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铿锵玫瑰——记“返乡创业带头人”陈艳红
作者:姜永年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8年第11期
    走进通榆县团结乡新春村绿野家庭农场,初见陈艳红,记者就被她飒爽的英姿和干练的气质所吸引,待了解她的创业史后,钦佩与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命运坎坷
    1978 年,陈艳红出生在通榆县团结乡前屈村一户普通农家。18岁那年,家里的顶梁柱、身强力壮的父亲因一次意外突然倒下了,瘫痪在床。现实残酷地击碎了陈艳红读大学的梦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不得不放弃学业,来到前郭尔罗斯红光二砖厂打工,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砖厂工作繁重艰苦,厂长见陈艳红是个小丫头,一开始是拒绝的。可陈艳红不放弃,一口一个“叔叔”地叫着,缠着厂长给她个试用的机会。厂长禁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同意让她试试。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让陈艳红格外珍惜。她比男人还拼命。高温、高尘她无所畏惧,码窑、烧窑、装窑她来者不拒。稚嫩的双手划出了数不清的口子,磨出一个又一个血泡,但她从不叫苦叫累,一门心思咬牙坚持,一干就是两年多。
在这期间,她不仅承担了家庭的所有开销,还偿还了外债。可是,正当日子逐步好转时,砖厂却解体了。
    砖厂解体,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提及往事,陈艳红泪盈于睫,几度哽咽,往日的心酸在花季少女心中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
    但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与生活的打磨,陈艳红已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了。面对残酷的现实,她选择隐忍与坚持。失业后的她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倒卖服装,可生意并不好做,为了养家糊口,她又尝试打短工,帮助农户割芦苇、水稻。锋利的叶子不止一次划破她的胳膊,可她却不在意,依旧卖力地干活。
    命运可能会一时对你不公,但它从不会遗忘你的努力。在发家致富征途中上下求索的陈艳红有一天惊喜地发现,很多稻田户都把田地的边边角角和土壤不佳的地块放弃了,于是,拥有一双发现财富慧眼的陈艳红捕捉到了商机,她挨家挨户地去谈,有点钱就置办一小块荒地。十年时间,依靠零散地块的积累,她用100 多万的投资换得了100多公顷的水田。
    可是,这些小块田地都是盐碱地,这种土壤寸草不生,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没有人看好这样的土地,都说她异想天开,但陈艳红却对这些土地有着不同的看法。
    为了改良土壤,她就自己买书学习,然后一遍遍摸索试验,刚开始掌握不好量,稻苗都被烧死了,也不记得烧了多少苗,损失了多少钱,反正试验了很多次,终于把土壤改成最适宜水稻生产的程度。对于改良土壤的过程,陈艳红说得简单,可这其中的艰辛,非经历之人难以想象。这十年,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陈艳红不是在种地赚钱,她是在拼命!哪怕即将分娩,陈艳红仍然在稻田里忙碌,不给自己片刻喘息时间,她甚至还把生产应急需要的棉被、塑料布等备品放在车上带着,以备不时之需。正是凭借蒲苇般的韧劲与磐石般的坚毅,陈艳红终于见到曙光,看到希望,缔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陈艳红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意外发生了——她在外出跑业务时发生了严重车祸,全身27 处骨折,经过半个月抢救,她才逃离死神的魔爪。“当时,我就想着我要活下去,无论怎样,我都要活下去,我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我爸妈,就我一个孩子,我走了他们可怎么办?可能就是靠着这口气,我才能坚持下来,创造生命的奇迹。”陈艳红对记者说。
    死里逃生的陈艳红,在恢复意识后,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自己的客户。在她心里,事业才是生命的支撑,是家人的生活保障,所以她不敢掉以轻心。除去对事业的热忱,卧病在床的两年多时间里,陈艳红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苦难的生活、多舛的命运让她明白,用心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人生最大的修行。于是,感恩家乡、回馈社会的大爱帷幕逐渐拉开。
    返乡创业
    2011 年,陈艳红回到了家乡,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在众人的猜疑与不解中,她于2012 年9 月与团结乡政府签下了300 公顷的盐碱地承包合同。2013 年春,隆隆的马达声在盐碱地上久久回荡。同年11 月,陈艳红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注册资金600 万元的通榆县绿野家庭农场,这是迄今为止通榆最大的一家水田农场。可惜结果并不如人意,40 多万斤水稻的产量只换来60 多万元的收入,让信心满满的陈艳红赔了一大笔钱。
    所有这些,对于经历过创业磨难的陈艳红来说,不过是疾风暴雨过后的一次小小的考验,她从容面对,无所畏惧。2014 年,陈艳红重整旗鼓,再次直面挑战。她白天在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向周边有经验的村民取经,试图到症结所在,晚上则挑灯夜战翻阅书籍,整理思路。经过长达半年的钻研,她以200 多万元的资金投入,收到了300多万元的回报。同年12 月,在县、乡政府的支持下,她又承包下208公顷盐碱地,用有机肥加以改良。接下来,陈艳红将目光投向全国,她走访各地,听取专家意见,光是笔记就写了好几本,手指都磨出了泡。接下来,陈艳红又大手笔在新发乡承包下200 公顷旱田,开发100 公顷水田。望着广阔的良田,她露出淳朴的笑容,她说:“有好收成,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就算这次不成功,终有成功的机会。”
    2015 年,凭着坚持不懈的韧劲,陈艳红创造了三年地亩产1 万斤、新地亩产300 公斤、年产250 万公斤、收入400 万元的记录,赢得了一个金灿灿的秋天。尽管收入还不尽如人意,但她如愿以偿地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同年,在团结乡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她成立了铁牛农村合作社,旨在通过降低成本提高
所有种植户的单产。经过两年发展,合作社作业面积已超过3000 公顷,拥有水旱田农机具100 余台,除接收种植收割作业外,还承接土地施工等项目,作业已延伸到瞻榆、包拉温都、内蒙古、辽宁等地。
    陈艳红的绿野家庭农场更是越办越红火,现有3 个分场,面积5000 亩的水田整齐划一地排列着,面积3000 亩的旱田年产量稳步增长,2015 年平均亩产达到1000 斤以上。在农场中,记者还看到了白的育苗大棚,大棚占地面积1.5 万平方米,共有120 栋大棚,配备了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备,通过资源集约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农业生产基地呈逐步扩大态势。
    回馈社会
    如今,脱贫攻坚成为主旋律,陈艳红觉得回馈养育自己这方热土的机会来了。她说:“家庭农场越做越大,不如吸纳贫困户过来,给他们一个致富脱贫的机会。我自己也是苦出身的,帮助他们也是帮助我自己。”有了想法,说干就干,于是来自团结乡的50 余名一星贫困户在绿野家庭农场安了家。“像我们这种季节性工人是包吃包住的,一个月能赚3600 元,离家近,收入高,就不用跑出去打工了。”农场工人小张高兴地说,喜悦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陈可是干了一件大好事,跟着陈干活,咱的生活水平都上来了,兜里的钱充裕了,日子都好起来了,咱们都记着陈的好。”农场工人说起陈艳红,一口一个陈,格外亲切。家庭农场常年用工30 余人,季节用工50 人左右,这些工人全部来自本乡建档立卡的一星级贫困户。常年用工每个工人年收入3 到4 万元;季节用工每个工人日工资120元,供吃供住,每月收
入3600 元。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团结乡电子商务中心成立了,陈艳红还肩负起免费为农户农产品分包销售的义务。现如今,电子商务也如火如荼,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
    陈艳红通过通榆县残联与通榆县培智学校结下不解之缘,她将家庭农场设立为培智学校就业基地。现在,已经有两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基地成功就业。大家伙看在眼里,深受感动和鼓舞,知道陈艳红是真心回馈社会,农场工人们的心更齐、干劲儿更足了。
小镇姑娘 唐红    大爱无限,陈艳红和丈夫刘庆海拿出一公顷稻田作为培智学校的“口粮田”,还拿出几公顷地为县培智学校建立了教学实验基地,让那些孤单、残疾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学校有个活动的天地,能够看见好风景,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这些孩子都有一技之长。在基地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放开身心享受大自然,吃着员工们为他们准备的丰盛食物。陈艳红说:“让这些孩子们在这原生态的土地上,创造出他们更多的价值。”此外,基地产出的大米和蔬菜,也提供给学校食用。看着孩子们吃着可口的饭菜,陈艳红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如今,农场阡陌纵横,稻浪飘香。如若不是脚下的路仍是荒凉的白碱地,又有谁会相信这里曾荒无人烟,寸草不生。陈艳红就如同在荒野中盛放的玫瑰,用超凡的勇气与魄力,绽放出人生的璀璨光芒。“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首诗是对陈艳红最好的诠释。■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