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演奏中的气韵之美
本文通过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的音乐美学概念的分析,从“气”和“韵”两个字眼拓展阐述古筝演奏中呼吸,肢体语言,基本功,情感表现等方面的内涵与联系,由此提及“二度创作”的概念,并进一步引申出中华历史文化水脉中所蕴含的“中和”一词的内涵以及作者对当今古筝艺术蓬勃发展的美好憧憬。
关键词
气韵;呼吸;功;肢体语言;二度创作;
绝世舞姬
一、筝的流派
古筝,它最早见于1979年江西省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的连件筝实物。其始于周,盛于秦(战国时期),迄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真秦之声”的陕西筝(秦筝)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焚,激越中有抒情;“中州古调”的“郑正之音”的河南筝浑身淳朴,深沉内敛,慷慨激昂;“齐鲁大板”的山东筝(齐筝)刚柔并蓄、纯朴古雅;“韩江丝竹”的潮州筝“重六”调
多顺委婉细腻,“轻六”调清新明快;“活五”调缠绵悲切;“汉皋古韵”的客家筝(外江弦,儒家乐)悠扬深长,古朴典雅;“武林逸韵”的浙江筝(又称武林筝、杭筝)明快、流畅、秀丽
证明 flumpool闽南地区的福建筝(闽南筝)古朴淡雅;内蒙草原“雅托葛”蒙古筝高昂、开阔、奔放、情绪欢快、节奏明朗,旋律音程的跳跃性大;朝鲜筝(伽琴)适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民间音乐作品,伽徐淑敏>张心童琴弹唱是朝鲜族传统演唱形式,富有浓郁的民族特。
二、筝演奏艺术中的“气韵
古筝演奏艺术,在情感方面要求我们对古筝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不同作品所形成的不同风格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演奏时要特别注意作曲家作曲时所设定的意境,运用自身扎实的演奏弹奏能力,为倾听者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意境,也要把自己置身其中,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中国音乐非常讲究“气韵”。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是指形象鲜明生动,“韵”是指意味悠长含蓄,气和韵是密不可分的。惟有“气韵生动”才是整体形象的生气活力的表现,这主要取决于演奏者的“功”。包括扎实的基本功底,对音乐作品进行创作性解释和表现能力,完满地
表演与再现音乐作品。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要求弹奏者注意高度集中而肌体完全放松,所谓“气定神闲”,只有这样才能毫不拘谨收放自如地把全部技能和智慧发挥出来,把风格与抒情表现出来,“气韵”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具有民族特的一个重要概念。可见古筝作为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特乐器,“气韵”一词已索绕千年。
(一)、气之魄
1、传统美学范畴中“气”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美学体系中。“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2、肢体语言的境界
就本人的审美观来看,古筝演奏艺术中的肢体语言有两种境界:虚境和实境。
所谓虚境是演奏者的意念所产生的心境,是指演奏者处于准备或情感酝酿时的状态,主要运用脸部表情、眼神、气息等来表达内在情感,此境给演奏者更多的发挥余地,也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一般用在乐曲开头或结尾,乐段与乐段之间,乐句与乐句乃至每个音符之间。如《临安遗恨》,《长相思》,《箜篌引》等。歌手与模特儿
所谓实境,是指一种有实际音响的意境,演奏者多用肢体手势来表达实际的音乐,同时也用眼神,脸部表情,呼吸等来表达内在情感,给听众在视觉上以乐感。高尔基说:“夸张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艺术夸张的目的就是强化突出美的因素 ,缩小和简化丑的东西。经过夸张处理后的艺术会使人赏心悦目,也能使艺术作品和艺术效果更突出,更鲜明,更动人。”演奏者在演奏筝曲时也应适当运用夸张这一基本法则,特别是用在气势磅礴或表现狂风暴雨,雷鸣闪电等自然景观或模仿鼓声、锣声等喧嚣的“实”境之中,用在快节奏且欢快的音乐中,用在抒情或幽怨的慢板音乐中。如《战台风》,《丰收锣鼓》,《秦桑曲》等。当然,虚境和实境只是相对的,在实际演奏过程中,二者是互相结合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一位有涵养的古筝演奏家,一定是把虚和实结合得恰到好处,如王中山,袁莎,吉炜等。才能成功完美地演绎出筝之韵。而真正要把握好二者的结合,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演奏者除了要有扎实的“功”,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在实践中是长期不断积累,琴艺的最高境界意境悠远,寓意深邃,我们要永不停息地去追求和探索。
3、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
音乐欣赏属于美学范畴,肢体语言也不例外。肢体的动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所要表达的
思想情感应该是健康的,动作应是与乐曲的内容协调的,美观的。古筝表演大多数是坐着弹奏的,用双脚支撑全身,身体前倾,以腰臀部作为一个支点,大臂带动小臂,手腕放松略高,掌关节形成一个支架,把力量传输至手指,靠手指的第一关节发力。这样的“范儿”才会大气,音颗粒性强而不躁,弱而不虚。具体来说就是要达到表情美,动作美,节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