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朦胧月夜下—演唱《月亮月光光》
抽身歌词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我来自xx小学的xxx。我叫xx,在美丽的月夜下,静待花开。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一篇与宁静的月夜有关的歌曲《月亮月光光》。
下面,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一、把握重点,说教材。
《月亮月光光》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本课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和月夜、梦境有关,既能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美好,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甜梦”般意境的同时,也为学生的音乐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看出这个单元对乐曲的学习要求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由于歌曲旋律汲取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因此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彩。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它们节奏基本相同。音调抑扬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合唱的两个声部在音程关系上以纯四、纯五度为主,具有柔美、谐和的和声效果及我国的名族风格。
邓丽欣看透演唱会二、以人为本,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接受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求知欲、好奇心、理解力逐渐增强,能分辨出乐曲的速度、情绪、乐句等音乐要素,对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有所了解,但如何区分高声部与低声部的演唱方法还有困难。
三、结合三性,说目标。
为更好的落实三性任务,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孩子发展的三个目标:
通过目标一,在学会歌曲《月亮月光光》的同时,学习和掌握速度、旋律、和声等基本的音乐要素,落实课堂教学的学科性任务,让学生基本技能达标。cs主题曲
通过目标二,感受二声部合唱的独特魅力,体验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演绎歌曲,落实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任务,让学生适当进行知识拓展,思维得到充分参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通过目标三,通过学习《月亮月光光》,感受台湾童谣的风格,增加民族自豪感,落实课堂教学的教育性任务,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适时合理启迪他们的心灵。
四、主次分明,说重难点。
根据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发展状况,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二声部合作演唱表现歌曲的意境。难点设计为二声部合唱和掌握弱起小节的四拍子节奏。
五、灵活运用,说教学法。
四年级孩子有情感变化强烈、控制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的特点,我设计了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学生将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视听结合法等多元学习方式,享受音乐的美感。
六、生动形象,说准备。我们的队伍像太阳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思维得到发散,并合理激发其想象力,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乐器、图片、多媒体。
2.经验准备:熟悉歌曲中台湾(闽南)话的歌词及生字。
七、循序渐进,说过程。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因此,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课件整体展示)
(一)身临其境,听月夜。
教学一开始,我以这样的方式引入:“今天刘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大自然,听听大自然的声音,请你们闭上眼睛,一起用心去聆听。”(播放音乐)接着,引导孩子思考:你听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孩子们会惊喜的发现音乐中有蛐蛐的叫声、猫头鹰的叫声等等。只要孩子们说的合理,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根据他们的回答奖励不同颜
的星给各个组作为激励性评价方式。(贴星)这时,我小结:音乐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发源于自然,同时大自然的美也可以用音乐来诠释。请孩子们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倾听的耳朵一起走进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森林狂想曲》的旋律,让学生感受、想象月夜的迷人景,理解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
(二)霞姿月韵,寻月夜。
顶层设计方案》奋斗 大张伟提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拥有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健康快乐的童年,成为好学、好问、好思、好动,有梦想的阳光儿童”。因此,我将本环节设计为六个部分让孩子们探索新知:听月夜、想月夜、画月夜、观月夜、唱月夜、诵月夜。
1.听月夜。
我一边播放《月亮月光光》旋律,一边引导:(播放音乐)听,美妙的音乐响起来,让我们来到迷人的月光下,展开想象的翅膀,你能看到什么呢?(贴课题舞蹈)
2.想月夜。
孩子们把自己置身于音乐的场景中,通过音乐,描述感受到周围有哪些事物。
3.画月夜。
同时,他们把从音乐中感受出的事物贴在黑板上,布置出这节课的歌曲背景,包括:农田、房屋、树林、荷花、青蛙、河水、天上的月亮、水中的月光(贴图、画水和月亮)
4.观月夜。
接着,我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呈现台湾的迷人月,并讲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比如:日月潭月夜、台北101大厦月夜、高雄爱河夜景、台北八里淡水河岸夜景。
5.唱月夜。
此时,孩子们再次聆听音乐,惊喜的发现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深情地,速度是稍慢,演唱形式是二声部合唱,旋律平缓,起伏不大等,在了解了音乐要素后,孩子们用LU模唱旋律,感受朦胧的月夜。
6.诵月夜。
我适时告诉孩子们: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它的歌词也充满了乡土气息,请你打开书本,和我一起认识有趣的台湾闽南方言吧!孩子们了解了“起厝田中央”、“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的意思后,我就和她们一起随音乐读歌词,感受月夜的诗情画意。(播放旋律,读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听、想、画、观、唱、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的学、自主的问、自主的思、自主的
三、花好月圆,探月夜。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学习二声部合唱要领,体会高声部的声音要亮美,低声部的声音要柔美,并掌握弱起小节的四拍子节奏。因此,我将本环节设计为四个部分:一探——感知旋律、二探——学习弱起小节、三探——体会特点、四探——感受魅力。
(一)一探——感知旋律
师:月亮、房屋、花儿,整个美丽的月夜倒映在水面上,就像一个水上花园。请带上歌词和我一起唱一唱吧!
二)二探——学习弱起小节
孩子们跟着我反复模唱高声部旋律,在模唱第二遍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体会歌曲弱起小节的感觉,并重点讲解第一段开始的旋律。(贴图,拍手打节奏,哼唱旋律。)
师:孩子们,我是在第几拍开始唱的歌词呢?他们告诉我第四拍,因为在之前的学习经验中,他们已掌握四拍子节奏及强弱特点,所以很容易发现在第四拍弱拍唱的歌词,我借此契机讲解: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是弱拍,这种小节叫弱起小节。在演唱时声音要轻,请你们试着唱一唱吧!(唱开始旋律)我提问:怎样才能让声音更加连贯、优美呢?孩子们小组讨论后发现乐句节奏基本相同、乐曲中有换气记号、连音线等。
(三)三探——体会特点
在了解了弱起小节后,孩子们再次模唱高声部旋律,体会高声部的演唱特点就像天上的月亮——亮美。(板书)低声部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我适时地引导孩子们模唱低声部旋律,体会低声部的演唱特点就像水中层层涟漪的月光——柔美。(板书)
(四)四探——感受魅力
在低声部反复模唱后,我引导:高声部的声音就像天上的月亮,特别的亮美,低声部的声音就像水中层层涟漪的月光,特别的柔美,正是因为水里柔美的月光迎合着天上亮美的月亮,正如我们高声部与低声部要交相辉映,才能构成和谐迷人的月夜。此时,高低声部合作演唱,感受二声部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学习二声部合唱要领,体会高声部的声音要亮美,低声部的声音要柔美,并掌握弱起小节的四拍子节奏。
四、星月交辉,唱月夜。
我鼓励孩子们: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我们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演唱歌曲,整体感知二声部的独特魅力及弱起小节的四拍子节奏.
五、众星捧月,创新知。
一组的孩子根据节奏用乐器伴奏,二组演唱高声部、三组演唱低声部、四组伴舞,我用钢
片琴表现潺潺的流水声,营造一个的月夜意境。
设计意图:通过伴奏、伴舞等多元表现形式,进一步熟悉歌曲,营造一个的月夜意境。
六、知识升华,赏月夜。
此时,我适时启迪孩子们:“朦胧的夜空已经被同学们装饰的繁星点点,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海峡对岸的他们也同样用动听的歌声表现了朦胧月夜,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着台湾的月夜离开教室吧!”(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闽南语版《月亮月光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启迪他们的心灵。
失去了你七、图文并茂,说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迷人的月夜,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