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歌解析
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1.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三皇:伏羲、炎帝、黄帝。   五帝:少昊、顼、帝、尧、舜。
始:开始  相:相互传递。
rhythmoftherain(1)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太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人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三皇五帝说法不一,这里仅采用种说法。)
(2)炎黄子孙是指中华民族的后代。“炎”指炎帝。“黄”指黄帝。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传说尧舜禹汤都是黄帝的后代。
2.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夏朝建立,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商纣王刚愎自用,残暴无道,最终导致商朝的灭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是西周灭亡的催化剂,加剧了它的灭亡。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退走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来的太子为天子,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南阳北)即位,是为周平王。因镐京已遭战争破坏,而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镐京难保,于公元前770年在秦护送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在郑、晋辅助下立国。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1)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 “让”指“让出帝位”。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
(2)世袭制: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
(3)“商人”的由来
商族的手工业相当发达,特别是纺织业,花品种优于其他各族。孙汤为了削弱夏的国力,便组织妇女织布纺纱,换取夏的粮食和财富,把贸易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最后灭了夏代的统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农业上定居耕种,手工业等也相当发达。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由统治者一下变成了周朝的种族奴隶。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贵族,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便纷纷重操旧业,到处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即跑买卖的人都是商族人。后来,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简呼为商人。这些称呼一直沿袭至今。
3煎熬赵晗.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
(1)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我以为黄品冠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国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2)“皇帝”的由来:
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因此,他把王绾、李斯、赵高等大臣召来,商议改号的事。大臣们为他想了很多称号,都不合他的心意。最后他提出要称自己为“帝”。一次他翻开一部竹简书,无意中发现了“三皇五帝”四个字。他灵机一动,就从这四个字中挑出“皇”和“帝”两个字,把自己称作“始皇帝”。后“皇帝”这一称号一直沿用。
(3)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以后郑源歌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岳丽娜个人资料及图片
4.三分魏蜀吴
(1)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由于
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人民饱受此现象的苦果,加上天灾与温疫的双重打击,他们于是纷纷起来造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最著名的是“黄巾之乱”。
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自己的武装军队保卫家园,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由于不修政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3)三顾茅庐窦骁个人资料简介及家世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 (三分天下的战略决)。
5.两晋前后延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在264年孙皓即位后向曹魏投降。280年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