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音乐诠释及演唱
作者: 贾  鼐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
    一、教堂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宗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之一,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物质生活的各个层面息息相关,宗教活动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激发社会精神需求的作用。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而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神论宗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在不断的历史进程中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教堂音乐即源于基督教的礼拜仪式。在西方文化中,宗教信仰的兴起总是密切影响着艺术创作的兴盛。教堂音乐即源于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热情和需要。
    在早期,基督教曾以犹太教音乐为主进行《诗篇》咏唱;2世纪后,基督教迅速传至地中海周围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以颂调为主要形式的礼仪歌唱音乐;中世纪以后,宗教音乐占据了统治地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改进了教会音乐,形成了优美、简朴的格里高利圣咏。教会逐渐认识到音乐对于信仰的作用;10世纪出现了复调音乐,多声部重唱、合唱,后出现无伴奏合唱赞美诗;16世纪,宗教改革对教会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新教提倡用民族语言来唱赞美诗,使教堂音乐从10
00多年来由教士独占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并且摆脱了拉丁音乐的节律;17世纪逐渐进入到巴洛克鼎盛时期,也是教堂音乐发展的繁盛期。由于西欧新教的音乐家受到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进而发展了清唱剧、神曲、康塔塔、受难曲等新的音乐体裁,题材多取自圣经。代表作有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等,以耶稣受难为题材的神曲为受难曲,最有名气的作品则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近代,由于新教教会派系林立,并受不同地区文化影响,普遍带有明显的时代和地方特,其音乐旋律则更接近流行音乐。
    15世纪以前,教堂音乐主要服务于宗教的教义,它是以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灌以抽象的信念予以具象呈现,在这一过程中,心灵活动的动力来自于信仰以及对神圣的祈望。随着灵魂的释放,心灵语言得以倾诉。在早期宗教音乐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于神灵的崇拜。在罗马时期所呈现的音乐手段是以隐晦、严肃、敬畏为主,而哥特晚期风格则是以清亮空灵的歌声唱出神圣和庄严。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很多作曲家都选择一种充满英雄气息的表达方式来创作弥撒曲。而巴洛克时期,这种英雄崇拜已然十分清晰,在巴赫、亨德尔等作曲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听到信仰的崇高壮丽。通过较为积极的动态表达方式,呈现苦难、矛盾、冲突以及斗争,最后是极其华丽的崇高。在古典时期的作品风格中,也继承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以各声部不同速度的交叠,复杂的和声和不方整的结构等方式去体现。
    15世纪以后,音乐除了服务于宗教,也流通于民间。“游吟诗人”的音乐旋律偶尔也会被教会所采用。人文主义的兴起,新思潮的涌动也削弱了宗教音乐的统治地位。个人对于生命觉醒的步伐也充斥
着固有思想的统治。一部分城市居民和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当下生存问题而抛却了对来世的憧憬;宗教改革带给人们新的希望,也直接影响了教会音乐的创作,使音乐走向民间。同时,尼德兰乐派的兴起及15世纪欧洲宫廷权利和财力的扩大,也影响了宗教音乐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又进一步推动了音乐创作及流传。这一切都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繁荣,使得这时期的音乐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模式。进入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更富于感情,戏剧性彩浓厚,装饰性、技术性也频繁变化,作品更积极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16世纪,德国人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已十分重视音乐的作用,因为音乐旋律增加了宗教彩的渲染性。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就是深受路德思想影响的作曲家之一。
谢婉婷    中世纪以来,人类的情感、思想深受宗教意识和君主统治的约束和指引,几乎一切行为都会受到制约。此时的圣咏、弥撒、清唱剧、康塔塔等音乐体裁全然释放着人们对于宗教崇拜的渴望和狂热;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复苏了人性,自由情感得到了释放。我们可以在巴洛克、古典主义时期的各种体裁作品中听到人们对于情感倾诉的渴望;而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体裁作品中听到人们对于不同的情感的需要。
      二、教堂音乐特点
    1.规范性
    在整个欧洲,教会权利(基督、天主)超越各国王权,教皇格里高利重视思想、宗教礼仪、形式等方面的统治作用,通过拉丁文歌词的圣咏对欧洲各国宗教音乐进行了一体化的统治,建立了新的音乐秩序,即对音乐旋律及其演唱时间、方式、场合及仪式等要求都十分严格。因此,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来自于它的功能性,即理性、禁欲、有节制的宗教精神,音乐呈现规范质朴的风格。
    2.普遍性
    在宗教活动中,通过圣咏及各种仪式,促使人们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形成普遍统一、有序的整体。这种整体性,使其有着共同信仰的团体具有坚定、统一的凝聚力。当时,社会民众的思想并未得到解放,现实生活的困苦、残酷,使人们更寄希望于一种神圣的力量,通过虔诚的信仰取得内心平衡。音乐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作为艺术本身的价值并不大,它存在的理由是作为教会的工具,用以陶冶教徒心灵,增强信徒信仰,支持信徒对于宗教的热忱,以及神话宗教信仰对于个人信念的力量;另一方面,单一的祈祷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寄托,情感需要。多种形式的需求使得教会逐渐拥有专门的演唱团队、创作团队。而演唱方式也分为独唱(较少)、合唱、交替演唱和应答演唱几种唱法。
    3.强调性
    西方宗教信仰文化的核心来源于原始情感的卑微,进入到文明时代后期转为原罪感,在宗教音乐中
主要是赎罪和歌颂的作用。格里高利圣咏的出现基于人世的无助,直至巴赫音乐中还隐约听到些许的卑微。管风琴的采用也透析着一种宗教意识,即神圣、威严、不可抗拒的力量。巨大的音响洪流笼罩着寄托于神圣力量的世人,在一种共同的对于现实的需求下,产生信仰的共鸣。
忠孝东路走九遍     
      三、教堂音乐鼎盛时期的体裁形式及其代表人物
我不难过 孙燕姿    教堂音乐鼎盛于巴洛克时期(约1600-1750),巴洛克时期是一个较为剧烈和张扬的时代,也是在宗教文化影响下最深刻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趣味概括于宗教与世俗音乐中,在神权压制下的人类本性情感渐渐开始觉醒,艺术家们既采用宗教题材也采用世俗题材,努力使其作品即得到教会认可,也满足民众的情感需求,并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享受。在这种文化审美作用下,大型声乐体裁和器乐曲得以发展,如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小夜曲、弥撒曲等;室内乐奏鸣曲、协奏曲、教堂奏鸣曲、组曲、创意曲、托卡塔、变奏曲、大协奏曲等体裁相继产生并蓬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形式体现了巴洛克时期人们心中蕴藏的动力和动荡,也反映了音乐创作和音乐以外因素之间的联系。音乐体裁作为人类音乐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产物,不仅赋予时代特,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也引领着人们的现实需求。为满足意识需求,作曲家亦会选择一种体裁作为载体,用以满足其情感表达的需要,不同体裁则为作品模式提供了思维依据。对于创作者而言,采用某种体裁模式是情感植入的第
一道工序。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种较全面、稳定的创作规格和倾诉方向。许多体裁源于不同的时代、背景,所以,这是一种明确的约定俗成的情感表达。体裁亦可概括为“描绘情感的框架”。
一见倾心演员表
    在西方音乐体裁中,宗教音乐具有极深的文化积淀,并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影响力,也是最能体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崇高象征。从历史发展来看,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单一到复杂,其中每一过程、每一周期的自由发展都将视为一种文化规律。任何一种音乐的发展都是特殊文化的产物,不断抒发和撰写着人们的真实生活。西方音乐体裁的发展和演变贯穿着整个西方音乐文化的变迁,它折射了人类不同阶段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背景。
    (一)巴洛克时期教堂音乐的体裁形式
    1.康塔塔
    康塔塔“Cantat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意为“歌唱、赞美”,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常见的音乐体裁形式之一。它是将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以及管弦乐等多种形式囊括其中的多乐章声乐套曲。虽然在形式上与清唱剧相似,但规模较小,采用宗教与世俗两种题材,更侧重于抒情,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1620年意大利作曲家格兰迪在独唱曲《康塔塔与咏叹调》中首次提及此名,随后,在格兰迪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立的音乐体裁。
    巴赫也曾创作大量的世俗康塔塔和教堂康塔塔,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受难曲
    受难曲“Passion” 源于5世纪罗马天主教教会仪式,是从中古时代格里高利圣咏曲调中发展而来,是根据《新约圣经》中关于主耶稣受难为内容记述的一种体裁形式。而将其发展流传却是在德国新教改革过程中,由舒茨创造性的处理开创了“路德派”受难曲的风格模式,而后在巴赫的手中发扬辉煌。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是受难曲的巅峰之作。
    3.弥撒曲
    弥撒曲“Mass”又称之为感恩祭献。是天主教教会为了典礼及礼拜所创作的音乐,它既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音乐形式也是一种实用性强的音乐体裁。在宗教音乐兴起之初就略有雏形,17世纪以后,弥撒曲扩大规模,不仅使用乐团、管风琴形成伴奏织体,更含有独唱、合唱、重唱。
    4.清唱剧
    清唱剧 “Oratorio”,在 1600年前后,卡莱瓦利创作了历史上第一部清唱剧《灵魂和肉体的表白》,当时演员还被要求穿戏服出演,但剧中对音乐旋律的重视程度已非常显然。17世纪,由卡里希米创作的清唱剧主要应用于音乐会演出,已不再要求演出时身穿戏服,也没有戏剧布景,从此正式确定了清唱剧的表演形式。其后在清唱剧创作方面,巴赫、亨德尔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
颜振豪    清唱剧和歌剧一样,都是属于大型的声乐曲,都要动用管弦乐队来进行伴奏。也包含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形式,其不同之处在于:
    (1)清唱剧多以宗教题材、圣经为主题,极少采用世俗题材。而歌剧的取材大多来源于神话、爱情、英雄事迹等更接近人性生活的世俗性题材。
飞呀飞 龙梅子
    (2)清唱剧突出 “听觉”艺术,没有化妆、没有戏剧性的表演、没有舞台布景、只是单纯的声乐与器乐的结合。歌剧的演出形式则更呈现多样化,为凸显角、环境、故事的需要,舞台、戏服、表演都要极富变化。
    (3)清唱剧演出整场自始至终不分幕,只有章节区分。并专门设有叙诵者,以宣叙调的方式叙说情节、讲述情节变化。而歌剧的剧情发展只是由演员间的对话、表演即可清楚阐明。
    (二)巴洛克时期教堂音乐的代表人物
    巴赫和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最为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出生并成长于德国,不同的生活阅历使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具特。巴赫的音乐强烈、严谨、精美,并深深扎根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及宗教彩之中;而亨德尔的音乐不仅包含本国音乐素材,更广泛吸取了法、意等国的风格特,使之个人音乐形象拥有德国的严肃、意大利的浪漫以及法国的华丽。
    海顿作为古典时期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人,更是继巴赫之后的第一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被誉为弦乐四重奏之父和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总让人回归到一种宁静、乐观的感受。
    1.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无疑是诠释康塔塔、受难曲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代表作品有《马太受难曲》、《宗教康塔塔》、《世俗康塔塔》、《b小调弥撒》等。巴赫一生曾为许多教会和宫廷服务过,这基于他对于信仰的虔诚。他生活在德国历史上十分黑暗的年代。那是30年战争之后,德国分裂为352个小邦国。每个小邦国都有其自己的法律、钱币等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艺术暗淡无光。当时欧洲的其他几个国家中,启蒙思想已经渐渐被强调。在德国,启蒙运动处于萌芽,还没有发展至与宗教思想形成对立。但这却对巴赫等知识分子影响颇深,他也是当时表现突出的一位音乐家。在他的创作中,既有依附于教会、宫廷的一面,又有千方百计地展现自己情感、思想的另一面。他的作品风格始终与德国本土音乐艺术传统联系紧密,包括新教圣咏、德国管风器音乐,都是他艺术创作的基础。他放宽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硬性划分,突出、大胆的将世俗情感清晰的刻画在宗教音乐中。含蓄、虔诚、质朴的走着德国圣教徒的音乐风格,此中又包含着深刻的哲学味道,在他的音乐中,挥洒的不仅是对于上帝神圣权利的崇敬,还有人性化的人物形象,概括为精神与人性,理智与情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