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督抚与“借师助剿”关系
“借师助剿“政策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作为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在近代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中央通过这一决议之后,作为直接与太平军作战的清地方官员,却产生了分歧。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和上海江浙官吏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斗争,分析两派持不同看法的原因,是由于与西方列强的密切程度有所不同,以及互相争取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占据主动,这场争论以湘系的胜利而告终。而湘系在争论中取胜的原因,大概因为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为清政府所倚重。这场争论对晚清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奠定了晚清“外和诸夷,内图自强”的外交基调。
关键词 借师助剿 晚晴督抚
一、“借师助剿”的提出与清政府的态度
“借师助剿”是指19世纪清政府借助外国的军队镇压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国内反政府运动。“借师助剿”的提出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一)西方列强提出“借师助剿”
西方列强对19世纪中期的中国人民的反抗运动,始终视为洪水猛兽。1853年太平天国刚刚定都南京,美国人就提出“愿派兵来助剿” ,当时的清中央政府并没有表态,但是已经有一些地方官员开始积极鼓吹借兵于洋人,例如苏淞太道吴健彰,在1853年太平军进攻南京时,请求列强军舰进入长江,共保南京。上海小刀会刘丽川于185397日占领了上海,逮捕了吴健彰,那位大人“像一只哀怜的小狗一样乞求饶命,拿出了他们的官印”。这激起了极大的震动,外国侵略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便主动要求出兵平定起义。江苏巡抚便与外国侵略者联合共同镇压了小刀会。至1860年,上海江浙的地方官员更加积极地借师助剿。咸丰帝虽然不满于此,可当时的清政府外忧内患,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法、俄等国领事主动提出出兵帮助镇压太平天国,恭亲王奕对此极力推动:“江浙为财赋之区,地方糜烂几遍,兵力不敷剿办。” 奕还于咸丰十年十一月上奏,正式向咸丰帝提出了“借师助剿”的计划。
(二)清统治集团的态度
咸丰帝在位期间,重用肃顺集团,主持内政外交事物,而肃顺对西方侵略者却怀有敌对情绪,加之与恭亲王存在权力斗争,肃顺便极力劝阻咸丰帝,加之其他种种因素,咸丰帝迟迟
没有接受“借师助剿”的方案,这种思想体现在咸丰十一年一月的上谕中:“借夷剿匪,流弊滋多,又恐夷性猜疑,转生叵测。” 这也导致“借师助剿”之事一拖再拖。
但咸丰死后,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是因为:第一,咸丰帝病死以后,慈禧太后联合奕发动了辛酉,消灭了肃顺集团,排除了“借师助剿”的最大阻力;第二,太平军攻占了宁波等地,占领了清政府重要的经济地区苏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清政府开始了对“借师助剿”的重新审视。
18622月,清政府颁布旨意:“借师助剿一节,业经总理衙门与英法住京使节商酌”,并指示江苏巡抚薛焕“与英法两国迅速筹商,克日办理,但于剿赋有裨,朕不必为遥至。” 接着又发出上谕说:“上海为通商要地,自宜中外同力守卫。” 随后不久,清政府即批准在上海的“借师助剿”计划,这一旨意对一贯主张“借师助剿”的上海江浙官员而言,是一种鼓励了。江苏巡抚薛焕随即与吴煦等人着手筹备“借师助剿”事宜,其实早在这一旨意之前,他们即让美国人华尔组织了洋队,帮助清军抗击太平军,实际上迈出了“借师助剿”的步伐而清政府的旨意只不过是宣告这种行为已然合法了。这样,外国侵略者就在清政府的正式邀请下,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借师助剿”正式实施。从维护清王朝统治来看,这种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清王朝的垮台本以指日可待,这一转变使它死里逃生,又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
吴介贤
二、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集团对借师助剿的态度
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与洋人构衅甚深……自当因势利导” 曾国藩对清廷的这一政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系统的认识,他在上皇帝的奏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一方面既不可完全拒绝西方列强的请求,也不可对列强听之任之。他认为可以借师于洋人,这样既可以弥补清政府兵力之不足,又可以震慑到太平军,还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为长远之计。
但对于外国军队进入内地进攻太平军,曾国藩是不同意的。他在奏章中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曾国藩根据自己对列强的了解,提出了反对“助剿”的理由。
力主借师助剿的薛焕在1862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外会防所,远在安庆的曾国藩对此予以严厉指责,他说:“借助西洋一事,未经奏商,遂行举办,此等情形,鄙人前皆为闻。” 他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如洋人因调船已齐兵费太巨,势难中止,我中过当以情理阻之,婉言谢之”。若洋人不听禁阻,则应向他们说明:“我中国用兵,自有次第,目前无会剿苏州之师,即克复之后,亦难遂拨驻守之师。”
曾国藩在给吴煦、李鸿章的信中说,明确表达了反对借师助剿的观点,他提出了借师助剿的原则,那就是:“借洋兵共保华洋之才则可,以助剿苏常则不可。” 他在信中表达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得靠自己的力量,朝廷应充分依靠自己的军队,拒绝列强的“助剿”要求。
三、以薛焕、吴煦为首的上海江浙官吏对“借师助剿”的看法
在清政府提出借师助剿的政策后,有没有赞成支持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对此最为积极的,当属与自己利益最为密切、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官吏,如前所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肃顺当政时,就开始策划借用洋兵“协防”。1860年时任两江总督的何桂清就提出借用洋兵共剿,办法是“抚夷助剿”,只是未被采纳,与何桂清一起的还有薛焕与吴煦。
早在1853年刘丽川小刀会起义时,上海的吴健彰就已经将“借师助剿”付诸实践了,并且成功镇压了小刀会的起义,以后,随着太平军活动区域的扩大,日益威胁上海官员的利益,于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官商士绅的借师活动向着公开化、扩大化方向发展,吴煦曾于1854年阐述了他对“借师助剿”的认识:“今者事已燃眉,箭在弦上,只以一言为觉,允则乐为我用,不允伊自为用,其权只在允否,其咎不在请兵……苟利于国,死生以之,又何归咎之足虑耶。” 这表明吴煦认为借师于列强是解当下燃眉之急的最好方法。吴煦还与外国领事、公使和各国
将军进行交涉,商讨借师助剿的问题。186064日,吴煦照会英法公使,协商共保上海。而随着上海防务的日益吃紧,他指出“经本署道商之英法二国公使将军会同防剿,分派外国轮船,先后设防至十余处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