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释“踊”之节及其在丧礼中的意义
文/王悦辉
摘要:儒家的礼节繁复多样,在丧礼中的体现也十分明显。《仪礼》与《礼记》中对丧礼的不同环节列出了详细的规定与指导,如丧服、丧期、哭位等等,“踊”也是丧葬礼仪中重要的一环。笔者将总结“踊”在丧礼中出现的场合并结合“踊”在这些场合中所代表的含义,来讨论“节制悲伤”和“制成礼节”这两种不同的解释以及其中的意义。
关键词:丧礼;踊;《仪礼》;《礼记》
“踊”最初只代表一个“跳跃”的动作,而从后期《仪礼》中记载的关于丧礼的内容和环节里可以看出,“踊”在原有的“跳跃”之意以外,明显带有了悲伤的彩,如“踊无筭”,并出现了“哭踊”、“成踊”、“拾踊”、“雀踊”等带有一定节奏性的礼仪。《仪礼》中只是简单描述了古代士丧礼的过程,《礼记》则扩大了对丧礼过程的细节描述,并出现了对“礼仪节奏”的解释,同时也出现了对“礼节”内涵的表达,在《仪礼疏》和《礼记正义》中古人也对带有节奏性的“踊礼”做出了解释。今人对于“踊礼”的解释也大多延续古人的讲法,如孔颖达
释“踊礼”的含义为:抑制悲伤的情绪,以免造成以死伤生的局面。这也是现在的主流说法,笔者归为“节制说”。但笔者发现,《礼记》中孔子提到“踊”这个发泄悲伤情绪的跳跃动作,要有一定的规矩,不可随意,“踊”的目的应为“制成礼仪”。《礼记正义》中也有相应的注释,其中写道“踊礼”的形成是为了使之可以世代相传,将其继承下去,笔者称其为“礼节说”。
一、踊——从动作到礼仪
在现代汉语中,“踊”字常用于词组“踊跃”中,是双音词,并且使用频率比较高,表示“跳跃”。1
从现有文献来看,古代汉语中“踊”字有两意:其一为“受刖刑人的假肢”。《左传•昭三年》中提到“履贱踊贵”,街市上假肢卖的很贵,鞋子反而很便宜,显示出当时景公“繁刑”的一种景象。另一种含义为“向上跳,在一方向上的跳跃”。说文解字中“踊”字位于“足部”,释义为:“跳也,从足甬聲”。2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提到:“距躍三百,曲踊三百”。杜预释“曲踊”为“跳踊”。《左传•哀公八年》中有“三踊于幕庭”。
3
“踊”的释义,在表达人“喜、怒、哀、乐”的词大多都与有关“跳跃”的词联系在一起。《礼记•檀弓下第四》中有:“擗踊,哀之至也。有算,为之节文也”。4
孔颖达疏擗踊为:“抚心为辟,跳跃为踊”。古人用“踊”来
表达其哀之深,在丧礼的“殓”和“葬”两大环节中都有所体现,且在形式与规律上有不同之处。死者新亡,家属要依次进行招魂、祭奠、报丧、沐浴、饭含、袭等环节,卒后次日进行小殓。小殓包括为死者穿衣、加裘,完毕后家属开始捶足顿哭,即“踊”。除上文提到的“擗踊”外,还有“拾踊”以及“雀踊”。5
“踊”还对哀主妇有不同的要求,这种要求就体现在“雀踊”上。家主要挽发、袒露左臂后哭踊,而妇人不宜袒露身体,“故发心击胸雀 踊”。6
除了初死之时“踊无筭”之外,“踊”是要遵循一定规律的,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有算,为之节文也”。其中“准节”的数量按照当时所处情形设置,不同的环节、不同的阶级,“踊”的次数也有所不同,一踊跳三下,三踊九跳都为“一节”。在丧礼中关于“踊”的礼节繁琐又复杂,如果说“踊”只是一种宣泄哀伤自然抒发情感的动作,又为何会有一套礼节式的“节文”来约束这种感情呢?笔者总结了两种解释“踊礼有节”说法,分别为“节制说”和“礼节说”。
二、节制悲伤的“踊礼”
古人的宗族系统是十分复杂的,但最核心的一支是以父、己、子为主干的家族。7
故《礼记•问丧》中描述为:“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足以见
其内心的悲伤。隆重而繁杂的葬礼,是孝子们对父母孝心的集中体现,也是对父母恩情的报答,而这种报答也“不会因为父母的过世而结束”。
8
孔颖达疏《礼记•檀弓下》解释“擗踊有节”时提到,孝子失去父母,“哀慕至懑”,故擗踊,是哀痛至极的表现。“哭踊”是葬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这种哭号和捶胸顿足的动作可以发泄和缓和“悲伤之至”的情绪,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会伤害到孝子自己的身体,以至于造成“以死伤生”的局面,“故辟踊有算,为准节文章”。王梦欧在《礼记今注今译》中注释“有筭,为之节文也”的“节”,认为其也是“节制”的意思。9
所以说丧礼的基调是哀,是以对父母深切的感情为出发点的,而“踊礼”的出现是为了“节制情感”,同时也是以“礼”来限制孝子们因过度悲伤从而损害身体的表现。10彭林在《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也从此说法,认为“成踊”是防止“踊”的时候失去控制所设置的规定。
11
三、可传可继的踊礼
在《礼记•檀弓上》中有孔子讥弁人哀太过的记载,孔子曰:“哀则哀矣,此诚哀。而难为继也。失礼中。
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12
孔颖达在礼
文史研究
记正义中解释“而难为继也”认为孔子讲“哭踊有节”是为了制订让后人“能继学之”的一种“礼仪规范”。“踊”成礼后,孔子的学生有子有所不解,不知在丧礼中“踊”要有节是为何。子游对他的疑问进行了回答,并且认为有子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是“礼”本身的问题和瑕疵。子游认为“直肆巳情而径行”是戎狄之道,而我们与戎狄的区别之处就在于我们有“礼”,有“节文”。即,“踊舞有数,有数则久长”,13这才是“礼”能得以源远流长的原因。
“踊”之节成“礼”的另一方面表现在阶级性的体现上。
《杂记》云:“公七踊,大夫五踊,士三踊”。14诸侯五日而殡每日踊一次,外加大、小殓各一踊,共五踊;大夫与士都是三日而殡,但士只有初死之时和大、小殓的时候“踊”,所以一共才三踊,而大夫是五踊。15在《周礼》中“王九踊,舍死日八日而殡,死日一,明日袭一,其间二日为二,至五日小敛为二,其间二日又二,至八日大敛,则其朝不踊也,大敛时又一,凡八日九踊”,从“踊”在数量上的变化,足以见君臣有别的阶级之分,16而这种阶级之分,恰恰证明了“踊”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发泄情绪、表达哀之至也的动作,而是一种带有明显功能性约束作用的“可传可继”的礼仪。
四、余论
“踊礼”在今人笔下较为主流的解释即为节制悲伤之意,但通过阅读文献笔者认为,节制悲伤是“制踊礼”使之可传可继的一个条件。“踊”作为发泄内心悲伤情绪的一种动作,制成“礼仪”,是为了将这种失去至亲,哀痛之至的感受继承下去,同时也是“礼治”的传承与发展。所以相比较主流的解释,“制礼”更加符合当时以礼作为控制社会的工具,约束与区分大众与精英体的时代政治语境。法国汉学家汪德迈认为,礼治社会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治理办法,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以礼来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方法。礼仪是一种普遍的、世界级的文化现象,“但只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同的礼仪被组织的异常严密与完整,成为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系统”。17礼对古人来说是一种共同的文化,是一切世俗行为的准则,或者说是一种具有一定约束性的“道德准则”。
“踊礼”既顺应、缓和了孝子的悲痛之心,又形成了一套在丧礼中作为表达哀痛之心的不可或缺、有所节文的仪式,让人们在这样一套儒家礼仪的系统下深切感知“礼”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义务,并使之世代相传。
注释:
1王云路,张凡,〈释“踊跃”及其他——兼谈词义演变的相关问题〉,《中国语文》,期3(北京,2008年3月)页276-280。
2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页43。
3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哀公八年》
(北京:中华书局,1990),页1649。
4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页269。
5拾踊是指前来悼念的人们轮番跳跃捶胸顿足,拾即更迭之意。《礼记• 丧大记》中提到:“吊者袭裘,加武带绖,与主人拾踊”。何本方,李树权,胡晓昆,《中国古代生活词典》(辽宁:沈阳出版社,2003),页944。
6雀踊,即像鸟雀一样双脚齐跳。何本方,李树权,胡晓昆,《中国古代生活词典》,页944。
7《礼记•丧服》中提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其中的“三”就是指“父”、“己”、“子”。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4),页191。
8 Standaert,•N,张佳,《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页3。
9王梦欧,《礼记今注今译》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页81。
10陈莉,《礼乐文化与先秦两汉文艺思想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页29-31。
11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页225-226。
12《礼记•檀弓上》:“弁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言声无节”。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页222。
13《礼记•檀弓下第四》:“今若品节此二涂,使踊舞有数,有数则久长,故云此之谓礼”。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页285。
14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页269。
15杨天宇,《十三经译注•仪礼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页345。
16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页269。
17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页22。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哀公八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0.祓禊谣
[4]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王云路,张凡.释「踊跃”及其他——兼谈词义演变的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2008,3:276-280.
[6]林素玟.记人文美学之探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7]Standaert,•N,张佳.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香港理工大学)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