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原生态民歌走进课堂的美育价值与方法初探——以《赶鸟歌》为例
作者:刘美英
来源:《新教育(中旬)》 2020年第12期
    海南省乐东县教育研究培训学校  刘美英
      【摘要】“黎歌进课堂”不但能够承载黎族民歌的良性传承,还能更好地发展和弘扬黎族优秀的文化。本文通过黎族原生态民歌历史发展的梳理,阐明其艺术形态及其艺术特,进而探究黎族原生态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方法及其美育价值。
      【关键词】黎族原生态民歌;民歌进课堂;美育价值;方法
      一、黎族民歌的历史与发展
      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黎族人民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历史悠久独具特黎族文化。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艺术形式,其中尤以绚烂多彩的黎歌民谣最具代表性,富有地域特的艺术形式。民间歌谣可谓源远流长,蕴藏着深厚的黎家文化底蕴,是黎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黎族有五大支系:哈、杞、润、赛和美孚。因此,黎族各地的民歌也各不相同、各具特。黎族人
民自古善于“野音”,优美而淳朴的黎音黎歌发源于民间与村寨,来源于劳动与生活,犹如泥土里“长出来”的声音,不愧为黎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黎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歌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抒怀方式之一,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口口相传的民谣民歌,是黎族人民在相互交流中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这种通过哼唱原生态黎曲来实现表情达意的方式, 更加能够映现出黎族独特的民族个性与淳美的艺术风格,包括了黎族人民对本土文化的体悟。浸透于歌词与曲调中的黎音黎韵,彰显出黎族人民善良果敢、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特质,也映射出了黎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基本状态,极具艺术特质与人文价值。
      二、原生态黎歌的形态与艺术特
      黎族民歌浑厚朴实、琅琅上口,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是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黎族歌谣分为民歌和民谣两种。民谣是用黎语和韵调吟唱的,多为传统的古典黎歌,一般是五个音节一句,但没有固定的句数,小调之类大体以四句为一首的较多。
      黎族人善于触景生歌,在平日里,常常会即兴而歌、遇事而歌、随性而歌,把生活中的悲痛和欢乐,苦难和幸福,憎恨和钟爱,理想和追求,都化作一首首歌谣。在劳动生产、婚宴喜庆、哭丧祭祀、迎宾送客场合,借用歌声来表达意思,抒发情感。黎族歌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
动活泼、腔调优美。常见的歌谣调子有两种:一种是以黎族语言为唱词,称为“黎谣正调”;另一种是以海南方言作唱词,以黎族民歌韵律为唱腔,称作“汉词黎调”。在黎族歌谣中有独唱、对唱、说唱、合唱等多种表现形式。黎歌自有一套优美的曲调和唱腔,在腔调方面有乐东的“千家调”、琼中的“四亲调”、 保亭的“罗尼调”等等。
      黎族民歌多是独唱、对唱,并用黎族特有的乐器进行伴奏,歌唱和舞蹈常常融为一体,歌谱曲、曲载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黎族的民歌是用黎族韵调和海南方言唱的,既讲究遣词达意,又有节奏韵律。曲式起伏回转,抑扬顿挫;歌词朗朗上口、易于传唱。一般七言一句,四句为一首,称为“四句歌仔”。较长的叙事歌四句一节,多节续地歌唱下去。除了独唱、对唱之外,还有齐唱、轮唱、合唱,并有民族乐器伴奏。黎族歌谣歌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形象,生动活泼,结构严谨,意境深远。黎族人民吟唱歌谣,情歌较为多见,平时在生产劳动中,也会因兴趣之所至引吭高歌,直抒情怀。主要在喜庆的日子里,如修建房屋、举行婚礼、节日庙会等场合。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黎族传统佳节,青年男女们会在山坡林间,以歌为媒,互述衷情,交流感情,寻情侣。这种情歌对唱,甚至可以从夜晚唱到天明。在一些重大的庆典活动上,德高望重的长者通常即席吟唱传统的经典黎歌,这种歌唱活动通常也会通宵达旦。
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郭富城      黎族民歌演唱方法讲究朴素自然的声音位置,且胜在灵活多变,在黎歌基本腔调的基础上,根据各系方言,具体场景以及感情所需而即兴吟唱。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黎族人民和其他民族的交流
日渐增多,不同文化的相交互融,给黎族带来许多新鲜的元素,派生出新时代黎歌。
      三、黎族原生民歌的美育价值
      原生态黎歌走进课堂,是保护与传承黎族文化的重要手段。黎族音乐是海南省本土文化的重中之重,重视民间音乐的艺术价值,是弘扬黎族文化的重要基石。充分挖掘黎族民间音乐的宝藏,从中汲取丰富的艺术滋养,激起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的热情,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课堂教学的途径,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把黎族本土民间音乐素材编进教材,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加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多姿多彩的黎族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与地域风情,既展示了黎族本土的文化特点,也体现了黎族民歌的艺术价值。探索黎族民歌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有效方式,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结合黎族文化的人文价值,利用优质的黎歌资源来编写“黎歌走进课堂”的课程。借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黎族文化的传承,以课堂教育的形式推进黎族文化的振兴。
      黎族的民间音乐是黎族文化中的精华,黎族音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音乐老师深入到黎族村寨采风,走访民间老艺人,收集与整理民间歌曲,做成教案课例等,通过教师们的创编与演绎,然后在课堂中传输给学生,使得原生态黎歌得到传承和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本民族音乐的教学和带唱,可以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培养学生对黎歌的兴趣、爱好及情感。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聆听、观看、跟唱、想象……主动地去发现、探索、感受音乐带来的美,理解音乐的本质,学会以音乐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四、原生态黎族民歌《赶鸟歌》进课堂的案例
      学校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堂中,通过对黎族民歌的教唱,挖掘黎族民歌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与创新。同时,还可以建立黎族民歌的传承体系,让黎族文化在下一代中得以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
      “黎歌进课堂”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既可以让黎歌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又可以使学生获得理解音乐的能力以及表现音乐和创作音乐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黎族文化的感知力以及对生命更丰富的情感。
      《赶鸟歌》是一首海南黎族原生态劳动民歌。由于山兰在生长过程中易受鸟兽的破坏,需要人来看守和驱赶鸟兽。黎族人会在山兰园里搭起茅寮,供守园人住歇。在作物成熟期间,白天要赶鸟,晚上要防野兽,并在园里插上稻草人,身穿破衣服,头戴破草笠,吓跑啄庄稼的飞鸟。守山兰时,守园人会唱起《赶鸟歌》。这首民歌就是在驱赶鸟兽过程中创作出来的,是一首传唱度较广的黎族原生态劳动体裁的歌曲,它的旋律时而高亢,时而平缓,节奏丰富多变,具有浓厚的黎族民歌特点。其歌曲
创作背景反映了黎族人民的历史生产水平状况,折射出了黎族同胞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以及爱护大自然之心。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从“种山兰”的场景导入,让学生对黎族农耕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引出课题——《赶鸟歌》。通过欣赏《赶鸟歌》古老黎歌的曲调,了解黎族民歌特点。学唱改编后的《赶鸟歌》掌握黎族民歌独特的韵味,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1.具体教学步骤
      ①课堂讲解,音乐欣赏,带唱练习,现场表演等。
      ②以原生态黎族民歌作为教材。
      ③以“节奏”与“母语”作为教学基础 。
      ④以熟悉的民谣曲调,配合民族乐器,欣赏性的教学。
      ⑤模仿演唱及模仿表演的教学模式。
      ⑥以基本乐句为单位,进行歌唱练习。
      2.课堂互动环节
      提问与回答:
      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旋律?请你将它唱出来
      ②歌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呢?
      ③猜一猜:哪一句歌词是黎族同胞们用来“赶鸟” 的呢?黄贯中资料
      原生态黎歌与新生代黎歌的区别:
   
多年以后我还能不能活着是什么歌邓丽君 beat it
      哈鹰组合邢日清演唱的《赶鸟歌》是在单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了和声,编成了三声部的组织结构,使原来的音乐形象和组织结构变得更加生动饱满,且歌曲的表现力也更加富有张力。不仅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上加以改编,还在结构和演唱形式等方面加以创编。改编后的歌曲仍保留着黎族民歌五字一句的特点和独特的韵味,这样既贴近了我们这个时代对音乐审美,又不失黎族歌谣特有的原生风格。
      3.目标达成
      ①通过聆听和学唱《赶鸟歌》,了解黎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感受黎族民歌浓厚的韵味。
      ②通过对比分析,师生共同探索改编歌曲的方法,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③通过教唱《赶鸟歌》,增强学生对黎族音乐文化的认识,感受本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4.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问答法等。
      学唱《赶鸟歌》
      了解曲谱(调号、拍子、强弱记号、连线、换气、反复记号)学唱第一部分歌曲
      教师教唱,学生学唱。(提示:注意曲谱中的强弱,连线、换气、反复记号)
      完整演唱。
      演唱提示:慢——用恳求的语气与鸟儿们对话
            中——用丰收时快乐的心情表达演唱
            快——用驱赶时着急时的声音演唱
      五、结论
      将黎族经典的原生态音乐作为音乐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黎族音乐,使学生了解、欣赏进而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爱护黎族文化的意识,树立弘扬黎族文化的精神。因此,“黎歌进课堂”在黎族文化与黎族艺术的再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迪厅舞曲
      [1]司马驰.浅谈黎族民歌的发展[J].戏剧之家,2019(18).
      [2]李山.海南黎族民歌旋律基本形态及音乐特点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2).
      [3]廖晖.分析民族音乐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特点[J].戏剧之家,2017(13).
于月仙和本山关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黎族、台湾原住民族和汉族的神话与传说的比较研究”(16BZW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