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别用你的残忍折磨我
来源:《神州》2011年第23期
ring ring ring        摘要:钢琴音域宽广,音丰富,表现力强,既可独奏、合奏,也可伴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钢琴乐曲的欣赏能使人获得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本文针对著名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赏析,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钢琴乐曲 赏析
       
牡丹忧
        《献给爱丽丝》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原名《献给特蕾泽》。但是对贝多芬稍有了解的人多半会觉得这首曲子和他的其他作品大异其趣。很难想象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精神巨人会写下如此柔美的小曲。应该说,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但有些器乐小品同他的那些大手笔相比,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样给东京不太热 在线播放
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对这首曲子是有两种理解.一种说曲子的主题和动机,是描写少女的形象; 另一种是认为曲子的主题表达的是Beethoven本人的爱意。其实,这两种说法本质上是不矛盾的。
        1、《献给爱丽丝》背景与来源
        1867年,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Beethoven的学生Therese Malfatti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这曲子很明显是提献Therese的,但在手稿上有作者的手迹写道:“为爱丽丝而作,1810年4月27日,贝多芬”.随后,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For Elise而不是Fortherese.从此,人们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却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他一直在不懈地追求爱情,盼望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关于贝多芬有很多浪漫的故事流传。《致爱丽丝》就包含了这样故事:当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带过一个名叫特蕾泽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于是写下了一首钢琴小品送给这位学生,并在乐谱上题了"献给特蕾泽"。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贝多芬逝世后,直到40年以后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的撰记,在整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个手稿,但在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这个乐谱发表时,却把"特蕾泽"写为"爱丽丝"
妈妈的娜鲁娃歌词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