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思考与研究
作者:***
来源:《新一代》2020年第07期
        摘 要:分离焦虑是幼儿初入园时的常见表现,也是新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但新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等因素,在处理幼儿分离焦虑时难免出现手足无措、指导语言随意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教师个人原因,也有因培养教师阶段实践性课程不足,入职后得到的方法和指导少等,家长的敏感也加剧了新教师的不自信等外在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主要有提前做好入园准备,入园后重点关注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为给新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提供支持,建议加强新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实践性课程,幼儿园搭建助力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机制,并给予新教师更多的心理支撑与关怀等。
        关键词:幼儿分离焦虑;幼儿园新教师;幼儿分离焦虑应对策略
        幼儿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因入园离开依恋对象而造成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是幼儿在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但过度的分离焦虑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
教师作为幼儿的重要他人,在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幼儿分离焦虑问题也是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无法避免的现实困惑。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新教师必然也面对着这样的挑战。但新教师因自身特点与实践经验的限制,使其在处理幼儿分离焦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不利于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及其身心健康发展,也对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阻碍作用。本文聚焦幼儿园新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问题,从幼儿园新教师的特点及其面对幼儿分离焦虑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分析了幼儿园新教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了幼儿园教师有效应对分离焦虑的经验,并提出了外界对新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支持策略。
        一、幼儿园新教师特点及其处理幼儿分离焦慮的问题
        (一)幼儿园新教师的内涵与特点
        当前不少研究者对新教师概念做了界定。王小明(2010)认为新教师是指完成了职前的所有教师经验课程,按照国家的要求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被一所学校聘任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一至三年的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手教师。[1]张立新(2014)认为新教师是指完成了职前师范教育或非师范类教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受聘于某个托幼机
构,从事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一至三年的缺乏经验的正式编制或临时编制的新手教师。[2]结合已有研究中的定义内涵,本文中的幼儿园新教师是指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并受聘于某个托幼机构,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三年以内的缺乏经验的新手教师。
        幼儿园新教师大多有以下特点:一是教育经验不足,缺乏技巧。主要表现在新教师与幼儿的接触互动还不足,难以准确把握幼儿的性情特点与思维方式,与儿童的沟通交流可能会有障碍;同时还缺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经验,所以在一日生活中还不能的得心应手。二是新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弱。主要表现有一方面当新教师遇到个别幼儿提出新奇问题时,无法及时恰当应对;另一方面新教师对幼儿间发生矛盾后的反应与处理,容易因“出谁先犯错”的惯性思维而易陷入僵局;当幼儿发生安全事故时,新教师很难迅速做出应对方案等。三是新教师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易受影响。主要表现为新教师面对着新角的挑战和新环境的适应,新教师往往在教育过程中情绪更为敏感,易产生焦虑。
        (二)幼儿园新教师面对幼儿分离焦虑时的主要问题
        1.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幼儿分离焦虑是不少幼儿在刚入园期间都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哭闹,黏人或恋物,或生理紊乱,[3]导致幼儿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新教师刚入职不
久,对幼儿园的工作处理应接不暇,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处理更是常常手足无措。对于个别哭闹的幼儿,新教师一开始还能给予安抚。一旦多名幼儿集体哭闹时,新教师往往束手无策。另外,对于幼儿因分离焦虑而产生的恋物或黏人,而引起情绪不稳定时,新教师除了顺从幼儿外很难有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帮助引导幼儿。对于幼儿因焦虑而不合时,新教师往往无从下手引导幼儿融入集体,使幼儿加剧孤独感,感觉不到新环境的温暖,因而难以摆脱分离焦虑。
        2.语言随意,难以恰当地引导幼儿。新教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时,伴随着缺乏适宜方法的往往是语言的随意和匮乏,有时甚至出现不当语言。语言随意一方面可能是新教师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工作或活动上,不能很好的顾及焦虑幼儿的情绪和状态,因而随意应付;另一方面是新教师不会运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幼儿,随意对幼儿说一些话,有的不仅不能安抚幼儿反而可能加剧幼儿的焦虑感,特别是对于分离焦虑表现非常激烈的幼儿。例如有的老师在遇到分离焦虑幼儿哭闹时,会说:“你再忍一会儿,吃完午饭妈妈就来接你了。”这时,幼儿得知还得在园吃午饭,便会更加焦虑,哭声不止。或有的教师说:“你哭这么大声,会把大灰狼招来的!”幼儿听后,更加恐惧,倍感焦虑。
        3.无计可施后,着急冲动易产生不当行为。新教师刚参加工作,自身还处在新环境的身心适应期,对幼儿园的一些事应接不暇,心理压力较大。而当其面临分离焦虑这一难题时,又往往是尝试过多种应对方法仍然无效,处于很多时候都是无计可施的状态,这种挫败感加之幼儿情绪的渲染,教师极易产生着急冲动的情绪,个别教师甚至可能出现不当行为。比如,当新教师着急冲动的时候就出现用极端语言来威胁幼儿,如:说“你再哭我就把你关在小黑屋里!”、“我们班不要一直哭的孩子!”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打骂、体罚幼儿,对幼儿冷暴力等行为,这些举动使幼儿更加恐惧、焦虑不安,影响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新教师在应对幼儿分离焦虑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内在原因
婴儿陈倩倩
        1.缺乏实践经验。新教师初入职,与之前在校学习的方式状态截然不同,因而在刚开始工作时还处在自身角调整的过程中。幼儿园的一切对于新教师都是新事物。新教师对于如何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如何与幼儿沟通交往、如何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如何与家长交往等等均没有完全的“亲自操刀”的经验,因而新教师要学习处理方方面面的事宜。对于幼儿分离焦虑也是一样,新教师不仅缺乏直接处理焦虑的方式方法,而且缺乏对儿童的认识了解、沟
通技能等等处理分离焦虑的基础性技能,因而当自己面对分离焦虑状态的幼儿时会出现许多问题。
        2.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轨。新教师在校期间学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卫生保健等理论知识,但去幼儿园实践这些知识的机会极少,因此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未通过实践加以理解和运用。实践往往是千变万化的,若抽象概括的理论学习脱离的幼儿园实践,那知识就只能成为死知识。这直接导致教师入职后,需有很长一段时间来摸索实践,增长实践性知识。例如,小班幼儿分离焦虑时,新教师知道理论上小班幼儿情绪控制力差,且易被“传染”,但实践中,极少有新教师能灵活将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与其他幼儿分开,以避免哭闹严重的幼儿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
        3.缺乏自信,束手无策。新教师由于自身对幼儿园工作的生疏、经验的缺乏,导致缺乏自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教育教学时,新教师因无法掌握教学秩序,而缺乏自信;在一日生活中,因无法管教个别顽皮的幼儿,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情况而陷入窘境;在日常工作中,因缺乏实践经验而在同事面前不自信等。这些表现,使新教师面对分离焦虑幼儿时,容易出现对自己方法的不确定,不敢轻易尝试,手足无措。同时,由于不自信导致在幼儿分离
焦虑时与家长的沟通较被动,对自我专业性产生怀疑,不能很好的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情况并取得家长的信任。
        (二)外在原因
        1.职前培养时期接受的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我国师范院校在培养阶段普遍接受系统的理论性知识较多,实践性知识却大多出现在模拟情景中,如“模拟课堂”等。虽师范院校也建立了见习、实习的课程,但整体时间相对较短,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基本是分割状态。因而,新教师入职后,无法灵活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问题。
        2.入职后,处理分离焦虑问题时缺少方法指导。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幼兒园未及时建立帮扶机制,新教师由于刚进入到这个环境,还未熟悉新同事,也不知道遇到问题该向谁请教。二是幼儿园建立了机制,但并未真正实施该机制,使帮扶机制形同虚设。因而,新教师难以寻学习途径,无法顺利学习到有效经验。
        3.家长给予幼儿园教师的压力加剧了新教师的不自信。在虐童事件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不信任感加强。虽很多幼儿园都安装了监控,但仍未得到家长对教师的
信任。加之是新教师,又是幼儿分离焦虑时期,家长对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变得更加敏感,使新教师更不自信,给新教师的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三、幼儿园教师有效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经验
        (一)提前为幼儿做好入园心理准备
        幼儿入园心理准备是缓解分离焦虑的重要途径。幼儿入园前,教师可引导家长带幼儿提前参观环境,使幼儿初步熟悉幼儿园环境并对之产生兴趣,从而减少对入园的抵触情绪。教师入园前的家访也是很有必要的,良好的家访过程可以很好的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发生。一是教师可向家长传授分离焦虑的正确观点,为家长做好迎接幼儿分离焦虑的心理建设。二是教师根据每位幼儿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为家长做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建议,指导家长科学的为幼儿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建设,为幼儿入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三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和家长的交流,能大致了解到幼儿的具体特点,初步预判该幼儿是否有分离焦虑,并根据其兴趣特点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此外,家访还可使得家长与教师达成教育共识,促进家园共育。
        (二)提前为幼儿做好入园物质准备
        在物质方面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引导家长为幼儿准备好入园所需物品,也应创设好温馨有爱的班级环境。当幼儿进入陌生的环境中时,会产生强烈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教师将教室装扮的温馨友爱,可有效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另外,教师在玩具摆放上也需注意两点:一是选择幼儿喜欢的、安全的玩具种类,可有效转移幼儿注意力,缓解分离焦虑情绪;二是教师需保证玩具数量,不可一种玩具只有一个,否则幼儿间会发生不必要的争抢,加重焦虑情绪。另外,准备一些音乐和游戏也是很有必要的。大量研究表明,音乐对于安抚、平复幼儿情绪有明显的治愈效果。[4]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能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更易与同伴产生交往,使幼儿不仅感受到乐趣,还可在交往中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缓解分离焦虑。
        (三)重点关注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给其更多的关爱和安抚
        未入过园的幼儿大都会出现入园分离焦虑,但其程度不一。有的幼儿分离焦虑程度较低,教师稍加引导即可缓和。而有的幼儿分离焦虑则相对严重,需教师重点关注。重点关注分离焦虑严重的幼儿不仅有利于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减小了其对整个集体的情绪影响。教师通过家访,已对幼儿初步预判,制定计划,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师处理幼儿分离焦虑
问题的难度。具体计划如:xx喜欢玩具车,在他哭闹时,教师可在安抚其情绪的同时,分次拿出不同的玩具车来吸引其注意力,缓解分离焦虑;xx在家喜欢帮妈妈干活,教师可引导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分散其注意力的同时,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幼儿,使其产生成就感,缓解分离焦虑。此外,教师也应与这类幼儿多拥抱、多鼓励互动等,使幼儿感受到更多的关怀,以缓解其分离焦虑。
        (四)分析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原因并耐心给其针对性帮助
        教师单凭在家访中对幼儿的预判是不够的,还应在幼儿入园后,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深一步的分析。教师做到“预判——计划——实施——反思——分析”的循环可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即教师根据对幼儿的已有了解,判断出该幼儿特点,计划出应对策略,事后反思效果,分析原因,再重新预判、计划等。预判主要是判断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原因。总体来说幼儿分离焦虑是因离开依恋对象造成,但其具体原因却各有不同。有的是因来到新环境还未体验到新环境的乐趣,缺乏安全感。有的是因之前在它园上婴班、早教班等,转园后离开了熟悉的同伴……做好预判,是针对性的帮助幼儿的第一步。此外,教师还应耐心应对分离焦虑幼儿。当幼儿处于严重焦虑的状态时,教师的耐心尤为重要,若教师此时不耐烦的样子,会加重幼儿的不安全感,使幼儿焦虑情绪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