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附答案
一、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云彩带来的信息
云是天气的脸面,它为我们带来了天气变化的信息。晴空万里,朵朵(má mán)头云挂在天边,时消时长,这是淡(jī jí)云,是晴天的象征;像高山挺立,直插蓝天,头披白发,口鸣雷声,腰围闪电,这是积雨云,预示着急风暴雨即将到来;遥望天际,座座城堡,点点炮台,这是堡状云,预示未来几天将有风雨;日落西山,彩云片片,或红或紫,渐散渐消,这是层积云,表示明天仍然是晴天:千丝万缕,拖尾带钩,这叫钩卷云,民间有“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的谚语。
其实,对天气更有指示意义且最有用的,还是云的“副产品”,如彩虹高挂,霞光万道。它们不仅为天空增添了奇妙的景,而且告诉人们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
虹,是太阳光照射在云中水滴上产生的光线(shé zhé)射和反射现象,它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对面。因为“虹云”水汽含量充沛(pèi)且水滴直径较大,所以有“东
虹日出西虹雨”之说。
(yūn  yùn),是由日光或月光穿过云层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它的出现,表示不久天将变坏,或风或雨。因此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但并不是日晕只出雨,月晕只出风,在时间上也不一定正好如此。
华,是太阳光或月光透过有间隙的云块,其周围出现的比晕小的光环,这是一种
光线的衍射现象。民间有“大华兆(zhào)睛,小华兆雨”的说法。
霞,是日出或日落前后天空及云层出现的光彩。由接近地平线的阳光经大气中灰尘、水分和气体分子散射后的剩余光形成。“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大家热悉的一条谚语。之所以说早霞有雨晚霞睛,是因为早霞时,水汽充沛的云在西方,将向本地移来,相反水汽充沛的云在东方,将远离本地。
此外,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它们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了解它们,会对你的生活有所帮助。
1.用“    ”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不同形状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请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淡积云    堡状云    钩卷云    层积云
晴天    有风雨      有雨
3.文中提到了云的______种“副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谚语,并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民间还有谚语说“云往东,一场风;云往西,水汲汲;云往南,水飘船;云往北,晒棉被。”假如你出门前看到云往西飘,你应该做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
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读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这一假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中的“________”一词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到证据前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2.“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的恐龙的画像。
B.古生物学家们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
3.“点睛之笔”在文中指(    )
A.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证据的辽宁西部发现的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B.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C.文章或绘画传神的精妙之处。
4.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
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匏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科学家的猜想,他们猜想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B.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3.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
A.夜里飞行
B.眼睛特别敏锐
C.捕捉飞蛾和蚊子
D.避开障碍物
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外阅读。
五月的秧苗
小时候,我常跟着叔公到地里去干活。叔公扛着锄头,到地里去清垄,我背着草筐,跟在叔公的背后,捡拾叔公清除下来的杂草。
五月的天,已很有些热。无遮无拦的天空下,火辣辣的太阳光,毫不留情地照射着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天已有很多日没有下雨了,地里旱得很,还没长到我小腿弯高的玉米苗,全都晒得蔫蔫的,有些叶子都打起了卷。即使这样,叔公清垄还很仔细,他不仅把秧苗周围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还在每棵秧苗周围深深地划拉上几锄,仿佛嫌秧苗根下的水分还蒸发得不够似的。
我不解,便问:“秧苗都旱成这样了,为啥不浇水,还要再划拉上几锄?”叔公笑着回答说:“傻孩子,知道吗,有钱难买五月旱。这五月的秧苗,正是扎根的时候,这时旱一旱它,给它松松土,秧苗的根就会尽力往深处扎伸,去水分。表面看起来,秧苗蔫蔫的,一点儿也不翠绿茂盛,但秧苗的根却会因此扎得深,扎得牢固,一旦到了六月的雨季,秧苗就会迅速地往上蹿个子,即使遇到狂风暴雨,秧苗也不会倒伏减产。而且,由于秧苗在土壤里根系扎得深,分布广,吸收的营养成分也多,结的果实——玉米也会特别大……”
听了叔公的话,我不由得恍然大悟。
多年过去了,叔公的话还回响在我的耳旁。现在细想,小时候多受些磨难,多吃些苦,并不是坏事,这磨难这苦,说不定会成为你的一笔财富,激励你成长得更加茁壮。因为,正像人们常说的,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得风雨的。小时候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裕生活,长大了一点儿挫
折就可能把你击垮。要经得起生活的风吹雨打,从小就应该像那些秧苗,勇于接受生活苦难的磨砺,这样,日后你才能长成蓬蓬勃勃的栋梁之材。
1.五月正是玉米苗      的时候,旱一旱它,秧苗的根会扎得      ,扎得      。到了六月,玉米苗就会                 
2.为什么说“小时候多受些磨难,多吃些苦,并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面是写______,实际上告诉我们人在成长过程中要___________的道理。
小小快乐4.读了短文后,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理解
花园四季
在我家楼前,有一个花园,这里环境优美,景迷人。
初春,迎春花开了,桃花含苞欲放,垂柳抽出新枝。远远的望去淡淡的绿,十分迷人。当花园里百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时,真叫人如醉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