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当景点简介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境内的旱平川,一望无垠,良田万顷,特产丰富,是平川区的地理中心和工农业重心。平川区,其名就源自旱平川。旱平川东北耸立着一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尖山,海拔2442米,位于祁连山与陇山衔接之处。尖山所在的山脉古名喀拉山或蓝山,古属昆仑山支脉。尖山西北部一脉,绵延起伏,向西直抵黄河岸边的黄湾,道家名观北武当就矗立在黄河岩上的山巅。
听雨北武当耸立于黄河东岸,山体雄浑壮阔,山上庙宇气势恢弘。黄河蜿蜒于北武当山下,再入红山峡的崇山峻岭西北流去。登北武当山四望,高山远远环围,此山独秀其中,万座山头环抱簇拥,起伏重叠,若大海奔涌,似无数蛟龙游戏其间。
东方之珠伴奏
自古至今,传说中北武当山是一方风水宝地。
普通人生相传,真武大帝修成正果于东方苍山之间,玉帝使镇北方,总摄玄武,即坐镇显圣于北武当山。北武当山山体西面有两条石脊伸向黄河,一似天关,一似地轴,竞与道教神话中的玄武大帝龟蛇图腾相合;山南断崖,极似玄武修行功成时的飞身崖,崖下有五龙阁,是唐时依玄武羽化时乘龙升天的神话而建。
北武当庙宇的历史十分悠久,西汉太初年间在今北武当
山上出现了祠观,观名苟祯祠,距今已有两千一百余年的历史。古代的北武当山,是道教著名的修行胜
地,有人正果,有人修得高深道行之后云游中原,传道授徙,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上马治军下马治国的杰出人才,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北武当道观名的演变与历代皇帝息息相关,宋真宗赵恒亲笔题封鹯阴真武为武当山,是皇家将武当山名用于道观的开始但在明代兴建太和山后,嘉靖帝将武当山名用于太和山,将故鹯阴地道观名为北武当。观名的变换告诉人们,这里的山川风水,曾牵动着历代皇室神经。
与北武当山遥遥相应的塔儿山矗立于黄河西岸,河岸陡峭壁立,晋代修行者开凿的洞窟排列在石壁半空,石壁上存留的清代摩崖石刻,向人们诉说着古渡口道观的变迁风云。塔儿山上,唐代所建七星塔基犹存;塔儿山下就是史书上有名的古渡口汉代鹯阴口,幽深曲折的车道沟就是渡口通往景泰直至河西走廊的古丝绸之路干道。
阴口北宋末年修有索桥,西夏时名为迭烈逊渡口,民国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叫安宁渡口,数千年间一直是中原通往河西的丝绸之路主要渡口。这条丝路古道自陕西而来,入陇东经固原南部往西,过打拉池,到旱平川西沿的北武当山下,渡过黄河直往河西,这座历史悠久的渡口不愧是古丝绸之路要津,史书上列为“边防要路”,军事位置十分重要。
aggressive michael
北武当山雄踞于丝路重镇,在这条古道上,在这座渡口上,数千年间,无数兵将车马、商旅游客,以及西域各国的使节臣民络绎不绝,冠盖相望。
万茜个人资料简介图片
战国、秦直至西汉初年,北武当山周围的这片土地一直属北地郡辖,地名以黄河渡口名为漠口。西汉时,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西征匈奴,大军就是从漠口西渡远征,之后析北地郡置郡,在今北武当山下的漠口置鹯阴县,鹯阴县属郡辖,东汉时徙置于旱平川,改名鹯阴,晋后又复名阴。十六国时,前秦灭前凉后在鹯阴县地置平凉郡,南北朝时西魏又置会州。隋唐时,北武当山下是朝廷军马饲牧之地,设有牧马官员衙署,同时也设有专司与陲外来往的官员署驿。北宋末年,此地是西夏、金与宋拉锯地带。西夏占领后,在此地筑城设防,城名迭烈逊。
自西汉以来,北武当所在地就发生过许多重大军事事件,霍去病,秦琼、敬德、李靖、薛仁贵以及清皇子胤禵等历史人物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声名或足迹。史书记载,自汉至明,历代西域少数民族进扰内地,大都在冬季冰封黄河后从北武当山下的渡口发起进攻。北武当的黄河两岸,有多处以军事名称命名的村名地名。明代,这里更凸显其军事防线的重要,黄河西岸活动着剽悍的游牧民族,以黄河为界屏,或空袭进攻内地,或急速退守西地,使河东生民经常受其侵扰,明王朝在渡口添造八艘大船,设置巡检司,并数筑迭烈
张国立和邓婕有孩子吗逊城防守。
北武当山的古墓葬,也称黄湾古墓葬,是白银市平川区文物保护单位。黄湾古墓葬,自汉代至明代延续近两千年。这里埋葬着战死疆场的将士,也埋葬着平民,有西域民族战士的骨骸,更有一些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墓葬。
2010年6月,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再一次在北武当山树立起“文物保护单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