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传统的永恒价值
——
—谈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风格对钢琴教学的启示摘要:古典主义时期是音乐发展史上较为核心的一个时期,它起到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既继承了
巴洛克时期的理性,同时也预示了浪漫主义时期丰富的情感,达到了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统一。掌握好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对了解音乐史的风格走向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当今的钢琴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实爱情
广场舞蹈歌曲
关键词:古典时期音乐风格钢琴教学沈阳音乐学院/王晨曦
教学研究
钢琴音乐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即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古典主义时期是较为核心的一个时期,它起到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它既继承了巴洛克时期的理性,同时也预示了浪漫主义时期丰富的情感,达到了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统一。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以其规范的曲式结构和丰富的音乐织体,以及朴实的音乐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在钢琴发展史上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经典之作。掌握好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对了解音乐史的风格走向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当今的钢琴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
18世纪后期,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转变,民主思潮高涨。在启蒙运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引领下,人们摆脱了对教堂和神的依赖,冲破了宫廷和宗教的局限,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发展。能够表现人们丰富情感的文艺领域在这时随之繁荣起来,人们迫切希望有新的键盘乐器产生,提供更丰富的音,而当时象征着巴洛克音乐的羽管。钢琴从最开始只出现在私家沙龙逐渐走进了大众的生活,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使钢琴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维也纳是当时欧洲音乐的中心,“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以及“乐圣”贝多芬等音乐巨匠都在这里开始了自由的创作生涯,他们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的钢琴作品,形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注重作品结构的清晰严谨,奏鸣曲是这时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音乐风格理性而又充满了激情,虽有大胆的创造性,但理性和情感趋于平衡。追求淳朴简洁而又愉快的风格,充实明朗的主调音乐也逐渐代替复调音乐而占据主导位置。和声对位上遵循
主到属再到属最后归回到主的功能性和声。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将曲调作为一首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认为曲调能够构成作品的主题,表达作品的情感。在创作中常常运用动机展开的手法,将作品主题中最核心的动机分离开,运用模进等手法来丰富作品的主题,使作品在复杂的变化中依然有主题的特征。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虽同属维也纳古典乐派,但三人由于年龄的差距,创作风格不尽相同。他们的作品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传承和延续的过程。海顿年龄最长,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开拓者,他的作品曲调悦耳,充满了活力,吸取了巴赫作品中的幻想性和叙事性,他的奏鸣曲结构起伏很多,强调结构和节奏的推动性,百余首交响乐技法纯熟,为今后的交响乐发展有着开拓意义。莫扎特的作品优雅从容,永远充满了快乐,旋律极富歌唱性,他的作品涉及了维也纳古典时期的所有音乐体裁,他习惯运用不同的力度和音,并通过和声的变化以及转调来加强作品的起伏,更好的表现主题。贝多芬不仅继承并发展了海顿和莫扎特两位巨匠的传统,并且在演奏技术以及交响乐队编制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称为“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气势恢宏,却不乏温婉柔情,他将钢琴的音量和速度发挥到了极致,赋予了钢琴交响性的演奏效果,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
二、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教学方法
前古典主义时期,主要是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时期,器乐逐渐发展和成熟。这一时期的钢琴教学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巴洛克时期的教学方式,师徒之间共同生活,老师在创作之余教授学生知识,没有固定的教程和训练方法,演奏技法与作曲技法一同学习。并且钢琴也并不像现在所说的艺术门类,而是类似于手工艺人传授技艺的方式,每个人的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与我们现在学校规范的教学方式有很多不同,讲究的是师徒间的传承。这种接近模仿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能力的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个性的发挥。
直到19世纪中叶,钢琴教学才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当时的印刷技术发展迅速,一些优秀的教材得以大量印刷成册,保证了钢琴教学所用材料的广泛传播,教学方式也从师徒手口相传向正
luyi
104
DOI:10.13944/jki.ysyj.2019.0053
规的学校教育转变。每一首作品都会进行系统的训练,特别注重每一个演奏技法和每一乐句的处理和情感表达,强调练习的合理性,不再为了炫技而采用特别别扭的指法。
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提高了钢琴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也更加接近现在的教育体系。
当时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逐渐分离开,各自相互独立,诠释作品的不一定是作曲家,也可以是单纯的钢琴演奏家,这种改变使钢琴演奏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使钢琴的教学从注重即兴发挥逐渐向完美再现作品的艺术特性转变。为了更好地演奏钢琴,培养更多的钢琴演奏者,这一时期的钢琴教学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不同的演奏技巧,以便准确诠释不同风格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有能力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演奏风格。
周笔畅 浏阳河钢琴艺术的迅猛发展,使各种钢琴练习曲和教程大量涌现,这也促进和带动了钢琴理论的研究和完善。18世纪中期,C.P.E.巴赫的论著《论键盘演奏的真正艺术》中,分别论述了钢琴演奏中的指法、手型、音乐表现力以及装饰音等问题,在指法上主张自然放松的拱形手型,发挥拇指的支撑作用,强调装饰音弹法的重要性,他认为演奏技术要为音乐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所服务。之后蒂尔克出版的《钢琴弹奏指南》延伸了这种观点,对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风格的形成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9世纪上半叶,胡梅尔出版了《钢琴演奏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大全》,建立了手指学派理论体系。克莱门蒂出版的《钢琴演奏艺术导论》提出动力性演奏体系,《名手之道》涵盖了钢琴演奏的全部技术,确立了连奏的演奏方法,倡导高抬指和强有力的击键技法,并且手指在触键时要保持不动。这种演奏技法被贝多芬发扬光大,并由其学生车尔尼在《从初级到最高级的钢琴弹奏法理论与实践大全》进行研究和总结,
书中对钢琴演奏的风格和表现力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且车尔尼还创作了大量的钢琴练习曲教材,使钢琴演奏技术的训练更加规范化。他的钢琴教学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认为演奏技术都是要为弹奏出优美的旋律所服务的,注重培养兴趣,因材施教,对现在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三、对我们的启示
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能够帮助认识和了解整个西方音乐体系和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在结构上非常规整,无论是乐段的划分还是乐句的规则性,对于现在的钢琴教学都是很好的范例。如果对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研究不透彻,就很难演奏好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教学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从指法训练开始,到片段和短句的练习,再到练习曲的演奏,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演奏技术掌握得更加牢固。当时的指法训练从缓慢的单手练习开始,逐渐加上所有调式的音阶、琶音,直到这些弹奏的非常熟练后,开始激发学生自己去深入研究,总结出弹奏的规律,以便适应不同风格的作品。当时的片段练习,是通过人们对一些作品中炫技部分的整理和收集,并将这
些全部收藏在教科书中,练习时从最初慢速练习开始,手指的灵活度逐渐提高之后,保持速度不变,不断添加音符,越来越密集,速度越来越快,最后经过练习之后可以自由快速的演奏这些片段。这种刘冬 度娘
练习方法在现在的教学中也非常常见,通过对某一个片段或者某一个演奏技术的反复练习,可以使演奏技术掌握的更牢固,非常迅速的改善演奏者的能力,对弹奏速度的提高有很大的益处,并且可以逐渐提升演奏者自由转调移调能力和即兴发挥的能力,是非常好的训练方法。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也都通过这些练习方法来提高自己手指的独立性。
当时的练习曲与现在的练习曲有一些区别,一些独立短小的段落也被认为是练习曲,也有越来越对的音乐家加入到钢琴练习曲的创作队伍当中,创作的练习曲被分为音乐会练习曲和纯粹为了技术训练的练习曲,作为独立的音乐体裁,练习曲的演奏和创作成为了一种风尚。对练习曲的训练也是有计划、从易到难的逐步进行,动作完全服从自然规律,不再运用特殊的附加动作。保证弹奏的作品无论快慢、柔弱或是响亮,直到所有触键发出的声音都是清晰美妙的为止。
现在很多的钢琴教学为了追求新颖和复杂的演奏技法,选择一些非正规教科书中的冷门作品,在一些比赛中,因为担心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耳熟能详,容易演奏不到位,特意绕开这些经典之作。这样只注重复杂演奏技巧钢琴教学就好比空中楼阁,忽略了对声音的要求,没有扎实的基础,必然不会有理想的效果。通过对古典主义时期练习曲和奏鸣曲的规范练习,可以建立起良好的节奏感和旋律感,可以掌握正确的声音标准,提高耳朵的听辨能力和读谱的准确度。
虽然现在我们的钢琴制作工艺和演奏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的演奏和教学
方式,对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启迪。当时的教学模式扎实深入,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是钢琴演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点,特别是对片段的训练和对转调弹奏的方法,在现在的教学中也可以结合实例加以引导。并且这种方法不仅对钢琴的初学者打下牢固基本功有很大的帮助,对已有一定演奏水平的学生也同样适用,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力,更加精准的诠释音乐作品。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曲目向我们展现了丰富的音乐信息,确立了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和体裁形式,冲破了传统的枷锁。当时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不仅在当时是艺术典范,也向现在的我们传递着美感和永恒。其完整复杂的乐思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浩如烟海的钢琴作品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音乐特征,为我们深入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当今的钢琴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
[1]约瑟夫·马克利斯著.刘可希译.西方音乐欣赏[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孙国忠.古典音乐:时代·风格·经典[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2).
105重来 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