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民歌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桐城民歌的现状调查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探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根据桐城歌的客观状况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能够及时的保护和促进桐城民歌的发展。
不痛 张韶涵
关键词:桐城民歌现状原因建议
指导教师:刘颖(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黄少祺演过的电视剧团队成员:吴欢欢,江梦恺,许曲阳,朱美霞,李若愚,杜进,余冬妍
引言
2008年,桐城歌即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桐城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然而桐城歌正在快速消亡或是被人们遗忘,所以更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桐城民歌调研”实践团队旨在赴桐城调查桐城民歌现状、传承状况以及民间艺人表演情况,以便于更好的了解和保护桐城歌。团队由安师大文学院刘颖老师带队,于7月1日出发奔赴桐城,在当地调查采访了诸多民间艺人和相关文化工作者,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些文字、音频、视频资料为我们研究和保护桐城歌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钱枫现任老婆一、桐城歌简介
1、桐城歌特点
所谓民歌,自是人民之歌。民歌是我国灿烂历史文化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民歌的特是劳动人民兴之所至从心中迸发出的感情,一般不拘于乐器和表演场地,非常有感染力,而桐城民歌就是其中的代表。
桐城民歌又称桐城歌,桐城歌作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具有其独特之处。一般地区的民歌在收入非遗时被列入民间音乐范畴,如当涂民歌等;但是桐城民歌被收入非遗时放在民间文学范畴内,说明桐城民歌是一种定型的文学形式,更侧重民歌的文学性,即歌词的文学呈现。所以桐城民歌又称桐城歌。
著名辞赋家---锡东刀客说:“桐城歌,是民间文化向辞赋进化的惟一特殊文化现象。”①进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它既是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融词、曲、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桐城歌与其他歌谣一样,有歌唱的,如劳动歌、情爱歌;有吟诵的,如上梁歌、葬仪歌,还有两者之间互相转化可唱可诵的,如各种灯歌。桐城歌虽然是俗文学,但俗中见雅,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音乐性,其语言凝练,含蓄委婉,常用比喻和象征等表现手法,如“栀子花开枝打枝,少年不玩到何时;笋子出头渐渐老,庄稼宜早不宜迟,黄金难买少年时。
”这是我们采访的老人唱的一首桐城歌,可以看出不仅歌词朴实,文字洁净,而且曲调优美,韵律和谐。
2、桐城歌起源和传承
桐城歌究竟起源于何时,我们已不得而知,它或许同《诗经》年代的歌谣一
样久远,但有史可查的是:早在唐代著名的诗人曹松,就有《曹梦征诗集》传世,其诗作感慨讽喻,长于写实,颇得风谣之首。从这个角度,我们完全可以推断桐城歌的起源应上溯至唐以前的历史时期。到了明代,桐城歌开始编印成书,《明代杂曲集》里采集桐城歌25首。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辟专卷“桐城时兴歌”,录桐城歌24首,并谓之:“乡俚传诵,妇孺皆知。”①清乾隆九年刊《万花小曲》也收有多首桐城歌。保存在桐城市图书馆的《桐城志》中更是记载了很多关于桐城歌历史和发展情况的宝贵资料。足见桐城歌在明中叶已是传广布远,影响极大,在中国歌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迨至明清时期,桐城文人尤其是“桐城派”作家从桐城歌谣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明末桐城诗人方文的诗“虽民谣里谚,途巷琐事,皆可引用”。桐城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素有“七省通衢”和“吴头楚尾”之称。商贾云集,商贸活跃,带来了城镇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多种地域文化融合共聚,极大地丰富了桐城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促进了桐城歌的广泛传播,使桐城歌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在湘鄂皖赣及浙西地区等更大空间内,形成一条特鲜明、影响深远的“桐城歌
谣文化带”。正如明朝学者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指出:“……嘉、隆间,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②
二、现状调查摸底所得基本情况
1、桐城歌保存与保护情况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桐城的一批文艺工作者先后搜集整理了原生态民间歌谣10000余首,灌制录音磁带100余盒,先后出版了《桐城歌谣》、《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桐城民俗风情》和《龙眠杂忆》等书,为进一步保护桐城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目前从文学、民俗角度研究桐城歌的主要是桐城文联叶濒主席,先后撰写、编辑、出版相关专著、论文10余部(篇)。另据桐城文化馆张志鸿馆长介绍目前馆内有60多首简谱手印稿,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中心正在和叶濒先生合作,着手编辑出版《桐城歌》保护资料丛书。2008年,桐城歌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国家每年会拨发20万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用于桐城歌阅览室、桐城歌展览、书籍出版建设。
2、近年来桐城歌演出情况
为推广桐城歌,依靠政府补贴,在桐城市文化馆开办有专门的培训班,一年演出四次,每次大约一周
的时间,每个班有40-50人。演出以黄梅戏为主,兼唱桐城歌。为了保护桐城歌,政府要求每次必须有一首民歌。政府补贴培训费每年20万。桐城市文化馆先后举办过六届桐城歌演唱会,并组织歌手参加省级安庆市民歌演唱大赛,把桐城歌从乡野搬上了表演的舞台。桐城歌还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①冯梦龙:山歌[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8
成为青少年传统教育和道德熏陶的乡土教材。2011年桐城歌之一的《哑谜歌》,荣登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赢得掌声喝彩。桐城市政府十分重视桐城歌的抢救保护工作,多次拨付专项保护经费。
在民间主要通过俱乐部的形式人们自发演唱桐城歌,据调查目前桐城市有16个俱乐部,纯属自发组织,以社区街道为单位。政府提供服装,音响,乐器场地供排练。这些俱乐部都是挂号一个社区或街道,或是一个好友圈组织的,属于纯自发的民众组织。有时文化部也会给与相应补贴,如配置服装、影响,解决场地问题。
除此之外,推广桐城歌形式多种多样,还与电影相结合,如《家春秋》、《徽州女人》(严凤英)。
3、演职人员及传承人情况
(1)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代表性传承人吴云芳一人,老民歌手如江守本、查月华、孙二娘等。其中,吴云芳享受国家津贴(每年三千元),其他老民歌手均无相关补贴、经费,且均未开山
带徒。
(2)桐城市文化馆专业培训班演出人员,每个班四五十人。但是他们大部分以唱黄梅戏为主,兼唱桐城歌。桐城市民间音乐俱乐部中在闲暇之余唱桐城民歌的民间歌手在200人左右。桐城六中现有100余人组成的桐城歌无伴奏合唱队,会演唱桐城歌的业余歌手金淑兰、张小康、邓全翠、金宏兵、占萌、李琴、余艺等常年活跃在舞台上。
(3)我们在民间歌手的调查中发现原来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桐城民歌,由于现在的青壮年村民大部分外出务工,极少数中青年也不愿意主动学习桐城歌的演唱,总体来说桐城歌的传唱日益边缘化,处于后继无人状态。众多优秀的歌手相继作古,现在世的大部分老人72岁以上,都是完全纯粹的“口传心授”习得者,如不及时抢救记录整理,随着老人的相继衰老、去世,可能很多优秀的民歌可能会失传。
4、桐城歌现存曲目及整理情况
桐城歌主要由山歌、民谣、小调三方面组成,具体可分为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司礼、趣味、灯歌等。其中情爱歌,亦称桐城时兴歌,影响最大,流布范围最广,现存桐城民歌10000多首曲目主要收录在叶彬老师出版的《桐城歌》,市文化馆出版的《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等书目中。汤镇宗老婆张丽霞
终身美丽
我们在走访桐城民间艺人、大关镇乡民和孔城民歌手时,也在现场录制并搜集到《栀子开花枝打枝》、《青竹毛篮紫竹圈》、《卖毛篮》、《九腔十八调》、《采茶歌》、《十甲歌》、《四季花》等经典的桐城民歌曲目。
5、桐城当地民众对桐城歌的熟知情况
刘恺威的父亲刘丹以问卷资料为基础,从年龄分布上看,多数十几至四十岁之间的青年人中百分之七十很少甚至没有听说过桐城歌的存在,只有百分之三十听说过或者家中
长辈会唱桐城歌,四十以后的中年人百分之五十听说过桐城歌,百分之三十表示知道桐城歌但不会唱,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会唱桐城歌。而从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上看,文化程度越高,对桐城歌了解的可能性就越高。由此可以发现,桐城歌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如果其自身没有革新,政府众也不作出相应的措施,其发展和传承可能遇见更多的困难和问题。
三、桐城歌存在的问题研究
在对桐城市相关文化部门的访谈、街头采访和定向随机发放的100余份问卷结果的分析后,可以看出桐城民歌流传至今,总体来说传唱日益边缘化,传承处于后继无人状态。目前状况总结如下:
1、知者甚少
在现状调查摸底所得基本情况中已统计出当地民众对桐城歌的了解情况,可知青年人大部分都不知桐城歌,只有文化工作者和年纪偏大的老人对桐城歌有所了解。走访过程中,很多市民表示自己常听黄梅戏,但未曾听过桐城歌。在桐城歌传唱相对较兴盛的大关镇、孔城镇、青草镇、范岗镇,知晓者相对较多,但现今的传唱度仍较低。
2、部分民歌失传
老民歌手均表示,自己年轻时,听上辈歌手唱过的很多歌曲现下早已失传,而自己曾唱过的一些歌也因年岁渐长,记忆力下降而忘记,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愿学习桐城歌。政府部分也未曾针对桐城歌及时、有效的组织过文化部门进行系统的采风、征集等工作。工作上不足和时代的变迁,导致部分民歌现下已经失传。因桐城歌是纯粹的口传心授,如果再不及时抢救记录整理,随着老歌手们的相继衰老去世,会有更多的传统民歌失传。
3、民歌本身创新较少
桐城歌产生于田间地头,现在流唱的歌曲几乎还是百年前的老歌老调。现下唱民歌的老歌手多生活在农村,因年岁和生活环境问题,老歌手们几乎不可能有创新之作,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又多不愿学习桐城歌。相关的文化部门和民间组织,也因人力和其他方面问题,在创新事项上少有作为。流唱百余年的桐城歌,至今仍是“土得掉渣”。
4、传承面临问题
民歌手渐老,传承者较少,目前演习桐城歌的歌手少之又少。青壮年村民大部分外出务工,极少数留守的中青年也不愿意主动学习,老歌手相继作古,年轻一代还未培养成长起来。桐城市除了在青草镇六中设立桐城歌传袭点,选择少数学生在校期间教授几首桐城歌外,并未有正式的关于桐城歌的教习工作。甚至未鼓励和支持桐城歌省级传承人吴云芳以及老民歌手们开山收徒。并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5%的老艺人们没有因演唱桐城歌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桐城歌的演唱、学习尚未形成正规模式,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甚至更为严重的后继无人问
题。
四、桐城歌衰落的原因分析
桐城歌独具特,文化底蕴浓厚。曾刊印成册,广为流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桐城歌如今辉煌不再,它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与分析,初步得出桐城歌萎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歌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桐城歌也称“桐城时兴歌”,是老百姓在集体劳动生活中即兴创作出来的,没有经过
多少艺术加工,因此给人的感觉很土。在田间地头,老百姓薅草时唱薅草歌,插秧时唱插秧歌;在追求爱情时,男女会对唱情歌;在婚丧嫁娶中,人们又产生了哭嫁歌、丧礼歌,等等。不同的场合,造就了不同形式的桐城歌,使得桐城歌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同时,桐城歌的学习向来是自发的,老艺人们表示,自己学会唱桐城歌,大多是小时候一边干活,一边听着祖辈唱而慢慢地学会。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农村大多实现了机械化,许多人外出打工,不再从事繁重的农活。桐城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反映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民歌失去了它传唱的土壤。比如,现在的人们不再薅草,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除草剂;年轻人在恋爱时,喜欢的是流行歌曲或是送鲜花之类的,没有人喜欢这种老土的桐城“情歌”;由于土地承包,现在的田间地头,很难看到对唱、众人合唱山歌的景象了。
2、现代社会文化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冲击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入侵我国,再加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人们的兴趣以及审美都发生了改变。本土的桐城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喜欢流行的现代歌曲,喜欢去KTV,喜欢看电影,只会认为这种朴质的桐城歌土得掉渣,已经过时了。农村的大妈们也不再喜欢唱桐城歌了,取而代之的是跳广场舞,甚至打牌、打麻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对桐城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此外,作为中国五大戏曲之一的黄梅戏,植根于桐城歌,更符合现在人的口味。我们在桐城进行了走
访调查,发现没有人不知道黄梅戏,但却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桐城歌的存在。许多人晚上自发的在公园或广场处,进行黄梅戏的演唱和学习。许多艺人也更倾向于唱黄梅戏,有时候在唱桐城歌时,却不自主的唱成了黄梅戏的调子。他们更偏爱委婉清新的黄梅腔,而这种使用大本嗓唱的桐城歌,已不再迎合当下人的兴趣了。
3、政府对桐城歌保护的重视不够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许多文化遗产正在消失。非遗申报一年一次,每年申报成功才有经费,才能出书。只有做出成果下年才有机会再申报成功。因此,桐城歌渐渐被流行歌曲所淹没。正因为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的经费拨发有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