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张蒲生老师擅长写意花鸟,画作题材宽泛,内容丰富。梅、兰、竹、菊、葵、荷、藤常见于其笔下,月季、牡丹、松柏、杨柳、雄鹰、草虫靡不涉猎, 且尤其擅长麻雀。常以自然为师,彩墨点染之间表现天地万物之生气,笔墨宣泄之时展现自然生命之真意。此次天津美术学院所推出的“张蒲生国画展”汇集了张蒲生老师的得意之作,其中包括《黄菊》《凌霄》《百雀图》等代表作品,行于展览之中方可感受到张蒲生老师熔铸诸家却精于一身的绘画语言,感受到他那份取韵自然而驰骋笔墨的快意。
关键词:张蒲生;国画展;花鸟画;荣宝斋画谱
Abstract: Mr. Zhang Pusheng is expert in flower-and-bird painting of freehand brushwork. His painting covers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and is rich in content, containing plum blossoms, orchids, bamboos, chrysanthemums, sunflowers, lotuses, vines, Chinese roses, peonies, pines, cypresses, poplars, willows, eagles, grass and insects. He is especially good at painting sparrows. He always learns from nature, and portrays the vitality of natural life in ink and color. Zhang Pusheng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Exhibition held by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not long ago featured many of Zhang’s favorite works, such as Yellow Chrysanthemums, Chinese Trumpet Creepers, and A Hundred Sparrows. The viewers might be impressed by the artist’s unique language of painting and exceptional skills.
非主流手机铃声
Key words: Zhang Pusheng;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exhibition; flower-and-bird painting; Rongbaozhai Manual of Painting
He Yanzhe
花鸟画,是高度情致化的意象世界,用彩墨纷披的结构形式,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生气。然而,画家据以认识自然和把握自然的感知觉模式却千差万别,从而使受众得到程度不同、品貌各异的审美感
受。不久前,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的张蒲生国画展,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无不为他作品中独特的审美品性所打动。从当下纷纭的花鸟画中,感受到了全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予人以强固的自然之“道”的提示。
张蒲生老师是一个纯正的西北汉子,生在三秦重地的大荔,其处东枕中条,南眺华岳,西望黄河,阶地出露地表,田畴林带随地势蜿蜒,构成特殊的自然风貌。蒲生老师在这片热土之上读书、劳作,并在与童伴的玩耍之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同时,在洛水之滨,感受着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愉悦与好奇的心境。对于张蒲生老师来说,关陕一
秋菊
带的乡野体验,已经成为他人生积淀和生活取源的基本构成要
素。从他的花鸟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浓浓的乡间意蕴,是他
多年蛰伏意识底层的童年情结的喷发。他曾经有过的生命体验
和激情,不时投入到他的画境之中,总是能将笔迹墨痕深入到
情之趣味的深处,让我们感受到精神沉浸的场景和心灵颤动的
片刻,并诱发我们去探寻他艺术人生的序曲时代。
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到西安美术学院,直至分配到天津美
院任教,他始终孜孜以求,已在画坛和讲台上耕耘了六十余个
春秋。在创作与教学的实践中,蒲生老师一直严肃而虔诚地面
对生活,面对传统,善于从平凡、悉见的生活中有所发现,并
保持着质朴的个性本质和真情的闪光。生命意识的觉醒,也为
他笔下的花鸟增加了新的思想含量。
张蒲生老师的画,题材宽泛,内容丰富,所摄取的表现对
象皆在生活周遭之中。举凡梅、兰、竹、菊、葵、荷、蕉、藤、
牵牛、月季、海棠、松柏、杨柳……及各种翎毛、草虫、鳞介、
蔬果之属,靡不涉猎。或因情适性地直接叙说,或以象征、比
兴的手法传达意念,时而明朗,时而沉凝,时而婉约,时而遒烈,
从不刻意去经营某种形式。因不同的表现内容、不同的生命情态、
wonder girls 宣美易时而变的心绪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即时地捕捉和真诚地记录
目之所见、心之所想和瞬间的情绪波澜。他的笔下虽然不乏闲
情逸致的题材,如《黄菊》《凌霄》《双柿》《枇杷》《芭蕉》
等等,恣意的点染和灵动的彩墨中洋溢着一片温情,但更多的
是禽虫点缀的作品,或景昃众鸟集(《处处是家乡》),或枝
郑爽的家庭背景拂燕循循(《燕子声声里》),或花间蜂子重邂逅(《团扇二》),
或彩蝶翩然叶际飞(《册页》),乃至经纬张罗网、悬丝坠虚
空的蜘蛛,皆活现于楮素间,莫不是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生命的
赞歌。有索趣,有叹羡,有同情,有感喟,寄托着不同的心境,
如古代画论所云“道出心中之事”(《林泉高致集》)。
在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后,张蒲生老师的花鸟定格在小写意
的语境系统之中,精于没骨点染,点簇、线勾、破墨、迹渍、
接碰等技法交替互用,排除了一般性的甜美,构成丰富而又意
王菊旧照象化的笔墨旋律,同时又具内容的明晰性。从他的画笔中,我
们能直接感受那即兴挥洒的快意与酣畅,这不仅反映出他思致
的明敏、对生活的感悟和发抒画家蕴藏于心的澎湃情怀的状态,
也昭示出他传统艺术根基的深厚。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他在
西安美术学院求学期间,便接触了赵望云、邱石冥、方济众、
郑乃珖、蔡鹤洲等前辈大师,受到他们的教诲和熏陶。1960年秋,
先生完成了西安美术学院的学业之后被分配到天津美院任教,
又继续得溥佐、萧朗、李鹤筹、段履青、孙其峰等大家的炙传。
韩青老婆从事教职更兼育人之重责,愈增自我充实之欲望,教学相长,
艺境在曲折的流变中渐进。岁月人间就在这教与学之间互留影只钓鱼趣不钓贪童趣传统文脉与当代精神
响,从而在传统的无定形状态中,建构着他自己的感知模式。德国美学家李普斯在《空间美学》一书中说:“凡是属于同一范围内的过去经验,只要积累得够多,就会在我们心里凝成一种规律。一旦凝成规律,这些过去经验就不再个别孤立地在我们心中发挥作用,而是像一般规律那样,作为共同性或整体性来发挥作用。”通过对文化讯息的长期接受、积淀、沉潜,数十年的笔墨涵泳形成了他自己的图式风范。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传统的多方面汲取,像明代的陈白阳、清代的李复堂乃至近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人,对孙其峰先生的技法尤有较多的资取,但能做到熔铸诸家,如古人所云“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兀自一抒己见于毫端。跳脱门派模式的范囿又不失传统的笔墨规范。
毫无疑问,张蒲生老师的花鸟画情调健康向上,依循着温情、向善的主旨,但在憨醇、朴厚的气质中也显现出倔强与刚毅。如《生命》一图,便脱却“画红可人”和“草木芳菲”的样态,画出大场景中顽强抗争的小生命,极富生机和韧力。压低了视平线的无边原莽之中但见几株破土而出的野卉,它们被作为近景的特写拉到观者面前。在跌宕的笔触直扫之下,写出地脉起伏,层层递推,由近及远。彩笔透叠的点法将盛春植被的萌毓之状画得气韵夺人,解构了造物的灵奇和深不可测。题识曰:“历冬经春发,无枝先有芽。生命禁不住,笔下焕彩霞。庚寅清明节,蒲生踏青归来试笔。”这段话给我们提示了诸多的信息,一是画家不失时机地拥抱生活,创作灵感随处激发;二是画家善于在寻常中有所发现,将瞬
间即逝的视觉存在化为永恒;三是画家调动原创性潜质
的意识,“试笔”即根据立意作笔法的新尝试。“历冬经春发”,说明了周而复始的自然逻辑。“生命禁不住”,表达了对永恒活力的礼赞。这一组生命再普通不过了,普通得让我们难识其名。它们看似弱小,却有着蓄势待发的可观能量。唯其如此,它们才能在严酷的自然面前代代永存。这诸多的信息整合为一,才让我们更好地与画家共享“笔下焕彩霞”的激动和美意。
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载体,经由现实环境衍生之种种现状触发感知并将这感知反映出来,是艺术的必然诉求。他虽然一直从事艺术教学和创作,但其岗位角也经历了数番变迁。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书画报社社长、全国艺术学科学位授予权评委、全国美展评委等。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文化艺术界杰出人物推荐委员会推荐张蒲生老师为中国画坛三十位杰出人物之一。无论角怎样变换,他始终恪守师德、艺德,以务实笃行、公正廉明为准则。他虽然靠艺术净化身心,但并未进入自居的状态。在物欲横流的现实面前,张蒲生老师的笔下表现出对生活的认知和敏锐之思路,以净化心智和匡正世道人心为己任,将友情世界融入心象符号之中。《只钓鱼趣不钓贪》,用的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事典,即“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而志不在鱼在何者,说法不一,但归为一“隐”字,也就是对现实扰攘的逃离。与同类题材的作品有异,张蒲生老师的这件作品意图营构略带感伤告白的视觉氛围,直触社会心理元素中的负能量。画面采用截角取势的构图,将奋笔挥写的浓墨置于画幅的边角,以劲道之显扬宣泄不平之气。背景则是用“以物喻水”的方法展示了大面积空白,一
文清简历
枝挺韧的钓竿伸出画面,悬垂的钓丝又将笔气引回画中,其线的终点贴近水面,三条游鱼向钓丝聚拢过来。笔触的进行自然地表达了空间的转换与心迹的流走,一面是苍辣沉凝,一面是轻松愉快。不仅给人以生命意义上的深切启示,也曲折地表达了画家的爱憎情感,即对世间贪欲的诅咒。
乡土之真、风物之美、自然之趣和民情之善,是张蒲生收禾之后
TRADITIONAL CONTEXT AND CONTEMPORARY SPIRIT
花鸟画所实现的基本情感,这其间包罗万象,但在这万象之中,有对他产生深刻感动的内容,成为他不断摄取、开掘、深化的主题。针对麻雀这一自然事物,画家尤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一物种不善在春光花影中嬉悦喧闹,也不常在众卉飘香的原野上鸣唤追逐。它们与人类是那么接近,其形不媚人、其貌不惊人、其声不迷人、其不诱人,但活泼可爱、聪明机警、团结互助和生命力强,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受麻雀忽聚忽散、灵活机动的生物特性启发,军事学上创立了“麻雀战”的战术方法。麻雀这一题材在张蒲生先生的作品中大量出现,基于他质朴的个性本质,童年生活的深刻记忆,以及对生命现象的个人理解与认知。他笔下的麻雀,从传统花鸟画的语境中解放出来。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小写意花鸟的点画结构,同时又摒弃了文人画闲逸、迂拙或怪诞、狂肆等种种样式,赋予画面以蓬勃、烂漫、灵妙的气象。有对造物之惊喜,有对童贞之寻求。采用没骨点染的方法,在率意中把握分寸。所谓“率意”是指其笔触虽小,却不乏恣性和洋洒之趣;所谓“分寸”是说他笔下写形状物能恰到好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百雀图》是先生所绘麻雀题材的代表作,绘在两平方米的整张宣纸上。画面展现的是农忙后的闲景,打麦场上脱了粒的麦草成捆地码放在一边,卸下牲口的碾轴静静地躺在那里,赋予光影感的笔墨
和静止的形廓,确立了画面平衡格局和结构的稳定感、分量感。垂拂的柳枝和矗立的电杆将结构自然地分割并有助于空间的自如推移和转换。成的麻雀时起时落,顾盼有情,尽情尽致地玩着它们的游戏,全然不解人世间的忧烦。画家充分利用笔墨触纸的敏感性、渗透性、可塑性,按同一物种的派生原则和形变规律,信手写来,道尽麻雀种的原生态特质。画幅上的题识,点醒了主题的意蕴:“百雀图,忆童年故乡碾麦场上雀聚集风采。”寄予对自由、和谐这一天赋的生命本性的共同认知,从而使物与我、景与情、现实与浪漫之间浑然无迹。雀跃的场景、笔墨的旋律相映成趣,意象化地诠释了万物通灵的理念。
对于麻雀,他进行了长期、认真的观察,捕捉物象不假矫饰,放笔直取,飞鸣栖止,俯仰正侧,尽情尽态,决无重复雷同。或张翅、或梳羽、或蹦跳、或追逐、或啄食……形、气韵、神采、趣味尽在其中。而远近虚实则井然有序,动静疏密又能自然和谐。在这些画作中,道出了许多他心底的故事,有乡愁的冲动,有对童乐的追怀,有对精神家园的向往,有对生态状况的反思,有对自身境遇的内省,也有如梦般的畅想和面对社会进步、和谐所萌生的喜悦浩荡心情。正如他在画集自序中所说:“我是陕西人,从小爱麻雀,画麻雀。麻雀虽小,也很普通,但是因为普通,它才更向命运抗争与奋斗。生活中的我正像一只小小的麻雀,精神家园在我心中。仰视苍穹,世界的一切装在我心中。”他要“把自己的一颗童心、童趣融入作品”。这些麻雀,变换着诸多的场景,除了谷场、屋顶、线杆、草垛还有竹间、石上、梅梢,捕雀用的筛箩,称粮用的磅秤,滚压谷物用的碾盘,拾穗用的箩筐,清整麦草的
竹耙,都成为发挥笔墨机制的形象基元。在画家的生活视野中有那么多值得用生命去留驻和查悉的细节。如何把握秩序的笔墨将意象原型筛滤,使创造性的想象得到自由的发挥,是我们在读他的作品时需要留心的内容。观物取象的视角和驾驭语意材料的方式不入常格,极易激发观者的敏锐感受,诱导我们去细细地领会、咀嚼、琢磨,使点点思绪源源生发。
显而易见,张蒲生老师的作品是以文化平等的姿态面对受众,摆脱旧有的制约,尽情畅快地表述内心真我的层面。以平常的心态和坚定的责任意识,诚实地面对自己和所热爱的生活。唯其如此,先生的作品才那样平易近人,那样令人神往。不但那份取韵自然和驰骋笔墨的快意令观者激动不已,而且在他笔下的视觉行迹中却退世俗弊端的理念,为人们带来积极和正面的启示。在张蒲生画展的学术研讨会上,他在答谢与会者的发言中表示,他最大的欣慰就是有那么多人喜爱他的作品,学界同仁也深刻思索了个中缘由和表示了对他的尊敬、关爱和期待。2012年,恰逢《荣宝斋画谱》刊行50周年之际,张蒲生先生的画作也进入这一谱系之中,《荣宝斋画谱·张蒲生绘花鸟》正式出版发行。50年来,这套丛书一直沿用陈毅元帅所作序言,以“学术性、普及性、高品位”为编选原则,入谱者皆为历代大师巨匠,如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陈少梅、关山月等等。入谱的天津籍画家仅有梁崎、溥佐、张其翼、孙其峰、张蒲生等少数几个,这足以说明张蒲生先生的艺术成就已得到了高层次的认同,并意味着他的画谱将作为一种普世的经典广传世间。潮流无法动摇既有的情势,张蒲生先生继续以他的艺术,回馈广大的艺术知音。愿他的艺术之树长青,妙境永远。
2014年12月30日于两知山房
何延喆: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传统文脉与当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