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两个不同的故乡世界
——论萧红《呼兰河传》与沈从文《边城》之异同
王清  罗怀叶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摘要:萧红《呼兰河传》与沈从文《边城》同为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因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创作心态,勾勒出不同的故乡图景。萧红的《呼兰河传》着重对愚昧、麻木的呼兰小城人民进行批判,对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文学主题有所继承。而沈从文的《边城》则重构了湘西世界的美好,勾勒出了一个理想化的故乡。同为回忆故乡,萧红重在批判,希望以此启蒙麻木的故乡人,沈从文则注重对理想世界的寄托,希望重建人性的美好。
关键词:萧红;沈从文;故乡;批判;重建
一、萧红——发掘“丑恶”的故乡世界
(一)对鲁迅文学传统的继承
鲁迅的创作对萧红影响极大,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刻画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揭示了呼兰小城人民的麻木、愚昧,并重现了“看”与“被看”的模式。萧红以此批判封建主义思想对民众精神的迫害,继承了鲁迅批判封建礼教吃人、挖掘国民劣根性的文学主题。
呼兰城中的人民,自嘲,自解,自我麻痹。冬天冻裂了手指的,先去买红花,若再不好,便只舍得买贴膏药,并反复使用,只要使用时间久了,便寻得自我安慰,手指的疼痛也不及精神上的自我欺骗重要。这样的精神胜利法,在《呼兰河传》中屡屡出现,萧红丝毫不掩饰对这种精神现象的讽刺与批判。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国民劣根性进行深刻地反思,他们身上的奴性意识,被萧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鲁迅对笔下的人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萧红在文本中对故乡人民同样寄予了这种矛盾的情感,呼兰小城的人们虽然可怜,但也可恨,他们不可能对封建制度做出反抗之举,《呼兰河传》的启蒙意识,便随着小城人民悲惨的生活,印刻在萧红的文字之中。
(二)封建社会的集体无意识
“瑞士心理分析学家荣格认为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存在着一个神话创作层面……这一精神层面就是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①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思想和行为。
在《呼兰河传》中反映出的集体无意识是历史层面的,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特有的,包含了民族的深刻封建记忆与民族劣根性,积淀了深层次的封建文化意识。呼兰小城的人们完美继承了封建传统,成为封建集体无意识的牺牲品。在用滚烫的开水给小团圆媳妇洗澡“治病”之时,人性是怎样被封建社会的集体无
意识同化、扼杀的过程,在萧红笔下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冯歪嘴子作为《呼兰河传》中敢于打破封建传统的人物形象,寄托了萧红微弱的希望。他勇敢地追求幸福,争取做人的权利,体现出鲁迅所说的“生的坚强”,他具有最初的生命意识、反抗意识和个体意识。萧红对封建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揭露,尤其是对小团圆媳妇的描写,是继承鲁迅的文学传统的,她希望以此启蒙国民的觉醒,避免更多鲜活的生命力与人性被同化、扼杀。
(三)父权制下的女性悲剧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父权制文化提出了质疑,深刻反思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所谓父权制,即男人通过强力和直接的压迫,或通过俗式、传统、法律、语言、习俗、礼仪、教育和劳动分工来决定女性应该起什么作用,同时把女性置于男性的统辖之下。”②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与制度规范中,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更没有自我发展的机会。
作为一种内化的思想,中国社会的男权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萧红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女性主义观。在《生死场》中,萧红的女性主义是针对男权主义的,对男性的无限权力提出质疑,对女性的听天由命进行批判。在《呼兰河传》中,萧红的反思更为深刻,她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思考,转向了整个封建父权制度,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下,男女都是被男权完美内化的产物。
女性身上这种深入灵魂的专制性和奴性,在《呼兰河传》里被萧红完整地呈现出来。女性本身带有的劣根性,是造成女性悲剧的外因,女性思想的奴性,是女性悲剧的内因,而父权制文化,则是造成女性悲剧的根本原因。女性身上的劣根性隐射出中国的国民劣根性,萧红对女性的启蒙,也是对国民的启蒙,中国人的奴性意识、自我意识的缺乏,如同女性自觉内化的父权意志,若不从思想上进行觉醒,不从根本上进行改变,结局必然是悲剧的。
二、沈从文——再现“美好”的故乡世界
(一)湘西世界的自然美、风俗美
沈从文在《边城》中追忆了湘西淳朴的风土民情,对美好纯真的人性进行了歌颂,以翠翠为代表,寄托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语委科研基金委托项目(项目编号:WT125-61)、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8YJCXS152)论文。
作者简介:王清(1995—)女,彝族,云南大理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罗怀叶(1995—)女,阿昌族,云南德宏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
19
20
沈从文的理想,突出了湘西人民心灵的纯净,以此反衬利欲熏心、明争暗斗的都市文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远离尘世的喧嚣与干扰,保持着最原初的风貌,茶峒的人们,淳朴善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
优秀品质,沈从文毫不吝啬对湘西故乡的歌颂、赞美。
在《边城》中,茶峒不受现代文明侵扰,环境不受污染,传统风俗没有流失,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这样的世外桃源,早已消失在现代都市文明的挤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文明逐渐取代了传统道德文化,城市文明的特征是功利、虚伪,而湘西世界的特征是自然、淳朴。《边城》犹如一曲失乐园的挽歌,重现了沈从文心里的故乡,也重现了久远而陌生、人类最简单的生存形式。
“在湘西世界这个民风淳朴又恍如世外桃源的茶峒小城当中,自然美和人性美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状态,让读者无时无刻不接受到美与善的洗礼和陶
冶。”③
沈从文对理想王国的追求,转化为对湘西世界的歌颂,这个世界包含了人类社会最原初的生存理想,还原了人性被异化之前的美好,并成为一个永远回不去的湘西世界,其中具有深刻的悲剧意识。茶峒的理想世界无法还原,但沈从文还是将它重现在读者面前,借对故乡的歌颂,传达他的理想。
(二)对美好人性的肯定
在《边城》中,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都被沈从文加以肯定,这些人物都具有人性美好的一面,“人之初性本善”,沈从文在痛心这种
美好人性遗失的同时,也寄托了对民族美好品格重拾的希望。
翠翠是沈从文在《边城》中最理想的化身,寄托着沈从文“爱”与“美”的美学理想,她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化身,是湘西山水孕育出的女儿,有水的灵秀,有山的坚韧,她不仅容貌美,内心也美,她的美是从内而外的。她在自然间生长,心性纯良,天真、淳朴、活泼、坚强、执着。翠翠是赤子型的自然人,是《边城》的灵魂。
《边城》中的人物,一方面是遵循道家文化“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为”之理念的,翠翠、天保、傩送等,都体现了人性原初的纯真、美好,他们都是不受污染的自然人,拥有赤子之心;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儒家文化的继承者,传承了传统文化中优良的品质,孔子“仁者爱人”的理念,儒家传统中的善、孝、忠、义等,都在茶峒人民身上有所体现,形成自然美与人性美交相辉映的湘西社会图景。
久远之河
(三)对传统美德的回归
沈从文在追忆故乡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进行肯
定,希望人们返璞归真,重建理想的文化世界,他着重歌颂,虽对“对比”一事不着一字,却无时无刻不反衬出都市现代文明的丑恶,其中寄托了他对回归传统美德的渴望。
《边城》作品并未提出“生态”一词,但作品中人与自然相交融和的生命和谐意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原
始生存状态的向往和对现代文明的深度批判。小说以其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形式,追求原始自然纯朴的生活和顺应天道的道家精神理念,充分
体现了中国道家文化和生态美。”④
沈从文又是继承儒家文化的,《边城》中的人们,拥有很多传统的儒家文化精神,仁者从爱自己的家人扩大到爱所有的人。沈从文对于拯救都市人性的方法,便是回归儒家道德传统,寻回国民的“根”,在继承传统道德的基础上,改造现代文明。
在《边城》孕育的思想中,一方面,沈从文“以其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形式,追求原始自然纯朴的生活和顺应天道的道家精神理念,充分
体现了中国道家文化和生态美。”⑤
另一方面,沈从文追求儒家传统文化的回归,便是希望人们重拾传统道德伦理,重建社会秩序,以此拯救都市人被异化的灵魂。
三、结论
由于两位作家的人生经历、思想导向、美学观念不同,同为乡土小说,却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指
向。萧红的《呼兰河传》重批判、讽刺,对国名劣根性、传统文化的“超稳定性”进行揭露,她建构的故乡世界是丑恶的,在乡土小说中,萧红的《呼兰河传》代表启蒙式、批判式的创作,由此达到的美学震撼力,是惊人的。萧红偏向现实主义,代表乡土小说创作中揭露血淋淋现实的一方。
而沈从文的《边城》重歌颂、赞美,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行还原,他建构的故乡世界是美好的。沈从文的《边城》,代表失乐园、牧歌式的创作,由此蕴含的对都市异化反抗的深层意义,也是惊人的。沈从文偏向理想主义,代表乡土小说创作中还原田园理想的一方。同为乡土小说,但两位作家的创作指向完全不同,体现出作家创作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人类普遍意义上对苦难的抗争、对生命理想的追求。
注释:
①  (瑞士)荣格.《荣格性格哲学》.(M).李德荣,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第12页.
②  李娟:
《父权制下的女性悲剧—解读萧红<;呼兰河传>》.文艺评论.第93页.
③  陈姿旭:
《善与美的悲歌——<;边城>赏析》.品读.第159页.
④  张小芳:
《<;边城世界>的道家生态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第22卷,第2期).第114页.
⑤  张小芳:
《<;边城>世界的道家生态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第22卷,第2期).第114页.
参考文献:
[1]孙延林.萧红研究[第二辑][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3.
[2]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沈从文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3]刘艳.童年经验与边地人生的女性书写——萧红、迟子建创作比照探讨[J].文学评论,2015 (04):88-98.
[4]曾穗菁.相近美学追求 别样情境表达——沈从文和萧红乡土文学创作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0 (04):37-40.
[5]孙丽玲.中国现代“乡土抒情小说”的两种个性化建构——沈从文、萧红“乡土抒情小说”比较[J].延边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03):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