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纪京畿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长临河明代移民聚落的类型、分布及规划
张靖华;贾德恒
【摘 要】In the late year of 14th century,lots of migrant villages were built in chaohu area by the power of Ming dynasty.In changlinhe town,the villages conclude several types,such as town,tun,and basic settlement.They also made very regular pattern in space position,which are very valuable in the study of acient village planning.%14世纪,由于明政府的推动,位于京畿地区的巢湖流域建立了分布广泛的移民聚落。在长临河地区,移民集聚点不仅包含集镇、疃、基层移民点等几种基本类型,同时在空间分布上也极具规律,反映出中国早期的聚落规划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期刊名称】《巢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1
【总页数】5页(P9-13)
【关键词】长临河;巢湖;移民;村庄规划
【作 者】张靖华;贾德恒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K928.5
1.1 地理位置
长临河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南部,濒临巢湖,东北与撮镇、桥集接壤,东南与原巢湖市黄麓、中庙相连。镇 辖 20个 村( 居 ),5.1 万 人口,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全镇地势东高西低,东边是丘陵,西边是圩田。海拔高 程 为 6.1m~45.2m。镇域自然资源良好,是皖中传统农业生产作业区。(图1)
1.3 历史背景
长临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夏商时为淮夷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废分封,立郡县,地区属九江郡。明洪武初建都应天(南京),将应天、苏州、凤阳、庐州等
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六部,长临河临近南京,受庐州府管辖,属京畿地区。
2.1 聚落发展
从已查明的建筑文物及遗址看,长临河地区聚落(及遗址)主要分布在先秦两汉、唐宋及明清三个时间段内,反映出江淮地区历史兴衰更替的规律。先秦两汉遗址集中分布于大钵滩、小钵滩、瓦砾地、罗胜四一带,唐宋遗址分布于范四六、寺门口)、四顶山一带,此后战争频繁,人口流失,目前绝大多数聚落都是明代大移民之后逐步形成的。
2.2 明代聚落分类
2.2.1 集镇
长临河古镇是商业集聚区,也是陆地和水域联通的码头。早期名“长宁河”,因有长宁河灌流得名。平面近似圆形,中部有十字交叉的商业街,其结构和北方明初屯堡十分类似(图2)。
2.2.2 屯
屯是明初的民事或军事性质的集体农庄。有些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明初迁往江淮地区的移民者,多以民屯的形式组织生产,如洪武三年:“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明史 食货志 户口》)洪武七年:“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而军屯又称屯田、团种、朋种、营田等,起源于朱元璋在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仿元制设民兵万户府来管理军恳事宜。民屯或军屯人口均在112户,左右。
长临河保留有疃名称的村落主要有罗家疃、李家疃二处。罗家疃又名罗洪村,位于长临河西北,呈带状,略呈东偏南30度分布。其规模宏大,略具早期“屯”的特征。(图3)
2.2.3 明初基层移民聚居点
此种聚落,数量最多。是最基层的移民点。一般以单姓聚居为主。多采用创建者姓名命名。如刘寿大、刘寿三村,即用移民始祖刘寿大、刘寿三二人姓名命名,有些名称后期经过雅化,如“吴兴益”村、“凌福寺”村等都也是用祖先姓名“吴兴一”和“凌福四”修改而来。久远之河
3.1 圩田地区的环状分布及历史源流
上述移民聚落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圩田两大区域。在空间分布和历史源流上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其中圩田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从北向南,沿堤埂等距离均匀排列,村庄间距1华里左右,上下形成围合。如镇西部十八联圩,从北至南分别分布有范四六、张洪葛、王会堡、庙王、聂程张、章宗三及南部牛关保、张隆一村八个村庄(图4),分布十分均衡。他们的形成历史无一不和明初移民有关。如张隆一村 《张氏宗谱》记载祖先来自皖南宣城,其余各村也口传祖先来自江西瓦屑坝。这些统一的人口靠近的聚落也是圩田初期建设的移民据点。
3.2 丘陵地区的线状分布及历史源流
在远离岸线的内陆,地形主要为丘陵和矮山。虽然缺乏圩田堤埂那样均衡的地理环境,但此一地区的明代移民点分布更有规律——绝大多数移民点沿着东偏南的直线 (和罗家疃-长临河镇的连线方向大体吻合)序列排开。村庄间距约为0.7公里,形成连续的、线状的聚落。同时在单一直线两侧,大略形成同样方向和规律的直线,并左右排开,宏观上看,总体呈现方格网状排列态势(图 5)。
在这一“方格网”的南北两边,线形十分规整、清晰,扰动较少。我们选取这两线上的聚落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北部线条称之为LN,南部线条称之为LS,在上下两条线条上分布的明代移民点的源流情况调查如下:
LN线上聚落情况:
丁陈三村,长临河镇东南,呈带状。据《丁氏宗谱》记载:“成三公自濡须之开城桥卜居于金斗长宁镇,爱巢湖之夜月,慕四顶之朝霞,率家人批荆历棘,迄今数百余年。”又有:“第一世始祖,丁世英,字成三。”丁成三之兄名丁成二,“居东宅”,其村名丁陈二,居丁陈三之东。均创建于明代初期。是皖南移民。
孔元五村,今名大孔村。丁成三村东南,族谱不详。族人口称迁移自江西瓦屑坝。
张永九村,不详。
盛宗三村。沿地形呈带状分布并朝向东南方向,据《盛氏宗谱》记载:“宗三公明初由婺源迁维扬,后又自扬迁淝。卜居青阳山西,历两朝矣。”是皖南移民。
罗荣八村。盛宗三村东南。据村人口述,村庄为洪武三年祖先罗荣八自江西瓦屑坝迁来建立。
吴兴一村。今名吴兴益村。据《渤海吴氏宗谱》记载:“迁肥始祖,兴一,讳俊,字衍庆,号
裕昆……公祖籍新安,继迁宛陵城南,复由宛陵迁合肥东乡,卜居青阳山南,去城六十里。”据其下世系推断,迁移时间亦在明初。
胡道二村。吴兴一村东南,据《胡氏宗谱》记载:“胡氏之远祖,道二、回二、允二三公,由江西瓦砾坝来肥,爱青阳山南麓山水灵秀,遂卜宅于此而居焉。”是江西移民。
凌福四村,胡道二村以南。略呈正方,结构略呈九龙攒珠状。无族谱,据村民口述,祖先明初迁移自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