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礼吉他谱
2018年12月29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正式对外公示。这份牵动着各级文化部门、各类不同体制艺术单位、机构和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立项名单,仅在国家艺术基金上,短短几天的阅读量就超过10万次。其中,在《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的公示名单中,全国包括民声、美声、通俗仅有6名声乐演员上榜。其中,一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就是辽宁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李东海。作为一位青年歌唱家,他曾荣获全国“艺德标兵”,辽宁省“艺德楷模”,阎维文民族声乐大师班的“优秀学员”,日本札幌国际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十二届、十五届CCTV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荧屏奖”,全国东方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银奖,第一、第二届东北民歌展演一等奖等多项令人羡慕的殊荣。
初识李东海,是在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的电视节目中。当时,他极具辨
用民歌之美唱响时代之音
——走近青年歌唱家李东海
■刘
明明很爱你伴奏
李现12厘米识度的声音,对歌曲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以及与妻子的浪漫爱情故事,让我记住了这位来自辽宁的老乡。随后,我在中央电视台的《天天把歌唱》《中国文艺》《CCTV音乐厅》《回声嘹亮》《民歌中国》等节目中,也都听到了李东海独特优美的歌声。时光如逝,岁月如歌,当我见到李东海本人时,已过五载春秋。这位为人谦逊,待人谦和的歌
唱家,为了自己热爱的歌唱事业,一直坚持每天练声,并不断学习最新的演唱技巧。他坚信,“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变化”。天道酬勤,这位从学习声乐那天起就存在危机意识的歌唱演员,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但考入了艺术殿堂,还走出了辽宁,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
李东海出生在本溪市的一个矿区家庭,父母都是煤矿工人。从小性格开朗的他,非常喜欢唱歌,大街小巷传来悦耳歌声,令他着迷且一听即会。每逢过年过节,亲戚朋友聚会时,他特别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父母双双下岗后,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父母也没有能力培养他,他只能模仿歌曲原唱唱歌。上初中后,学校组织全校晚会,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李东海歌唱的好,就选他代表班级表演节目。于是,李东海就去买了一盒磁带,里面是当时传唱度较广的《说句心里话》《小白杨》等歌曲,听过《说句心里话》后,他就坚定的选择了这首歌学习。没系统学过声乐的李东海,为了声音模仿的
像,自己反复琢磨,反复练习,甚至用提喉的方法掐着嗓子去演唱,虽然发声位置不对,但普通观众认为模仿得还挺像。最终,他在全校近两千师生面前展现了自己才艺,同时也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后来,李东海就经常唱民歌,大多数唱的都是阎维文的歌曲,从那时起李东海就与阎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李东海高考前一年,他参加了本溪市的一个歌唱比赛,当时他的参赛歌曲就是阎维文的代表作之一《小白杨》。这次比赛,他还获得了“优秀歌手”称号。母亲看到他唱歌被认可后,就想培养他学习声乐。尽管当时家里的开销全靠母亲卖杂货的收入维持,母亲权衡之后,
还是给他了一位
声乐启蒙老师,本溪歌舞团的李庆芝。学习声乐的时光对李东海来说既幸福又漫长。为了学习声乐,每次去上课他都要换乘三条线路的公交车,才能从城乡结合部的家中到繁华的市区。跟李老师学习5个月后,李东海就要参加高考了,在李老师的建议和鼓励下,他把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定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当李东海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规划时,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得不作了妥协。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他必须放弃报考每学年8000元学费的沈阳音乐学院,最后考取了学费相对便宜的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尽管这样,第一年的学费还是父母借钱交上的。天助自助者。入学后,李东海每天上午、中午、晚上都要练习发声,听著名歌唱家演唱的歌曲,然后反复去揣摩。为了方便练声,他还自学了钢琴。通过自己的努力,李东海大学毕业时,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生”。
恰逢辽宁歌舞团急需男中音演员,于是他去报考。没想到经过两次考试后,他终于圆梦进入了艺术的殿堂。刚进入辽宁歌舞团,面对多位优秀声乐演员,李东海认为自己的业务水平一般,当时他的座右铭就是尽我所能。每天他都会坚持练声,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他深知,“量的积累才产生了质
的变化”。练声后,他会仔细研究揣摩,同样的一首歌,同样一句歌词,他会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演唱,最终到最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与此同时,他会关注一些相关的艺术门类。他常说:“世界大同,不能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时候要走出去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声乐艺术逐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互融互通。李东海意识到声乐演员的演唱技巧需要与时俱进。于是,工作半年后,李东海又选择了考入沈阳音乐学院继续学习深造。
因为李东海不是从小学习的声乐,所以无论是上学时还是参加工作后,他都有一种危机意识,直到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无数后,才逐步回了应有的自信。2006年,李东海出现在“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全国总决赛的舞台上,并获得了“荧屏奖”和“团体优胜奖”,这让他有了第一次自信,而这届比赛也成为了李东海人生转折点。
在老百姓心目中,当时“青歌赛”是较高级别的歌唱比赛。李东海参加“青歌赛”
小生怕怕主要有两方面
原因,一是想通过比赛,在业务上检验自己;二是要借此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2005年,“青歌赛”在全国进行选拔,李东海当时不仅参加了辽宁赛区的比赛,还参加了北京部分赛区的选拔。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北京电视台的选拔比赛。那时参赛者中高手如云,包括各部队文艺团体内部选拔中,没有进入前三名的选手,也都来北京电
视台重新参赛。当时李东海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进入第二轮比赛。出乎预料的是他竟然进入了决赛,而且当时就两名男演员进入决赛,除了他还有一名男演员是青年歌唱家王宏伟的师弟。与此同时,他还参加了“全总”的选拔比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认为最有把握和希望入选的比赛,却以一名之差落选。返程的途中,正当他情绪低落时,接到了一通改变他命运的电话,这个电话就是当时国家民委主管选拔青歌赛选手的负责人打来的。这位负责人曾是李东海参加北京电视台的选拔比赛时的评委,李东海的演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希望李东海去“国家民委赛区”参赛。李东海不负厚望,获得了该赛区的第一名,最终以国家民委代表队选手的身份进入了“青歌赛”。
くるり那一年的青歌赛是职业组和非职业组一起比赛,全国包括省直机关在内,一共77支代表队。可以说,那届“青歌赛”的竞争相当激烈。但李东海和他的队友不仅进入了团体决赛中,而且还取得了前20名的好成绩。而在那之前,国家民委已经22年没有选手进入青歌赛决赛。为了比赛,李东海每天坚持练习千里之外简谱
四个小时,整天琢磨比赛的歌曲应该如何处理。在距“青歌赛”决赛倒计时10天的时候,他吃饭喝水时把嗓子烫出了一个大泡,但他仍然坚持练习了2天,没想到嗓子突然失声了一周。面对当时的突发状况,他开始焦虑、失眠,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好在比赛的前一天他又能发声了。当时,他心里极为矛盾与纠结。面对人生难得的机遇,他不能选择放弃,因为进入决赛之前他已经参加至少六轮筛选了。可是坚持比赛,他又怕发挥时常,而且比赛当天是电视台在全国同步直播,他又不能向观众解释嗓子出现了状况。但当他走上了舞台后,他突然放下了一切顾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演唱中去,没想到发挥得相当稳定!
通过这次比赛,李东海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在一起交流,彼此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
提升。于此同时,很多声乐届的专家认识了他,还有很多观众成了他的粉丝。赛后,他参加团里演出的时候,总有观众他合影,和他探讨歌唱技巧,直到现在还有那时的余温。因为“青歌赛”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太大了,直到现在一些知名的艺术家都是在“青歌赛”上脱颖而出的,如雷佳、王丽达、王宏伟、蔡国庆等。
2010年,李东海获得了辽宁省第三届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金奖。因为“金钟奖”声乐比赛是音协和文联共同举办的,所以参赛选手是由音乐学院的老师,前进歌舞团的声乐演员等一批有实力的歌者构成。与以往比赛不同,该比赛要求参赛者清唱。这对习惯了手持麦克,有伴奏演唱的职业演员来说相当不适应,而且这个比赛只有第一名能获得“金钟奖”,所以当李东海获得来自各单位专业评委的认可,摘得如此权威比赛的桂冠后,受到很大的鼓舞,有了第二次的自信。
之后,他又相继获得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文化艺术政府“文华奖”优秀表演奖,CCTV中国民歌大会“优秀选手”等荣誉,在大家的夸赞声中,他也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出现了演唱技巧和演唱方法止步不前的状态。每逢重要场合演出时,他总想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如果发挥不好,他就认为是自己练
习得不够,仍然按照他以前学到的演唱方法去练习,因而逐渐走入了误区。后来,他逐渐认识到不能太看中名利,获过的奖项只证明了当时的实力,不能代表现在的实力。艺术很残酷,只要你不去练习,就会止步不前甚至退步。为了自己喜欢的职业,他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在李东海的成长道路上,离不开歌唱家阎维文的教导和帮助。阎维文不但是李东海儿时的偶像,如今更是他生活和事业上的导师。2014年12月,阎老师举办“第一届阎维文民族声乐大师班”,李东海踊跃报名参加并成功入选。李东海从小是听着阎维文的歌长大的,他不由自主地崇拜阎老师。阎老师又是个特别严肃、严谨的人,因此李东海与阎老师之间的一直存在着距离感。但阎老师逐渐熟悉他后,李东海发现阎维文在生活上是位心思细腻、随和的老师,渐渐地也敢于和阎老师更多的探讨声乐艺术。学习结束时,李东海还获得了全班仅有5名“优秀学员”
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