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
·127·
印江土家高腔山歌初探
杨志勇
(印江自治县文化馆,贵州 铜仁 555200)
摘 要:印江土家族高腔山歌是最能反映本民族粗犷豪放特点的民歌,为民众所喜爱,是山地文化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发扬光大,发挥其社会效应,为印江经济建设服务是文化工作者下一步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印江 山歌 发展一、印江土家高腔山歌的产生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印江唐开元建县,元、明、清三朝是邛江、朗溪、厥册三个土司行政辖地,面积1969平方公里,全县所辖17个乡镇、365个村,共43万人口,农业人口占80%以上,土家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1%。“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一当年的民间歌谣,足以说明地处高寒地区,且以农业为主的印江各族人民的生产、我叫mt第六季主题曲
十八摸生活水平较低。面对大山沟壑,要到对面的山,走路可能会几个小时,人们采取了“通讯基本靠吼”的最原始沟通方式来交流信息。想念亲人、向往山外的世界、对幸福美满的生活憧憬,高声呐喊形成了山里人特有的高亢粗犷的嗓音。如《诗大序》中说述的“ 言之不足,歌之”,在生产劳动中,人们对事件描述、内心情感表达等需求,便产生了“高腔山歌”这种特有的文化形式。
二、印江土家高腔山歌的分布
土家高腔山歌在印江有深厚的土壤,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会唱,大约可划为东、南、北三路,东路在木黄、新业、合水、永义、朗溪5个乡镇为主,南路有缠溪、罗场、新寨、杨柳、洋溪5个乡镇为主,北路有沙子坡、杉树、板溪、天堂、刀坝5个乡镇等,这里的山里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因为,农事劳动、谈情说爱、生活哲理、严肃教化每天都在发生,这就是高腔山歌的主要内容。如:反映生产劳作的《栽秧歌》《上山坡》等;描述男女情爱的《去望娇》《高高山上一树槐》《阳雀咕咕叫》《这上没得那山高》《见个螺丝往里摘(丢)》等;还有反映拥护红军的红歌曲《跟着贺龙去当兵》《送郎当红军》《十送红军》等;还有诙谐搞笑的《下河调》《打草鞋》《乱号子》《扯谎歌》等。目前,收集在册的山歌都有几百首之多。
阿爸阿妈原唱>藕断丝连铃声三、印江土家高腔山歌的特点李乃文
从历史来看,印江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元、明、清三朝赶苗拓业、改土归流历史事件,被追
赶的少数民族大多是贵州接壤的四川、重庆、湖南人,与印江世居民族融为一体,印江盛行“灯夹戏”、傩戏,与川剧高腔、辰河戏高腔结合,也可以说是巴蜀、湘楚文化与印江本土文化相融为多元文化,派生出“高腔山歌”这一新的民间艺术形式。高腔山歌没有曲谱和规定的歌词,传承均为心传口授,也没有明确的师承关系,但传承过程是肯定有的。基本脉络是印江三路“灯夹戏”班,傩戏班演出的影响,扩大普及到众中形成网状传承关系,爱好者以自娱自乐为目的,受其影响在主动参与中听会的。南路“罗家班”曾于清道光年间
赴四川、重庆、湖南交流演出过。所以,高腔山歌的拖腔、帮腔,戏曲味特别浓。演唱的形式方面,有独唱、对唱、数人接唱、齐唱、一领众和等。
四、印江土家高腔山歌的继承和发展“满园春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高腔山歌这枝朴实无华的山野小花逐渐引起文化工作者和媒体的重视,先后被贵州电视台“发现贵州”栏目和铜仁市音协、印江电视台采访报道。先后以2006年参加“印江民族民间歌舞调演”获一等奖、2008年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增设了“原生态组”给印江高腔山歌的发展迎来了契机,以刘朝英老人为首的“印江土家高腔山歌组合”,一路过关斩将,冲到贵州电视台决赛,得到评委和观众的好评,负责领唱的近70岁的刘朝英老人,以其高亢明亮的嗓音让人们折服,更被贵州都市报采访报道,誉为“山歌王”!担任大赛评审、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傅庚辰先生说:“原生态是贵州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要好好保护和传承,发展需要文化带动,文化助推旅游经济大步迈进”。文化和旅游部流行音乐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哲网言说:
“我今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西南并倾向贵州。希望看到有如苗族情歌《假如你像一朵花》、土歌《上山坡》那样准确反映苗族、土家族文化的表演”。2009年3月赴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展演,登上了大雅之堂,让印江土家高腔山歌“声名远播”。
五、印江土家高腔山歌的保护与发展
高腔山歌是印江土家族人民集体创作的艺术精品,它以独特的魅力走出大山,让世人的视听感到耳目一新,纷纷聚焦。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2009年,印江土家高腔山歌通过非遗申报,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刘朝英老人作为首批省级非遗传承人,积极承担传承工作,带出刘一批年轻的徒弟,其带的弟子王江波,更是将高腔山歌融入流行音乐元素,创作了《美丽的印江》等歌曲。让高腔山歌走出大山,发扬光大传承与普及不容忽视,印江的一批艺术工作者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呼吁和推动。目前,在沙子坡镇以文化站为阵地,建立了高腔山歌传习所。印江县文化馆联合县音乐家协会组建了“邛江合唱团”,将高腔山歌改编为合唱曲目进行演唱推广。教育部门也将高腔山歌编成规范教材,进入中小学艺术特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道士下山演员表
[1]李西臣,刘恩芹.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在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中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9(0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