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16分)
1.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qīn)今当涂掌事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xié)!
C. 即(gèng)刮目相待。                                       D. 肃(suì)瘫蒙母。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卿言多务,孰若孤
C. 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                                     D.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卿今涂掌事          但涉猎                               B. 蒙辞军中多务        自为大有所益
C. 往事耳              大兄何事之晚乎                    D. 与蒙论议,惊        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自以为/大有所益                                               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为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                                               B. 卿今者才略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范逸臣个人资料
7.下列各句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这人(渔人)一件一件给他们详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外界事情。(大家)都感叹不已。          yui好听的歌B.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译文:但是突然听到帷幕里醒木一拍。
C.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D.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吕蒙说:“离别三天后,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我,您怎么发现得这么晚呢!”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 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 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 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语调是不同的。
二、综合题(共1题;共15分)
9.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3)假如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三、文言文阅读(共3题;共52分)
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孤勇歌曲歌词(1)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   
(2)翻译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4)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孙权劝学(略)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恐已矣。________
罗志祥喜欢杨丞琳吗②盲臣敢戏君乎?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尔
(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4)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
1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蒙辞军中多务________
②及鲁肃寻阳________
③然今汝者________
④力改习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3)【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4)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运用
1.【答案】 D 
2.【答案】C 
3.【答案】 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 C 
7.【答案】 B 
8.【答案】 D 
二、综合题
9.【答案】(1)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读书让学识变得渊博。
(2)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3)妈妈,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加我的知识,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今后你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吧!
三、文言文阅读
10.【答案】(1)“初”到“蒙乃始就学”为第一层,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第二层为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
(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而不接受孙权的劝说。②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 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
也需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4)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11.【答案】(1)迟、晚;怎么
(2)①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②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③只是应该广泛浏览书,了解历史罢了。
(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4)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12.【答案】(1)用,拿;经过;派;旧的,原来的
(2)①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太晚了吧!②如果你爱好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3)【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通过博览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三是在家没有朋友、没有见识。
(4)【甲】【乙】两文都是在劝谏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甲】文既有委婉的劝谏,又有侧面烘托;【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说。
林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