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踏歌”习俗
文学艺术?
''
踏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
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踏歌的产生时间
言承旭漠河舞厅是相当早的.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新
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踏歌就已出
现.1973年秋,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
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出土了一件内壁
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这件彩陶
盆,"主题纹饰舞蹈纹,五人一组,手
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多有一斜道,似
为发辫,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
臂画为两道,似反映空着的两臂舞蹈动
作较大而频繁之意.人下体三道,接地
面的两竖道,为两腿无疑,而下腹体侧
的一道似为饰物."舞蹈盆整个画面给
人的印象是:先民们劳动之暇,在大树
下,小湖边或草地上,正在欢乐地手拉
手集体地跳舞和唱歌.实际上,原始先
人所表演的这种歌舞,就是后人命名的
"踏歌".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关于踏歌
的最早的实物形象.
那么,踏歌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的?从目前的研究看,踏歌应起源于人
类的生产劳动.古代人们在劳动之余, 大家聚集在一起边歌边舞,以调整疲劳的身心,从此踏歌就流传于世,相关记载亦不绝于书."踏歌"的得名并风行
童年的时光机于世是从唐代起始的,当时政府对踏歌很感兴趣,有时还在上元等节日举行盛大规模的踏歌活动.如先天二年(713 年)正月十五夜,唐睿宗精选了长安,
万年少女千余人,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据《唐诗纪事》记载,唐玄宗曾命张说撰写过元夕御前踏歌词.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也称:"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唐代的普通民
众更是表现出对踏歌的喜爱之情,"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反映的是乡
野村民彻夜踏歌的欢快情景.而当时在
南方就有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的习俗. 在北方踏歌更是无处不在,如唐宪宗元和初,有一士人醉醒,见古屏上妇人等悉于床前踏歌,歌日:"长安女儿踏春阳,无处春阳不断肠."描写的就是长
安妇女在春天从事踏歌活动的场景.在唐穆宗长庆年间,还有人于河中舜城北鹳鹊楼下见二鬼踏歌.这虽然是一则鬼神故事,但可以反映出当时踏歌普遍流行的情况.在唐代踏歌亦盛行于少数民族,大诗人刘禹锡就曾描写过朗州的踏
歌风情.所谓"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
连蹋竹歌还".此外他在夔州写的《踏
歌词四首》,也描写了当地的这种风情.唐代的朝,夔二州所在的湖南,四
川I两省境内聚集着多种少数民族.可见有唐?代踏歌风靡于不同的地区,不同
的民族,不同的社会阶层.
那么,踏歌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
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应当说,这与踏歌
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从踏歌的特点来看,它不同于宫廷
舞蹈.第一,参与踏歌的人数可以是上
千人,上百人,也可以是一至两人,形
式比较自由.而表演宫廷舞蹈的人数是有限制的,不同舞蹈的表演人数均固定不变,如唐朝规定《七德舞》,《九功舞》,《上元舞》的表演人数分别为
l20人,64人,80人.
第二,踏歌的参与对'象不限,有
"三百内人连袖舞"的内人(内人指的
是进入宜春院的长安教坊歌舞伎),也有"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的民间女子.宫廷舞蹈的表演者则
般为乐工,如贞观七年,吕才依图教
乐工演习《七德舞》.而民间则没有任何限制.
第三,踏歌没有明确,具体的队
列,阵法规定,而宫廷舞蹈有严格的队
文学艺术?法外风云下载
列,阵法要求.《旧唐书》卷29《音
乐》记载:"圣寿乐,高宗武后所作
也.舞者百四十人,金铜冠,五画
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变而毕.有
'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
祚弥昌'字."
第四,踏歌所需的服饰并不统一,
可以同连臂踏歌的二鬼一样穿着青白衫,也可如踏歌的蓝采和穿着破蓝衫,
还可像"鸳鸯裁锦袖,翡翠贴花黄"的
正式打扮.宫廷舞蹈就不一样,它所要
求的器服比较讲究,甚至,不同的宫廷
舞蹈有不同的器服要求.例如表演《七德舞》者一般是身披银甲手持戟,而演《庆善乐》的通常是"紫大袖裾襦,漆
髻皮履"的打扮,表演《大定乐》的则
往往是手握长槊身被五彩文甲.
第五,踏歌的歌词是即兴填写的,
正所谓"踏曲兴无穷,调同不同".
而宫廷舞蹈相配的歌词则事先由文人学士润饰.如贞观时,在表演《上德舞》
之前,太宗就令李百药,虞世南,诸
亮,魏徵等人制歌词.
第六.,踏歌的动作很随意,很自
由.刘禹锡在《竹枝调九首》之序讲到"里中儿联歌竹枝"时,称"歌者扬袂
睢舞".所谓睢舞,乃纵情无拘束地舞
蹈之意.据此,笔者以为唐代对踏歌并
没有统一,明确,具体的动作规定.至
于宫廷舞蹈,则必须按事先编成的舞蹈动作表演,不能随意改变,宫廷舞蹈在
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总而言之,踏歌的形式是相对自由
的娱乐性舞蹈,而宫廷舞蹈则是比较严格的表演性艺术.正因踏歌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才吸引了如此多的人积极参与.
李泰兰个人资料
其次,就踏歌的社会功能而言,它
适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欢庆节45
文学艺术?
日之际,普通民众往往以踏歌助兴,南
方就有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的风俗.刘禹锡的《阳山庙观赛神》给我们留下的则是一幅朗州祭祀梁松神之际踏歌的画面."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当好友分别之际,也有人用踏歌
克罗地亚狂想曲钢琴谱你是我触碰不到的风醒不来的梦送行,以表达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家
喻户晓的《赠汪伦》一诗可以为证.多情的青年男女则更为大胆,他们以踏歌示爱,"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
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词四首》)反映
的就是年轻女郎连袂踏歌,唱尽新词,
却未唤来自己心爱的人.此外,还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