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2022·3
江定仙(1912—2000)是我国当代著名作
曲家、音乐教育家,1912年生于武汉,1928年
始读于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后在上海美术专科
甄子丹老婆多少岁学校音乐系学习音乐,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
专科学校,师从查哈罗夫、黄自等先生系统学习
钢琴和作曲,至1934年毕业,为他的音乐生涯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定仙抗战时期曾在重庆青
木关国立音乐院任教,1949年后一直任教于中央
音乐学院,任作曲系主任、教授,1961年被任命
长江七号爱地球歌词
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982年退居二线。在长
达60年的创作与教学生涯中,他不仅创作了为
数众多的优秀作品,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
我国作曲和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
如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所说:“江定仙先生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第二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可说是我国高等专业音乐学校自己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中的一位重要成员;同时他又是我院作曲系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从教时间最长、学生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位作曲教授,为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①江定仙生于进步知识分子家庭,他父亲参加过辛亥革命,与
董必武、陈潭秋等人是同学和挚友。江定仙很早就受家庭和老师的影响,奠定了爱国情怀的思想基础。对此,江定仙本人也曾说过:“由于家庭以及与革命党人的关系,我幼年时就在心底埋下了同情革命的种子。”②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早年的经历有
自古美女爱英雄① 王次炤:《春雨集:江定仙音乐研究文论选·前言》,载中央音乐学院 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春雨集:江定仙音乐研究文论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前言”第I 页。
② 江定仙:《悠悠往事堪自慰——江定仙自传》,载中央音乐学院 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春雨集:江定仙音乐研究文论选》,第6页。
音乐史学0392022·3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在儿童和少年时期耳濡目染和革命党人的关系,创作倾向很早就在心中扎下了根。江定仙在作曲方面的爱国热情,则是受恩师黄自先生的影响而点燃。江定仙跟随黄自学习了和声、高级和声、对位法、赋格、曲体、乐器法、配器法等十多门专业课程,深受黄自先生影响,并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之一。江定仙十分尊重恩师黄自,他曾说过:“黄自的声乐作品《九·一八》、《花非花》、《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我在做学生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它们曲调简明,意味深厚。这种深入浅出的风格,是艺术成熟的表现,很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借古喻今的清唱剧《长恨歌》在音专初演时,
我和同学们都深受启发。特别是其中的《渔阳鼙鼓动地来》和《山在虚无缥缈间》两段,是他的爱国
主义思想和民族风格创作成功的尝试,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例。”①爱国热忱是贯穿江定仙一生的高度自觉,也是融入他血脉之中的创作意识。江定仙创作《喇叭响了》这首充满战斗意志的抗日歌曲时,才19岁,刚刚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不久,走上作曲的专业学习道路时间不长。而到20世纪90年代,江定仙创作出《我心爱的祖国》,他的爱国歌曲创作已持续了60多年。从这个角度看,爱国思想是萦绕在江定仙一生之中的崇高情怀,爱国情感是发自他内心深处并且贯穿一生的基本调。一、歌曲分类江定仙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题材歌曲。从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他创作了许多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以抗日救亡、抗美援朝、赞颂祖国为题材的爱国歌曲,成为20世纪中国乐坛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
江定仙的声乐作品主要集中在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出版的《江定仙声乐作品选》②中,从数量方面看,该书上、下两册共收录歌曲98首,其中原创歌曲86首,另外12首是为民歌配钢琴伴奏的编配作品。其中47首为爱国主义题材歌曲,占全部原创歌曲的55%,可见,爱国题材的歌曲在江定仙的创作作品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爱国题材歌曲大致可分为战斗性极强的战歌、深情歌唱祖国的赞歌和热情洋溢的建设歌曲等几个类别。
(一)抗击外敌歌曲
在江定仙的爱国题材歌曲中,反映抗日救亡、抗美援朝、反抗殖民主义、反抗军阀等这类战斗性极强的歌曲占有很大的比重。身处战乱之
纯真年代伴奏
中的江定仙,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战歌,这些歌曲感召着中华儿女在祖国危亡之际为民族生存而战。
这类歌曲可以再分为以下3个类别。1.抗日救亡歌曲
这类歌曲共有21首,包括独唱歌曲15首:《喇叭响了》(廖辅叔词)、《打杀汉奸》(胡然词)、《在死线上(廖辅叔词)、《万里长城》(廖辅叔词)、《抗敌》(亢心栽词)、《流浪之歌》(怒吼歌咏团留汉
同仁集体词)、《抗战女工》(安娥词)、《蒙汉青
年联合抗敌进行曲》(阳翰笙词)、《国殇》(卢前
词)、《碧血》(卢前词)、《爸爸出征我看家》(江伯素词)、《“七七”纪念歌》(常任侠词)、《平等① 江定仙:《悠悠往事堪自慰——江定仙自传》,载中央音乐学院 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春雨集:江定仙音乐研究文论选》,第7~8页。
② 已出版的江定仙歌曲集还有《江定仙歌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出版)、《江定仙作品选》(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特刊,包含部分声乐作品)等。而以《江定仙声乐作品选》这一版本所收曲目最多,该书经江定仙晚年整理,1992年曾由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刊印,2012年正式出版,由江桥
编辑,分为上、下两册,下册集中增补了39首作品,涵盖了江定仙保存下来的绝大部分声乐作品,本文谱例及统计数据等均以这个选本为据。
0402022·3
颂》(段天炯词)、《牧羊女儿歌》(阳翰笙词)、《胜
利进行曲》(杨荫浏词);轮唱歌曲1首:《募寒衣》
(曾羽嘉词);合唱歌曲有5首:《在死线上》(廖
辅叔词)、《焦土抗战》(又名《抗战到底》)(胡
然词)、《为了祖国的缘故》(田间词)、《抗日合唱》
(光未然词)、《胜利赞》(陈曙风词)。
这批歌曲最早的一首是创作于1931年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喇叭响了》,当时是江定
仙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次年,年仅19岁。
面对国难,为“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慷慨战死”
的歌词谱曲,用号角般的坚定音调发出愤怒的呼
喊,吹响战斗的号角。
其他十几首主要创作于抗日战争爆发时期。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八一三”
淞沪会战爆发,江定仙时年25岁。作为切身经
历过战争伤痛的热血青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
头,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江定仙义愤填膺、热
血沸腾,创作出《打杀汉奸》《在死线上》《抗敌》
《焦土抗战》等一大批鼓舞人心的抗战歌曲,爱
国情怀、民族大义得到充分体现。
红烛赞歌2.抗美援朝歌曲
这类歌曲创作于抗美援朝时期,包括《行动
起来,抗美援朝!》(柯洛敏词)、《和平示威》(放
平词)、《打谷歌》(傅仇、赵时碧原词,王静如增改)
等3首作品,反映支援朝鲜、抗击美国入侵、保
家卫国的爱国热情。
3.反帝反军阀歌曲
这类歌曲有《新中华进行曲》(贺绿汀词)
和《亚、非、拉美人民团结起来》(肖三词)等2
首。《新中华进行曲》创作于1936年,是电影《生
死同心》的主题歌,由贺绿汀作词并邀请江定仙
作曲,反映打倒军阀统治、结束混乱、渴望祖国
和平的爱国之情。《亚、非、拉美人民团结起来》
由肖三作词,歌词发表于《人民文学》1963年5
月号,江定仙为之谱曲,歌曲篇幅长大、气势恢
宏,针对当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非洲、
黄奕聂远
拉丁美洲等地区发动的入侵、、屠杀和殖民统治,号召伟大的亚非拉广大人民团结起来,点起革命的火把,和敌人作决死的搏斗!(二)赞美祖国歌曲赞美祖国、歌颂英雄的歌曲一共12首,在江定仙的爱国题材歌曲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赞美祖国的歌曲直抒胸臆,直接反映出他的爱国热情;歌颂英雄、缅怀先烈的歌曲则通过赞颂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物,同样抒发出内在的爱国之情。这类歌曲包括独唱:《我心爱的祖国》(李霁野词)、《万岁我们伟大的祖国》(佚名词)、《解放区》(王希坚词)、《采桑子》(选自《清明诗抄》)、《亲爱》(廖辅叔词)、《萤火虫》(廖辅叔词)、《新儿童》(邢汉颐词)、《小英雄》(尚宝仁词);四部合唱:《前进的祖国似航船》(陆原词)、《朝着社会主义大道前进》(米斗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词);二部合唱:《曙光》 (黄任芳词)。(三)建设祖国歌曲江定仙的爱国歌曲还表现在他对祖国建设事业的热情讴歌。他创作了不少支持祖国建设、促进生产的歌曲,也是他爱国思想的体现。这类歌曲包括《翻身搞生产》(曹振华词)、《庆祝土改大胜利》(路萌、海林词)、《土地回家》(刘棣之词)、《千年怒火烧起来》(周奋词)、《农歌》(韦翰章词)、《食为民天》(佚名词)、《在新建设的城市里》(四部合唱)(放平词)、《大庆之歌》(孙新世词)(重唱)等作品,共8首。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过战争磨难的江定仙,对于祖国的新面貌尤为欢欣,因此赞颂祖国的歌曲也成为江定仙后期创作的重点。1949年后的江定仙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这一时期在教学工作之余,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音乐创作。这类歌曲的创作时间横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创作手法也更加成熟。
音乐史学0412022·3
二、创作特点
江定仙的爱国题材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是时代的风云际会与个人爱国情怀的有机结合,
其抗战救国题材歌曲创作大多坚定深沉,而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赞颂祖国题材的歌曲中,
他的音乐语汇变得较为柔软,将对美好中国的赞
美和期盼娓娓道来;抗美援朝题材歌曲又以坚定
昂扬的音调,体现出江定仙心系祖国安危的爱国
主义情怀。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江定仙的爱国题
材歌曲创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鲜明的时代性
自1840年战争以来,祖国在西方列强
坚船利炮的摧残下饱受磨难,在割地赔款中开启
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历史。作为旧中国苦难历史的
亲历者、见证人,当“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
年轻的江定仙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谱写了斗志昂扬
的抗日救亡战歌《喇叭响了》,发表在当年的校
刊上,还付诸具体行动,随导师黄自先生到上
海浦东宣传抗日,并为东北义勇军募捐,①又于
1933年参加了“鼓舞敌忾音乐会”,②用音乐作武
器,投身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抗争之中。
在“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八一三”
淞沪会战爆发的民族危亡之机,25岁的江定仙无
法压抑自己的爱国情感,迸发出强烈的创作激情,
短短几年就创作了《打杀汉奸》《在死线上》《焦
土抗战》等19首抗日救亡歌曲。此后,抗美援朝、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江
定仙都有不少爱国题材的歌曲问世,可以说和国
家同呼吸、共命运,用作品见证了我们伟大的祖
国从苦难深重的旧社会走出来、站起来的发展历
程。从这个角度看,江定仙的爱国题材的歌曲中有中国革命历史的身影,堪称史诗性的艺术作品。(二)形式的多样性作为一位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作曲家,江定仙的爱国题材歌曲创作具有高度的专业水准,其创作形式也体现出多样化。在上述他的47首爱国题材的歌曲之中,有四部合唱10首、二部合唱2首、重唱歌曲1首、轮唱1首,其余为独唱歌曲;亲自配钢琴伴奏谱的达31首。其中篇幅较为长大、结构较为复杂的大型作品有《我心爱的祖国》《为了祖国的缘故》《在新建的城市里》 《曙光》《抗日合唱》《和平示威》《亚非拉美人民团结起来》等7部,体现出专业作曲家高度的艺术水准。从整体上看,江定仙作品的音乐带有较为明显的学院派特征,风格偏向于抒情之中的戏剧性彩。正如他的学生孟文涛先生所分析的那样,因为“艺高”造成的演唱难度较大,从而出现某种程度的“和寡”,因而也受到一定的冷遇,使歌曲传唱受到一定的影响。江定仙在爱国主义歌曲的创作方面做到了“因歌而异、因技而异、因时而异”。用多样化的作曲技法将不同微观主题的歌曲内容进行“熔炼”,促进大众觉醒,点燃革命斗志。《打杀汉奸》是江定仙创作的第一首抗战歌曲,完成于“七七事变”当月。作品采用带有再现部的单三部曲式,全曲23个小节,短小精悍,表达出作者对汉奸、卖国贼的痛恨。这首作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力求能够快速在全社会传唱普及,以达到良好的抗战宣传效果,音域控制在十度之间,对普通众而言,易于传唱,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如谱例1所示,这首歌开门见山,直入主题,① 黄祖禧:《音乐岁月——江定仙教授的音乐生涯》,载中央音乐学院 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春雨集:江定仙音乐研究文论选》,第363页。
② 江桥、黄旭东:《江定仙年谱初编》,载中央音乐学院 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编:《春雨集:江定仙音乐研究文论选》,第456
页。
0422022·3一开始就直接唱出“打杀汉奸”。中段揭露“大
汉奸”“小汉奸”“中汉奸”“准汉奸”四类汉奸
的罪行,尾部音乐再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铿锵有力的节奏,具有很强的鼓舞人心效果。
《流浪之歌》是江定仙有感于“八一三”淞沪
会战的惨烈景象所创作的一首独唱作品,发表于
1938年1月出版的《战歌》刊物上。这首作品的
风格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方式,与同一时期面世的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和《故乡》等作品在艺术
特征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品由两个段落组成,
其中的第一段落采用了小调旋律音阶,描绘出战
争阴霾笼罩下的妻离子散、满目疮痍。在刻画歌
词中的“故乡”时,作曲家采用了一唱三叹的方式,
长短句结合的节奏变化打破了原本规整的行进方
式,随音程的下行跳进,诠释出浓烈的忧伤和压
抑之感。在前半段如泣如诉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
达后,音乐彩逐渐转变为大调式明亮之感,节
奏也变得简约整齐。抗战歌曲中典型的进行曲风格被巧妙植入,有一种化悲痛为力量的感人效果。(三)中西融合的探索性伍雍谊先生在分析江定仙的歌曲创作时曾归纳出“着力塑造歌曲的灵魂——旋律”“生辉的绿叶——钢琴伴奏”“续密的和声手法”“巧用调性对比”“增添艺术情越的复调写作”等5个创作特①。在谈到音乐创作时,江定仙本人也曾说过:“在手法上要精炼、得体。所谓‘精炼’,就是每一个音符都要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所谓‘得体’,就是不论你用什么方法写,都要在内容、风俗、题材、音调等方面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不论乐曲的大小和难易。”②江定仙在调式调性的运用方面驾轻就熟,能够根据创作思维择选最佳的搭配,并灵活游弋于中西方调式彩之中。在梳理江定仙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歌曲作品时不难发现,包括欧洲传统大小调和
谱例1 《打杀汉奸》
(片段)① 伍雍谊:《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的乐章——学习江定仙先生的声乐作品的心得》,《音乐研究》1993年第3期,第3~11页。
② 江定仙:《我是怎样编配〈康定情歌〉的》,《人民音乐》2020年第3期,第25页。该文写于198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