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音乐学专业
中国音乐史
一、名词解释张杰他不爱我
1,古琴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它是一首大型的琵琶舞曲,描写了刘邦和项羽垓下之战的故事,音乐把战前,战中给战后表达的淋漓尽致,其音乐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在表演中大量运用扫拂技巧。
2、乐记:他是先秦时期儒家美学著作原书 23篇,有 11篇编入礼记乐记中,论述了音乐起源于心,人对外物感知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并借助声音或者动作诸于外。这一理论阐明了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提出音乐的审美本质、审美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智乐以致心”肯定音乐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同时强调音乐对人的关系,发挥治民的社会作用。
3、变文:他是唐代寺院用于宣传宗教佛法的一种说唱形式,起名称来源于佛教语汇,佛教中转换旧形称为变,佛教在宣讲教义式为了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易懂,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宣讲,这种方式称之为俗讲,所用的讲唱本子叫变文,变文是一种散文和韵文更替出现的表演方式,表演者先用散文来讲述一遍故事内容之后,用韵文的形式演唱一遍。变为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以讲说佛经故事,二是讲说民间故事。
4、梅花三弄:这是一首古琴曲,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记载,曾是晋朝一首笛子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又因音乐中变奏三次,故称为三弄。
5,唱论:他是元代燕南芝庵所著的一本关于戏剧中歌唱技巧的一本著作,其中包含音乐术语,歌唱中的呼吸,咬字吐字等,从理论上反映了歌曲题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这为我国声乐歌唱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歌唱方法。
6、弦索普:它是记录弦索调的曲谱,弦索调是用三弦和琵琶伴奏的一种歌唱的曲调,歌词中包含有杂剧歌词歌散曲歌词民间小戏歌词小曲歌词等。现存的线索谱有两种,清朝汤斯质、顾峻德传谱的太古传宗,另一个是沈园作曲的《北西厢弦索普》。
7、学堂乐歌:它是从清末康有为梁启超的百日维新开始的,在新式学堂中开设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称为学堂乐歌
8、福建南音:又称南音、南曲、南乐、南管,是流行于泉州闽南一带的器乐合奏音乐,其音乐结构分为指、曲、谱,它起源于唐朝,形成于宋朝被誉为中国音乐市场的活化石。
9、何满子:是唐代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歌者,在唐代,有一首著名的舞曲叫何满子,是以歌者何满子而得名的。
10、黄翔鹏:他生于 1927年,卒于 1997年,他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音乐史和中国传统音乐两大领域,他编写了《音乐论从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问题》,为中国音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11、十二律:是周朝逐渐形成的完整的 12个半音结构,其律名有黄钟、大吕、太蔟、夹钟、姑冼、钟吕、蕤宾、林钟、夷则、南侣、无射、应钟,单数的六个律名为六律为阳律,双数的六个律名称之为六吕或六同,12个半音可称之为律吕。
12、曾侯乙墓:他是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古墓,是中国一个姓乙的侯爵的墓。因墓中有一套完整的编钟,钟体上刻有曾侯乙而得名。
13、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兴盛于汉武帝时期,主要的任务是采集和整理民歌加工,改编创作填写歌词研究,理论演唱和演奏。
14、前三代的五声音节:是指夏朝,商朝,周朝的乐律体系,夏商时期因为生产力低下,乐器也是以石质打击乐器为主,但在定音方面,已经出现了绝对音高的观念,五声音节为宫商角徵羽。周朝时期已经出现 12律和七声音节,12律(见上面),七声音阶为宫商角藢羽变宫和变徵。
15、勾栏:它是宋代民间艺人表演的场所,称为勾栏。
16、曲子词:它是宋代文人或词人为曲子所创作的歌词,其创作突破了七言五言的律诗绝句的旧有成规获得一种新的诗歌表达形式,如减字、偷声、摊破、犯调等。
17、李延年:他是汉代乐府的领导人,主要工作是收录和记载全国各地的民歌,改编旧曲调创作新歌词等。
18、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剧家和理论家,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世界喜剧大师。他曾在自己的戏曲中加入戏剧表演从而令戏剧耳目一新,改变了当时重戏曲,轻戏剧的思想,同时还为戏剧表演加入宾白,让戏剧更具表现性。代表作品《奈何天》《比目鱼》《蜇中楼》《美人香》等,理论方面著有《闲情偶寄》讲述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个方面共有 234个小题,其中词曲讲述戏剧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演习讲述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这是李渔在总结前人的戏剧理论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一套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是集古典戏剧之大成之作,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参军戏:出现于东晋时期的一种俗乐形式,由优令变化而来,曾令优人扮演参军另一个人戏弄参军所表演的滑稽戏。
今生欠你个拥抱20、乐府传声:这是一部戏曲声乐论著其理论思想传承魏良辅《曲律》和沈宠绥《弦索辨讹》《度曲须知》等诸家之说,做出更为深入而又全面的阐发。全书有 35款,其中,渊流讲述的曲的起源和
南北曲的流变,对戏曲声腔做了简略的描述,《元曲家》则讲述了曲与诗词的不同,提出因人而施口吻相似的戏曲本之说,关于戏曲演唱问题的阐述,本著作中,从字、腔、板、情四个方面进行讲解,该著作既有实践价值,有具有理论价值的声乐论著,其中字音的识别,口法的掌握和四声唱法至今依然有参考价值。
21、琴史:是指中国传统琴曲专用乐谱,唐代以前用文字记指位和弦位称为文字谱,唐代的曹柔创立减字谱,现最早的琴史专著是宋代朱长文编辑《七弦琴史》。其内容将历史琴曲资料汇集和整理,按一定的体例编辑成书是研究琴史的主要著作。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22、皮黄腔:他是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戏曲唱腔,该声腔兴起于安徽,湖北一带,清代流传于我国南北各地,音乐结构属于板腔变化体,从风格上看,西皮唱腔刚劲有力、音程跳动较大,节奏形式多样、声腔高亢的特点,二黄流畅平和节奏稳定,具有端庄凝重的特点。
23、梆子腔:他又称为乱弹,因演唱时用硬木制成的梆子来伴奏而得名,俗称桄桄乱弹,梆子腔是我国最早板腔变化结构的声腔,具有高亢、激越等特点
24、李叔同: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同时,还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回国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传播学堂乐歌,1918年出家为僧法号弘一,一生在美术、音乐、诗词、戏剧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他创作的学堂乐歌大都是咏物、写景的抒情
歌曲,词文优美富有意境和韵味。代表作品《送别》、《春游》、《西湖》。
25、沈心工:他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传播学堂乐歌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男儿第一志气高》、《革命军》、《竹马》、《黄河》等。
26、马可:他一直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校任教代表作品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夫妻识字》管弦乐《陕北组曲》及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
27、安波:山东牟平人曾在延安鲁艺学习,后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等等代表作品《兄妹开荒》、《秦腔音乐》。
28、李劫夫:他是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红革命区作曲家之一,曾在延安鲁艺工作,代表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二小放牛郎》,《忘不了》、《沁园春雪》。
29、陈歌辛:他是一名国统区作曲家,曾受到西方音乐教育他的作品中西方音乐元素较多,也为中西文化的融合作出贡献,同时还创作了许多当时的流行音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代表作品有《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凤凰于飞》。
30、黎锦光:他是中国流行音乐开拓者,被誉为歌王。代表作品有《夜来香》《五月的风》《四季》《相思》,其音乐作品广为流传,还有很多作品被翻译成外文所传唱。
31、宋扬:他是国统区的一位作曲家,曾创作大量带讽刺意味的音乐作品,无情的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表达了对民主自由社会的向往,代表作品《古怪歌》。
32、陆华柏: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跟随贺绿汀、陈田鹤、谬天瑞、陈啸空学习作曲技术,后任华中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其代表作品《故乡》、《感旧》,合唱曲《抵抗》、《垦荒歌》等,理论作品有《和声与对位》、《应用对位法》等。
33、舒模:是我国音乐家、戏剧家。曾在抗敌演剧四队创作演出,创作讽刺歌曲《你这个坏东西》《大家唱》《跌倒算什么》等作品。
34、江文也:是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台湾籍作曲家,他少年时曾到日本读书,在课余时间学习声乐和作曲,在作曲方面受到齐尔品关于运用 20世纪作曲技法来创作民族音乐的创作思想的影响,成为当时日本较有名气的中国作家,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台湾舞曲》;钢琴曲《北京素描》、《16首断章》;独唱曲《台湾山地同胞歌》,1938年回国定居于北京,创作了管弦乐作品《孔庙大成乐章》;交响诗《汨罗沉流》;钢琴曲《北京万华集》;钢琴组曲《乡土节令诗》等作品。
35、谭晓麟:是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演奏家,他原籍广东,生于上海,自幼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先后在欧柏林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并受到 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理论家小提琴演奏家欣德米特的亲授,1946年回国,在上海国立音乐院任教。他将 20世纪新古典乐派作曲技法
与中国民族音乐进行融合创作,并取得较大突破。其代表作品《弦乐三重奏》浪漫曲《小提琴和中音提琴二重奏》。
36、百戏:这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及歌、舞、器乐、杂技等综合表演的一种形式。作品有《大面》、《钵头》、《踏摇娘》。
创造营2020最新排名37、法曲: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佛教法会上诵唱佛法而得名,法曲吸收了汉族传统音乐、道教音乐及外来音乐之精化,曾在唐代燕乐中据有很高的地位。
38、游击队歌: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众歌曲,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在 1937年创作。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赋予弹性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行进感觉又表达了游击队员巧妙灵活的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形象。
39、华彦钧:又名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跟父亲学习鼓,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特别是对二胡,琵琶演奏有着精湛的技巧。在创作中,他善于运用民间曲调结合技法和力度的变化,细致的表达了饱尝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和悲怆的心情,如《二泉映月》,另外,还有《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40、刘天华:中国近代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江苏江阴人,他一生为改进国乐而奋斗,他将小提琴中
张娅姝
的揉弦等技法用到二胡演奏中,大大改进了二胡的表现性,并将以独奏搬上舞台;作曲创作方面,他把西洋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相融合,把琶音和旋、近关系转调运用其中,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性,如《光明行》;运用变奏曲式结构创作的作品,如《炷影摇红》;自然音与变化音的并用所创作的作品如《悲歌》。刘先生还在教学中创编练习曲以便用于教学中,例如《南胡练习曲》,改变了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法,创编国乐改进社刊物《音乐杂志》为音乐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
41、麦新:原名孙培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加入歌曲研究会,向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1937年参加上歌咏战时服务团,成为该团领导者之一,并开始用音乐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代表作品《大刀进行曲》、《马儿真正好》、《九一八纪念歌》。
42、黄河大合唱:这是冼星海在延安时创作的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该作品以黄河为背景采用地方民歌曲调为素材,结合朗诵、领唱、合唱等要素运用西方作曲手法进行创作的作品,全曲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43、李芳园:是清明时期琵琶演奏家,曾编有《南北派 13套大曲琵琶新谱》,为琵琶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e-girls
44、李龟年:曾是唐代乐师,善于歌唱,演奏羯鼓、筚篥。唐玄宗时共职于梨园。代表作品《渭川曲》。
45、李国权:又名李国荃,是中国指挥家、小提琴家。曾改编古筝曲渔舟唱晚为小提琴曲,编写管弦乐作品《金蛇狂舞》独奏重奏曲《秋收》、《小放牛》等,曾担任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的指挥,为中国管弦乐队建设和歌剧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