只好重新制订另一套方案,从读谱、识谱,从最基本的节奏,击拍、划拍、做起,逐步学会独立唱简谱。如此一来,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参赛曲目的简谱各音名的音高和时值,音准抓好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结果在最后一次参加市的比赛,我们以和谐、优美的童声、准确无误的音准,获得了广州市小学农村组的第一名。
辅导合唱的余贞一老教授,在给我们总结经验时,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它再一次强调了识谱教学的重要性,识谱教学势在必行。余老教授退休前曾带着中国合唱团参加世界性的合唱比赛。在那里各国参赛团不单要展现自定的曲目,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速成一首新的多声部合唱曲目。这首曲是五线谱子,这可把中国队员拦住,由于中国音乐教育的落后,大部分队员都看不懂五线谱子,拿着谱子,一筹莫展。着急地向老师求救,请老师为他们翻译成简谱,才使接下来的训练得以顺利进行。而国外的队员,只在短短几分钟,凭着相当强的识谱能力,几声部合唱简直完美无缺。这与国外的合唱队员自小就在接受宗教音乐的熏陶,颂圣经,唱赞歌的过程中,使得识谱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难道不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一种缺陷吗?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必须以前车为鉴,在平常工作中,多让小朋友在唱、玩、跳、敲的实践活动中接触曲谱,培养独立,熟练的识谱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出的音乐人才。
六、展望识谱教学的将来
识谱教学的工作迫在眉睫,请广大音乐工作者不要以事小而不为,我们要根据新课标规定,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不懈,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的认识并得到理性化,促进整个社会少年儿童的识谱能力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CD]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出版
[2]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著 《中小学音乐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M/CD]  新世纪出版社  2002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