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类温病
爱内里菜 magic
148.李某,男,28岁,工人,于1992所4月23日就诊。
病史:患者五天前,因野外作业,淋雨后当晚起病。初为恶寒少汗,身体微热,午后较重,头身酸重,肢倦乏力,胸闷脘痞,不欲饮食。在当地就诊,按“感冒”论治。投以中药辛温之剂及西药“百服宁”口服。药后汗出,发热曾一度消失,但第二天又复如是,病情日渐加重。来诊时症见:恶寒消失,发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模糊,似清似睐,时有谵语,不思饮食,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数。(答题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诊断:湿温
辩证: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萧亚轩 逞强
分析:野外作业淋雨后发病、初起表现恶寒少汗,身体微热,午后较重,头身酸重,肢倦乏力,胸闷脘痞等湿邪郁遏卫气,应考虑诊断湿热类温病;结合发病季节为4月,及湿邪郁遏卫气之初起表现,可诊断为湿温。由于本病失治误治,并由卫转气,出现神志障碍。心包被
痰浊所蒙,心神受痰浊蔽扰,则神识昏蒙,其特征为神志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身热不退,朝轻暮重,苔浊腻,脉濡滑数皆湿热交蒸,羁留不解征象。
治则:清利湿热,豁痰开蔽。
方药:菖蒲郁金汤送服至宝丹
石菖蒲10 郁金10 炒山栀15 连翘10 白通草10 竹叶9 丹皮10竹沥10 灯芯6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另送服至宝丹一粒。
149.陈某,男,21岁,工人,于1992年8月23日来诊。
病史:患者五天前因出外途中,购吃凉粉一碗,回家后觉脘痞腹胀,怕冷,继则发热,头重肢倦,汗出不多,周身酸痛。曾自服银翘片,退热片,保和丸等,但症状不解。来诊时症见:发热,体温39.4℃,不恶寒,汗出多时热稍降,但始终不解,午后尤重;口苦带干但不多饮,脘痞腹胀,呕恶不饥,心烦眠差,大便溏烂,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答题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诊断:湿温
李秋泽辨证: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分析:发病于8月长夏之季,恣食凉粉后发病,初起见脘痞腹胀,怕冷及发热,头重肢倦,汗出不多,周身酸痛等湿邪郁遏卫气表现,因暑热症状不明显,故可诊断为湿温。湿热蒸腾,则发热汗出,湿性粘滞难化,故汗出热不解;热盛津伤则口干,湿邪内停,则渴不多饮;湿热扰心,则心烦眠差;湿热蕴遏脾胃,升降失司,故脘痞腹胀,呕恶不饥,大便溏,小便黄赤;苔黄滑腻,脉濡数为湿热俱盛征象。
治则:辛开苦降,清化湿热。
方剂:王氏连朴饮化裁。
川连6、厚朴9 、石菖蒲10、半夏10、炒山栀12、芦根15、连翘10、生薏仁30、滑石15 、青蒿(后下)10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150.张某,女34岁,就诊时间:1999年6月16日。
病史:患者一周前出差回家后,时感腹胀,大便溏而不爽,6月13日开始发热,恶寒而少汗,发热以午后为甚,头痛重胀,神疲,纳少,时感胸闷,在当地医院就诊,以感冒治之,药后发热不退。由家人送我科住院,就诊时病人发热,T:39℃,恶风,表情呆滞,心烦易怒,头痛胀重,胸闷,恶心不欲食,腹胀,口渴不欲饮,便溏,尿短赤,舌淡红,苔黄白腻,脉濡缓。(答题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诊断:湿温
辨证:湿遏卫气
分析:初起为发热,恶寒而少汗,发热以午后为甚,头痛重胀,神疲,纳少,时感胸闷,湿邪郁遏卫气表现。应考虑诊断湿热类温病。发病在6月,应与暑湿鉴别,因暑热症状不明显,故可诊断为湿温。肺主气而属卫,湿遏卫阳,失其温煦开合之职则恶风;湿中蕴热,热被湿遏,故发热;脾受湿困,升运失司,则脘痞腹胀便溏;湿浊犯胃,胃失和降,胃纳无权,则恶心不欲食;中焦湿阻,影响肺气宣肃,则胸闷;口不渴,小便浑浊,舌质淡红,脉濡缓,皆湿重热轻,尿短赤,心烦易怒,苔黄白腻则为湿渐化热之象。
大胆张靓颖治法:芳香宣化,轻清泄热
方药:三仁汤加减
斯卡布罗市集北杏10、滑石15、白通草6、竹叶6、白蔻仁(后下)10、厚朴10、薏苡仁20、法半夏10云苓10 、炒山栀10 、芦根15
马车夫之恋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151.患者张某,男,30岁,1996年8月20日入院。
病史:患者8月12日下午冒雨回家后,即觉疲乏,纳差,当晚即出现发热伴恶寒,头身疼痛,胸闷欲呕等,自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即就医。就诊时患者发热,午后为甚T39.6℃,汗出,头痛,神疲,小便黄赤,身目发黄,脘腹胀满,肢酸倦怠,苔黄腻,脉滑数。(答题要求:写出病名、辨证,证候分析,治法、处方)
诊断:湿温
辨证:湿热蕴毒(湿热并重)
分析:发病于8月长夏之季,冒雨回家后发病,初起见疲乏,纳差,发热伴恶寒,头身疼痛,胸闷欲呕等湿邪郁遏卫气表现,因暑热症状不明显,故可诊断为湿温。湿热交蒸,热势较盛,蕴酿成毒,弥漫上下,充斥气分,故见发热,午后为甚T39.6℃,汗出,头痛,神疲,小便黄赤,身目发黄,脘腹胀满,肢酸倦怠,苔黄腻,脉滑数。其中湿热酿毒,流注下焦则小便黄赤,横犯肝胆则身目发黄;湿热留中,阻滞气机则脘腹胀满,肢体倦怠;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甘露消毒丹
滑石15、绵茵陈15、黄芩12、石菖蒲10、贝母10、白通草10、藿香10、连翘10、蔻仁10(后下)、柴胡10、溪黄草15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152.陈某,男,21岁,于8月23日来诊。
病史:患者一周前外出旅游回家后,次日开始觉怕冷发热,脘痞腹胀,头重肢倦,汗出不多,周身酸痛。即在某医院就医,经10多天,身热渐退,但仍有低热,伴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脉缓。(答题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诊断:湿温
辨证:湿温病,余湿未净
分析:8月长夏之季发病,初起见怕冷发热,脘痞腹胀,头重肢倦,汗出不多,周身酸痛等湿邪郁遏卫气表现,因暑热症状不明显,故可诊断为湿温。经湿热之邪逐渐消退,而余湿未净。余湿未净,脾气不舒,胃气未醒,则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低热,乃湿热余邪未净的征象。
治法:轻宣芳化,淡渗余湿
方药:薛氏五叶芦根汤
藿香叶10、鲜荷叶10、枇杷叶10、佩兰叶10、薄荷叶6、芦根20、冬瓜仁20、白扁豆15、薏苡仁20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153.谢某,男,50岁,1998年8月4日来诊。
病史:因高热,头痛、身痛3天不解进院。患者于8月2日起病,初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胸闷脘痞,心烦尿黄,全身疲乏等。因插秧繁忙,末予就诊,自服解热止痛散,银翘解毒丸。第二天,病情加重。恶寒消失,发热升高,持续不退,午后尤甚,汗出较多,心烦口渴,脘痞腹胀。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经用复方安基比林,四环素等,仍无改善。并见咳痰带血,大便溏烂,小便短赤,面赤,胸闷,舌红苔黄滑,脉滑数。(答题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诊断:暑湿
辨证:暑湿弥漫三焦
分析:8月长夏之季发病,初起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胸闷脘痞等湿遏卫气症状,应考虑诊断湿热类温病。本病初起虽有湿热遏阻卫分的表现,但又有心烦尿黄之暑热见症,且湿热遏阻卫分的时间短,次日即恶寒消失,发热升高,故诊断为暑湿。暑湿蒸腾
于外,故身热汗出口渴;炎灼清空则面赤;漫及上焦,肺气不畅,损伤肺络,故胸闷咳痰中带血;蕴阻中焦,脾失健运,故脘痞腹胀;注于下焦,小肠清浊不分,泌别失职,大肠传导失常,故大便溏烂,小便短赤;舌脉症象均为暑湿郁阻之征。
治法:清暑化湿,宣通三焦
方药:三石汤
飞滑石15、生石膏(先煎)40、寒水石(先煎)30、杏仁10、竹茹10、银花10、白通草10、黄连6、黄芩12、橘红9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154.张某,男,28岁,1997年7月24日入院。
病史:患者一天前游泳后证见寒热,头痛,脘闷,心烦,未予,食街边凉粉后,当晚发热升高,次日来诊,诊时见体温39℃,汗出,口渴,心烦,身重肢倦,脘腹胀痞,间有腹痛,呕吐酸腐,恶闻食臭,便溏日2~3次,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滑数。(答题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诊断:暑湿
辨证:热重湿轻,蕴阻中焦,兼夹食滞
分析:7月气候炎热,雨湿较盛之时,游泳后初起出现寒热,头痛,胸闷脘痞等湿遏卫气症状,应考虑诊断湿热类温病。本病初起虽有湿热遏阻卫分的表现,但又有心烦之暑热见症,且湿热遏阻卫分的时间短,当晚即恶寒消失,发热升高,故诊断为暑湿。阳明热盛,里热蒸迫,则壮热、汗多;热盛伤津则口渴;热邪扰心则烦躁;湿困太阴,脾运失职,故脘痞、身重;苔黄腻,脉洪大滑数,皆热重于湿的征象。食凉粉后,间有腹痛,呕吐酸腐,恶闻食臭,便溏日2~3次,则为食滞。
治则:清暑化湿,消食清热
方药:苍术白虎汤加减方加减:
苍术10、生石膏(先煎)30、白豆蔻10、滑石20、知母10、草果仁6、荷叶10、竹叶卷心10、炒麦芽心15、鸡内金10、连翘10、栀子10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155.刘某,男性,11岁,1999年7月3日入院。
病史:因高热两天,神昏谵语,抽搐半天入院,患儿于7月1日中午放学后回家,为雨所淋湿。回家后就觉周身不适,继则发热,微恶风寒,头疼,恶心欲呕,倦怠。第二天到卫生院就诊,(用药不详)。当晚见发热增高,身热灼手,烦躁不安,呕吐1次,为为内容物,大便烂,无好转,3日中午仍高热不退,并出现抽搐即送住院。诊时见:体温40.1℃,汗多,神志不清,颈稍硬,两目时有上视,四肢抽动,面红赤,唇红,舌质红绛,苔黄腻,呼吸声粗,喉间痰鸣,肢端稍冷,大便烂,脉弦数。(答题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诊断:暑湿
辨证:气营同病,暑湿内陷心营,引动肝风
分析:发病时间为7月,为暑气当令之季,淋雨后,初起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疼,恶心欲呕,倦怠等湿遏卫气证,起病较急,而且迅速传入气分,见高热、面赤,汗出,恶心欲吐,传变迅速,第三天即入心营,窍闭动风。符合暑湿的发病特点。本病为气营同病,气
分证是高热、面赤,汗出,唇红,舌质,苔黄,脉弦数。邪热入营见舌红绛,神志不清;引动肝风见颈稍硬,两目时有上视,四肢抽动;暑热灼津液为痰,喉间痰鸣;邪热较甚,闭阻阳气,则见肢端稍冷。暑湿内阻,见苔黄腻,大便烂。
治法:清心开窍,涤暑化湿,佐以息风止痉
方药:白虎汤、清宫汤合六一散加减,送服安宫牛黄丸
石膏(先煎)30、知母10、羚羊角粉(冲服)2、钩藤10、滑石15、水牛角30、麦冬10、连翘10、竹叶10、茯神10、生地15、玄参10、甘草5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安宫牛黄丸1丸,分两次服用。
156.张某,42岁,1998年7月11日就诊。
病史:患者昨晚因天气炎热露宿阳台,今晨开始出现发热恶寒,自服感冒通后无好转,即来医院,诊时见发热,体温38.5℃,恶风,鼻塞,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胸痞心烦,恶心,尿黄赤,舌苔薄腻,脉浮紧。(答题要求: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