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智取威虎山》与昆曲《牡丹亭》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智取威虎山》是是现代京剧让我们再回到从前,而《牡丹亭》是传统昆剧。
以下是两部戏曲的主要简介:
爱无猜《智取威虎山》:1958年,上海京剧院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而成,最初由上海京剧院一团创演于1958年夏。同一题材的剧目还有北京京剧团的《智擒惯匪座山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智取威虎山》等。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称《还魂记》,创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上三部作品并称为“玉茗堂四梦”。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最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残酷与虚伪。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治时期的一次冲击。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暮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的故事情节。
  今日之皮黄(按:指京剧)由昆曲变化之明证厥有数端,徽、汉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
活水泉
北京之皮黄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此其一证也。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嗓,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而迥非汉调,此其二证也,……徽班老伶无不擅昆曲,长庚、小湘无论矣,即谭鑫培、何桂山、王桂官、陈德霖亦无不能之。其举止、气象皆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此又由昆曲变化的确实证据。
  显然,陈彦衡列举的证据,都是昆曲的演唱形式和演员采用这种形式的基础。可见,京剧的形成,同样是“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体现。如果说,徽调的形成是“宗吴门”的结果,那么,京剧的形成就是昆曲的回归,标志着昆、徽、京三个发展阶段的终止。从此,新剧种的诞生,不再是原来剧种的形式衍变,而是直接衍变于本地曲艺,中国戏曲发展也进入近、现代地方戏曲阶段。
首先在文学性方面作一比较。昆曲的剧本多为“传奇”,少数是“杂剧”,是正统的中国戏曲剧本构成的形式,作者多为文学家、剧作家或知识分子;京剧是俚俗的剧本,传统剧作者多为社会中下层,姓名有的不可考。昆曲的唱词是曲牌体,由长短不规则的句子构成;京剧唱词是五字句或七字句,也有变体到十字句,有着源自说唱文学的痕迹。昆曲是一首一首的歌曲,曲牌名称虽有一样的,但曲调随字的四声阴阳不同而变化;京剧是所谓板腔,由
少数十分单调的曲调原型(主要只有西皮及二黄两种,是上下句的说唱文学套上音调而构成,音乐非本质,本质是吟哦)加以几个变型,型式少,调子往往听来千篇一律。因属吟哦,所以才以板为单位拉长缩短,这就是板腔的来源———说唱文学的“吟哦”。因而,昆曲是中国古典歌剧,京剧不是歌剧,是来自说唱曲艺的“说唱剧”,它唱的不是歌,而知识唱“话”(这是从本质而言)。昆曲的音阶大部分是五声音阶,少部分是七声音阶构成;京剧则由七声音阶构成。昆曲的语言是中州音韵的国语,有些演员喜用深度苏州方言化的语言进行演唱;京剧则以国语为主,有些有湖广音。
    从表演艺术方面比较。昆曲的主奏乐器是曲笛(加上属于节奏乐器的拍板);京剧的主奏乐器是京胡。昆曲基本上是随着唱腔而有舞姿,每个乐句甚至字词都有由代代传下来的固定身段及表情来表演出来;京剧在传统上是呆站着唱,有动作的时候是不唱的。在武戏中尤其可以看出来。京剧在武打时是纯武打,到开口唱时整个舞台就沉寂下来,只有唱者在开口唱。昆曲则是边舞边唱,舞(打)得越热烈,唱得也越激烈。
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
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早在明初就有昆山腔。嘉靖年间,魏良辅借助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艺术家的帮助,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但仅是清唱。后经昆山人梁辰鱼等人改革,并创作传奇《浣纱记》上演,声名大振,文人学士争用昆腔新声创作传奇,遂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至万历末,一跃而为诸腔之首。昆腔传入北京,迅速取代北曲的地位,受到了士大夫和众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时人称为官腔。
  从明天启至清康熙末年,是昆曲发展的鼎盛期,新作不断涌出,表演日趋成熟,身段表情,说白念唱,服装穿戴也日益讲究,脚齐全,分工细致,一般剧种,难与抗衡。但由于传奇体制较长,全本演出需要两个晚上或更多时间,随着清代花部诸腔的兴起,倚重生、旦格局,讲究词曲典雅的昆剧受到冲击,经过艺人的演出实践,删除了一些场次,选择精彩的一出或数出,加以充实丰富,作为短剧独立演出,于是,折子戏应运而生。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玩花主人编选的折子戏总集《缀白裘》的问世,标志着昆曲由演出全本传奇到演出折子戏的过渡。折子戏以情节生动、表演细致,给乾、嘉时期昆曲舞台带来
了生动活泼的局面。而与之俱来的是剧目锐减,表演凝滞,缺乏新鲜气息。加之格律过分谨严,文辞古奥典雅,使昆曲脱离众,步入困境。道光以后,昆曲虽在新兴城市的上海支撑一时,待到光绪时徽班、京班相继南下,昆曲难与匹敌,遂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政府的扶植下,一出《十五贯》演出,轰动全国。至今昆曲清唱仍在海外华侨聚居区传唱。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使昆曲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脚行当自然越分越细,如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各行脚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心理情绪、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固然衰微已久,而其艺术生命实际上远远没有终结,京剧、越剧、川剧、湘剧、婺剧、祁剧、桂剧、柳子戏等,都受其深刻影响,仍保留着昆曲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至今浙江、上海、南京、北京还有独立的昆曲剧团,继续演出。
佐佐木希不雅
综合艺术国粹——京剧
  京剧是典型的北京地方戏,它源于安徽的徽剧,后又与湖北的汉剧、陕西的秦腔(梆子)和江苏的昆曲相互吸收、汇合、融化演变而形成。
  京剧是歌舞、说唱、杂技的综合艺术形式。并具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内涵。
  京剧的角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个大的行当,又各有细腻的分工。一般男子称“生”,中年以上男子称“老生”,青年男子称“小生”,勇武男子称“武生”。一般妇女称“旦”,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小家碧玉称“花旦”,老年妇女称“老旦”,勇武妇女称“武旦”,诙谐或邪恶妇女称“彩旦”。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称“净”,也叫“花脸”,擅武艺者称“武净”。诙谐或邪恶的男子称“丑”,也叫“小花脸”,擅武艺者称“武丑”。
  不同的艺术角,表现不同性格、身份、年龄的不同人物类型。
  京剧剧目中,除人物很少的小戏外,凡是人物比较多的戏,总是很注意各种角的互相搭配,使全剧呈现出斑斓艳丽的彩。各种角的唱腔与表演,都按各自的规范互相区别。
小苹果歌词
  京剧表演有其固定的程式。主角上场先念引子,两句、四句不等;再吟咏定场诗四句,概括全剧主题,渲染气氛。然后,自报姓名、籍贯、身世,或介绍与其它角的关系等。之后,其它角继而上场。角说白后,将最后一字声音拉长,有时一抖袖,或一笑,谓之"叫板"于是伴奏者即拉出"过门",角开始演唱。
关之琳 高尔夫球事件  过去,戏剧界常说“千斤话白四两唱”。京剧也不例外,总以说白为主,必候偶有感触时方起唱工。或为叙景而唱、或为情急而唱、或为叹息而唱、或因悲痛而唱、或感慨而唱、或因想念而唱、或因愤恨而唱、或因恐惧而唱等等;为了不使观众厌烦,说与唱一般不重复。
  京剧唱腔的使用是根据剧情需要,以及角的喜乐哀怒而决定的。例如“二簧”宜于庄重及稍悲戚;“反调”用于悲痛;“西皮”用于潇洒快乐;“四平调”用于玩耍。至于板眼大致为:一般的用原板;深思长叹的用慢板;急剧气怒的用快板;得意卖弄的用二六板等。唱时,嗓音亦有区别,如花脸须用宽嗓,表现人物雄壮粗鲁;生角须用本嗓,表现文入规矩文雅;旦角须用小嗓,表现女子细微、柔媚的感情。
  京剧的动作多由古代舞蹈衍化而来。角在舞台上的动作,谓之“身段”,也可以叫“舞式”。
角出台有音乐伴奏,有一定的姿势、板眼。各种角的走法也不同。如粗鲁莽撞的人行走,多用大步,故花脸的步法讲究阔大;文人走路多庄重稳慢,故生角的步法讲究方圆稳练;女子行走多细步袅娜,故旦角的步法讲求漫稳柔媚。角在舞台上的所有举动,都须按音乐板眼和固定的程式进行。例如:头如何动法,身体如何转法,手足如何移放,股肱作何姿式,以及饮茶、饮酒、吃饭睡卧等都有其特定的表演方式。
  京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时间、空间的巧妙特殊的处理方法:室内、室外、花前、月下、沙场驰聘、大河行舟、都通过演员象征性的动作来表现。演员手持马鞭,以轻盈的舞步跑几个“圆场”,就表示剧中人纵马奔驰了几十里、几百里。数名兵士,几名将军,代表成千上万的军队;他们在舞台上变几个队形,兜几个圈子,则表示出兵远征;两个或几个演员的打斗表演,则表示战场上激烈的厮杀搏斗。
  京剧角的装扮具有独特风格。首先是讲究戏衣“行头”描龙,画风,泽鲜艳。式样多依据唐宋元明数朝衣服的样式制成。剧中角穿什么衣服,均有特定的规矩。不分朝代、不分地区、不分季节,均照此穿法。但最早时,如演清朝戏时,只用一人穿清朝衣服,用以表示本剧为清代事迹,其余角,仍都穿旧规定的衣服。后来,基本上依明制,按人物身
份、职业,分别着蟒、官衣、褶子帔等,大都宽袍长袖;劳动人民穿茶衣、老斗衣、袄裤等;武将扎靠,民间勇武则着紧身的包衣、包裤、夸衣等。京剧化妆,各种角均有一定的谱式,净、丑勾画各种脸谱,以示忠奸善恶。生、旦浓妆重抹,也近似脸谱。
  根据地区和艺术风格不同,京剧分为“京派”、“海派”两大流派。以北京为基地的著名京剧演员有咸丰、向治年间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光绪年间的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等,以及民国初年以来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等。旦角有老一辈的梅巧玲、余紫云、田桂风、陈德霖、王瑶卿等;后来,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相继崛起,竞编新戏,在声腔和表演艺术上木断进行改革,形成各具特点的艺术流派,被誉为“四大名旦”。以上海为基地的著名京剧演员有王鸿寿、汪笑依、潘月樵、夏月润、冯子和、林树森、李春来、盖叫天、周信芳、金少山等人。
  自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首次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不断出国访问演出,50年代后尤为频繁,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京剧以演历史故事为主,传统剧目约有1300多个。50年代以来,新编剧目将近100个,其中《将相和》、《宇宙锋》、《萧何月下迫韩信》、《霸王别姬》、《辕门斩子》、《挑
滑车》、《白蛇传》、《英会》、《空城计》、《贵纪醉酒》、《三岔口》、《野猪林》、《打渔杀家》、《二进宫》、《拾玉镯》等流行甚广。新中国建立后对优秀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加工,同时创作、改编了一些新的历史剧和民间传说剧,如《杨门女将》、《黑旋风李逵》、《海瑞罢官》等,还编演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剧,对京剧艺术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1966年“”开始后,古老的京剧成为首当其冲的"革命"对象,一切剧目被停演,只许“样板戏”一花独放。1976年以后,京剧再次复苏。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京剧事业,不断地举行广播、电视大奖赛和推举观众喜爱的演员等活动。为京剧振兴敞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