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上游》京杭大运河
一、风雨千年运河传
二、风光无限运河景久远之河
三、古貌新姿运河船
四、民俗风情运河录
五、名人名家运河行
六、诗词楹联运河赋
七、怀古展今运河游
第一部分 风雨千年运河传
“长城与大运河,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所刻画得两条有形的线。它们的长和大,存在的恒久,功能的显赫,影响的深渊,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遗留所无可比拟的。”
京杭运河,又被称为大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历史最为悠久、长度最长的人工运河。
一、京杭运河的形成过程
我国东部地区,北起华北平原,南至杭嘉湖平原,分布着数条东西走向的大河,阻碍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上的统一。因此,修凿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就成为古代人民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争强称霸的各诸侯国即开始凿筑多条人工运河;吴王夫差十年(公元486年)在扬州开凿的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公元589年,隋王朝结束了300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为了沟通国都长安与东南富庶地区的联系,便于从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转运漕粮,以及加强北部边防,隋全面规划了运河建设。公元604年,隋炀帝离开首都长安,到洛阳巡游。第二年,他下令着手两大工程:迁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成千上万的劳工花了六年的时间,将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附近),南达余杭(今杭州),呈扇状辐射的运河网,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初步形成了北达北京、南至杭州的长达2500千米的南北运河体系。
唐宋以后,因泥沙淤积、黄河改道以及朝代更迭、南北分裂等原因,南北大运河的一些河段逐渐淤断湮废,无法完全同通航。
元朝建立以后,国家重归一统,为了运输江南太湖流域的漕粮,重新恢复和开凿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已成为历史的需要。因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而中原地区已不复居于隋唐前的重要地位,所以,新运河的开凿无需要再绕道今河南一带。这样,元在今山东境内重新开凿河道,至公元1293年,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京杭大运河正式形成。明清两代,又对之不断加以修整和疏浚,竭力维持。清末,由于泥沙淤塞、航道紊乱以及津浦铁路通车等原因,北部河段已经失去了航运意义;但江南河段仍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这条古老的运河是我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它将最大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联系起来,促进了中国政治的统一、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运河杭州段的历史变迁
    京杭大运河长江以南自镇江至杭州段,又称江南运河,长800余里。杭州段是江南运河的最南端。江南运河的开凿,史籍最早记载始于秦代。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后开挖“陵水道”,由嘉兴到杭州通钱塘江。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组织人力沿太湖东缘吴江南北的沼泽地带开浚一条长百余里的河道,开通了苏州、嘉兴之间秦时尚未开通的一段运渠。
隋代江南河是在秦汉以来所凿运河的基础上加以拓宽、疏浚、顺直而成的,北起今镇江东南,经丹阳、无锡、苏州、平网、嘉兴,折向西南经石门、崇福、长安、临平,循今上塘河路线至杭州西南的大通桥入钱塘江。
杭州城中运河的形成起于初唐。由于唐代末叶泛洋湖逐渐离海独立,与江海隔离,为求运河继续与钱塘江相通,吴越时挖开上塘河南口与茅山河相连,使其直通钱塘江。北宋一朝也迭
经疏浚、整治,此后,直至明代,杭州成为沟通江南运河、浙东运河、钱塘江和外海的河海水运枢纽。
南宋建都杭州后,江南漕运更为繁忙,运河的地位也日显重要。由于上塘河航道经常淤塞,疏浚颇费开支,所以南宋统治者就着力整治东苕溪航道。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孝宗批准开浚奉口河。淳裕七年(1247年),疏浚自奉口经今勾庄至新桥河段,一支自北新桥至勾庄,开阔三丈,深四尺,一支自勾庄至奉口,开阔一丈,并将浚河所挖之土,用于筑路。
元统一全国后,着手建设以大都(今北京)为终点的南北大运河。元三十年(129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元末至正年间,起义军张士诚军船往来苏杭,旧河狭窄碍航,乃发动军民20万众开武林头至江涨桥段运河,成北关河,长45里,宽20丈,历10年而成。此后,江南运河即走新开河道,经塘栖之杭州,代替了原经长安、临平之杭州的故道。到了明末,杭州城中的运河,乃至整个江南运河,开始与钱塘江隔离,明代末叶起,已无运河与钱塘江通航的记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运河的浅、窄、弯、险地段有计划地逐步得到了整治、扩建和疏浚;70年代,运河端头从德胜坝延伸至艮山坝;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京杭运河与钱塘江的
沟通工程。三堡船闸启用后,钱塘江每天有15万吨的水注入大运河,这对补充运河水量,改善运河水质,灌溉沿河农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运河与钱塘江的两水相汇,结束了近400年来运河与钱塘江隔断的历史,使运河水系、苕溪水系、钱塘江水系、浙东运河水系互相沟通,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内河水运网络,杭州由此再次成为浙江省的内河水运中心。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26.6平方千米,运河的南端起点为三堡船闸,经艮山门、中山北路桥、江涨桥、大关桥、拱宸桥、义桥至武林头出杭州。运河干流以西的支流主要有:沿山河(也称西溪、留下溪)、余杭塘河、西塘河(也称奉口河、宦塘河)、古新河等。运河干流以东的支流主要有:上塘河、备塘河、中华桥港、康桥新河、杭钢进水河、登云桥港等。运河干流以南的支流主要有:中河、东河、贴沙河等老城区诸河。
江南运河文化是千百年来在与中原、华中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的撞击、渗透、交融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因而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此外,由于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为依托,运河文化又具有自身的区域特,其水运文化、商贸文化、民情民俗文化都与沿河地带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从秦始皇、隋炀帝、张士诚等对运河的开凿、疏浚到今天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工程的完成,运河长期以来都使杭州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
的重要基础。尤其是明清时期,包括杭州在内的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区之所以成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和全国资本主义的重要萌芽地,运河的通航和灌溉之利功不可没。源远流长的运河杭州段沿线曾养育出一代代彪炳史册的名人英才,留下过一批批天骄豪杰的足迹和传说,也曾散落了许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古迹,出现过类似“湖墅八景”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运河畔数不胜数的名胜佳景和文化瑰宝,虽已在历史的磨砺中黯淡消失,但当年景物的风韵和人物风采,千古之下却长留人间,永驻人们的记忆和想象之中。
第二部分  风光无限运河景
天上有一条“银河”,那是由无数种多样的天体星球组成的宇宙银河系。人间也有一条“银河”,那就是蜿蜒在中国大地上的大运河。在古代,运河主要是交通往来的通道,运河上船只南来北往,入夜后,帆樯林立,灯火处处。在运河的江南段,风光秀丽,吸引了商贾和士大夫层面的人从水路纷至沓来,足迹遍布扬州、无锡、苏州、杭州,出现了“腰缠十万贯,跨鹤下扬州”这样豪游的诗句。
翻开杭州的历史可以说没有运河的开通,就没有杭州的繁荣,杭州自秦朝设立钱塘县治后的800年尚处在山中小县时代,只是到了隋朝,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提高了杭州的区域地位,杭州从原钱塘县治升为郡,改名为杭州。唐时杭州开始繁荣,中唐后升为“东南名郡”。到了南宋,宋室南渡,定都临安(杭州),杭州成为全国第一州。到了元朝,运河因年久失浚,河高江低,河不通江,城南因海上贸易的兴起而商业日趋萧条。清光绪21年(1895)由于甲午战争失利,日本侵略者在拱宸桥一带设立租界,直到抗战胜利,才被收回。作为一条交通要道,运河对于杭州当时商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唐代杭州刺史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说:“开肆三万室”,足见当时杭州经济商业化的程度,已非一般。杭州以其秀丽的湖光山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享誉国内外。但是杭州的繁荣,穷其源,究其根,是因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而运河也为杭州创造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千百年来,古老的运河不仅滋润着两岸广袤的土地,养育着两岸众多的生灵,也创造了灿烂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主要涵盖了宗教文化、茶艺文化、饮食文化、桑蚕丝绸文化、地方戏曲、民间曲艺、古典园林、藏书楼阁、桥梁古塔等诸多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文化最集中的地区是拱墅区,历史悠久的运河在这里蜿蜒10公里,而以城北湖墅、江涨桥一带为最,这在罗隐的《杭州城记》中:“通商旅之宝货”可见一斑。当
时城南的江干,城北的湖墅,是杭州南北两个各具特的大商贸集市,运河水路相距20里,船舟停泊,密集两岸,绵延不断,历史记载“骈樯二十里”之说即由此而来。
中唐以后,杭州渐以“东南名郡”见称于世,已经出现了将两岸的景物作为欣赏对象来欣赏的“游”的意味。城区也从狭窄的江干一带推进到今天的武林门,史载“水牵卉服,陆控山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以及“邑屋华丽,盖十余万家,可谓盛矣”等,其繁盛的城市景象已经引得人们的驻足观赏;北宋词人刘永也留下了著名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的词句。尤其是大关、卖鱼桥、江涨桥一带的酒店茶坊,多数傍临运河,客人可以看到运河上的情景,营业从清晨至深夜,楼座价格较贵。客人凭窗小饮、品茗,看停泊在大关桥,江涨桥下的船上灯火,眺望沿运河两岸星星点点闪烁的光亮,夜运河的风采与城内西湖夜景,迥然不同,别有韵味。这是湖墅独具的景观,明代就有“夹城八景”之说(后人也称湖墅八景)。据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记载:出武林门至北关(今大关)皆称湖墅。经宋、元、明代的发展,到清代时已有“十里湖墅”之称。“湖墅八景”,是明代王布范赏题。一曰‘夹城夜月’,二曰‘陡门春涨’,三曰‘半道春红’,四曰‘西山晚翠’,五曰‘花圃啼莺’,六曰‘皋亭积雪’,七曰‘江桥暮雨’,八曰‘白荡烟村’。”
“夹城夜月”:据《西湖游览志》记载:“夹城夜月”为湖墅八景之首,夹城即湖墅夹城巷,相传在农历中秋之夜,在夹城巷东面德胜桥观月,可见月亮从德胜桥冉冉上升,犹如月在桥上行。章文昭《五律》有这样的句子“潮落月东出,清光满夹城。”此诗描写了秋天夹城一带潮落月出的景象。
“陡门春涨”:据清光绪《湖墅小志》载:昭庆寺后《宋志》称九曲下湖,旧有二斗门,玉壶水口与中闸,而今事过境迁,开了新河(即现在的古新河),玉壶之水遂向南移,为圣塘闸,陡门即在圣塘闸附近。王洪《卜算子》,聂大年《临江仙》中的“夜来春涨崩奔,惊涛拍岸撼昆仑”等词句都描写了陡门春水猛涨,浪击崖壁的壮观景象,富有气势。
“半道春红”:据《西湖游览志》载:半道红相传旧时夹路载桃数里,春天桃花开时,如火如荼,灿烂似锦,花落如红雨,故以“半道红”命名之。王洪《卜算子》词曾写到:“宿雨涨春流,晓日红千树,几度寻芳载酒来,自于春风遇。”从这首词中尚可想见半道红当年桃红“千树”的春日艳容,并不逊于西湖湖边杨柳飞絮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