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产生时间
中国宋元以来形成的戏曲多达300多种,他们具有歌剧性质。
中国近现代出现的新的戏曲音乐被称为新歌剧,是为了区别于传统戏曲。他既不同于传统戏剧,又有别与西洋歌剧。编辑本段中国歌剧发展的三个阶段
探索阶段:(1919--1944)的新歌剧,或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或是为了适应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斗争的需要。前者,如:黎锦晖的儿童歌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在倡导科学、民主精神上,在艺术形式通俗化、民族化上,都做出了有益贡献。后者,如: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向隅的《农村曲》、冼星海的《军民大生产吧》等,都在反映众革命斗争的内容上、在借鉴西洋歌剧的经验上、在艺术形式民族化的问题上作出了宝贵的尝试。
奠基阶段:(1944----1955)是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新秧歌运动为起点的。那是,一大批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为新歌剧创作开辟了正确的道路。此后,《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又获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进一步探索新歌剧的创作经验。《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草原之歌》等相继问世。
深入探索阶段:(1956---)是遵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方针,进一步大胆探索新歌剧的创作经验的。这批新歌剧滴答滴答简谱大致有三个创作道路。一、紧靠戏曲的创作道路,如:《》、《红霞》;二、基本上坚持《白毛女》的创作道路,如:《洪湖赤卫队》、《》;三、音乐语言及风格都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在音乐形式创作手法上又借鉴西洋歌剧经验的创作道路,如:《阿依古丽》等。
十年动乱,新歌剧停止了创作。1976年之后,新歌剧又有了新的突破,如《伤逝》、《芳草心》《第一百个新娘》等。
二十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黎锦晖,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在当时的中国曾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中国歌剧创作开了先河。1934聂耳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来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歌剧结构形式。从三十年代中期起,上海、重庆一些专业作曲家在创造民族歌剧方面作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现了《西施》(陈歌辛1935)、《桃花源》(陈田鹤1939张歆艺和李晨)、《上海之歌》(张昊,1939)、《大地之歌》(钱仁康1940)、《沙漠之歌》(王洛宾1942)等作品,其中大多借鉴西洋大歌剧的创作经验,力图解决音乐戏剧化问题。在这些
作品中,成就较高、影响最大者,当推黄源洛的《秋子》。在延安也出现了《农村曲》(向隅等作曲)和《军民进行曲》(星海作曲)这两部作品。不久,在延安秧歌运动基础上产生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安波作曲)、《夫妻识字》(马可作曲)这种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马可等作曲)的诞生。《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继《白毛女》之后,又出现了《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作曲)等优秀剧目。后来歌剧史家把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优秀剧作在短时期内连续出现称为第一次歌剧高潮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中,中国歌剧创作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继承戏曲传统,代表性剧目有《小二黑结婚》(马可等作曲)、《红霞》(张锐作曲)、《》(王锡仁、胡士平作曲)、《窦娥冤》(陈紫等作曲);一种是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系,创作新型歌舞剧,其代表作为《刘三》;一种是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其代表作为后出现的《星光啊星光》(傅庚辰、扈邑作曲);一种以传统的借鉴西洋大歌剧为参照系,代表作有《王贵与
李香香》 (梁寒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望夫云》(郑律成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最后一种是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足可证明其卓有建树。
到了新时期,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种是雅化趋势,即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审美层次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这种探索的早期成果是《护花神》(黄安伦曲)、《伤逝》(施光南曲),随后是《原野》(金湘曲)、《仰天长啸》(萧白曲)、《阿里郎》(崔三明等曲)、《归去来》(徐占海曲),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又有《马可孛罗》(王世光曲)、《安重根》(刘振球曲)、《楚霸王》(金湘曲)、《孙武》(崔新曲)、《张骞》、《苍原》(徐占海等曲)、《鹰》(刘锡金曲)、《阿美姑娘》(
曲)等作品。就其思想性、艺术性和歌剧综合美的高层次营杂邙论,《原野》、《苍原》、《张骞》可视为新时期严肃大歌剧创作的高峰。
另一种是俗化趋势,即把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作为参照系,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这方面最早的成果是八十年代初的《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刘振球曲)、《风流年华》(商易曲)和《友谊与爱情的传说》(徐克曲),此后这类探索贯穿于整个八九十年代,公演过的新剧目不下百部,但鲜有成功者。
沈心工曾对此点专门作了自述。例如,沈心工编的《勉学》是根据美国艺人歌曲《罗萨·李》的曲调进行填词的;而他编写的《拉纤行》是根据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的曲调填词的;沈心工作词的《话别》,是根据原法国民歌《一个半小时的游戏》的曲调填词,而且这首歌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此外,像李叔同编写的《送别》,是根据美国通俗歌曲作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李叔同编《大中华》,根据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歌剧《诺尔玛》第一幕第三场中的乐队进行曲曲调填词;叶中冷编《跳舞会》,是根据当时英国国歌的曲调填词的;冯梁作词《尚武精神》,根据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所作的喜歌剧《乡村卜者》中一首舞曲曲调填词的,等等。
以我国民族音调填词的学堂乐歌数量不多,代表性的歌曲有:秋瑾作词的《勉女权》(与华航琛作词的《体操》同调);沈心工作词的《缠足苦》(与沈心工作词的《苍蝇》同调);沈心工作词的《采茶歌》;华航琛作词的《女革命军》;李雁行和李倬编的《女子从军》;文君作词的《桃花院》;以及前述李叔同作词《祖国歌》等。    学堂乐歌代表人物:⑴ 沈心工,学堂乐歌作者、音乐教育家。原名沈庆鸿,笔名心工,字叔逵,上海市人。1902年东渡日本,在东京留学生中创办“音乐讲习所”。歌曲集——《学校唱歌集》 《民国唱歌集》 《心工唱歌集》 儿童歌曲 《体操——兵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填词歌曲,又叫《男儿第一志气高》,是沈心工1902年留学日本期间的处女作。该曲慷慨激昂、气势磅礴,有宣传爱国、报国之意。《竹马》 《赛船》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思想——《何日醒》 《革命军》 《美哉中华》自己的创作——《革命必先革人心》 《军人的弹》 《黄河》 《采莲曲》 《今虞琴社社歌》 《辍悼歌》 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原名文涛,又名岸,字惜霜,号叔同。19051910年与曾孝谷、欧阳予倩等在日本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并在话剧《茶花女》中扮演主角,是中国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的第一人。1910年回国,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代表作——《国学唱歌集》
《李叔同歌曲集》 《祖国歌》 《出军歌》借景抒情是李叔同编创乐歌的主要手法。《春景》 《送别》 《西湖》《归燕》 《采莲》 《秋夜》 《隋堤柳》自己的创作——《春游》 《留别》 《早秋》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 《厦门第一届运动大会歌》⑶ 曾志忞,音乐教育家,上海人。1908年与高寿田、冯亚雄创办中国贫儿院。代表作——《练兵》 《游春》 《扬子江》 《秋虫》《歌唱及教授法》 《教授音乐初步》 《乐典教科书》 《教育唱歌集》3、学堂乐歌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①辛亥革命以前将近10②辛亥革命以后将近10 ③五四运动以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以前      民国时期主要作曲家聂耳——原名聂守信,字子义(紫艺),云南玉溪人。笔名有、噪森、涣玉、王达平等。1931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团。郭沫若曾赞誉聂耳是“中国革命之号角”。 歌曲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大路歌》 《铁蹄下的歌女》《码头工人歌》《卖报歌》等萧友梅——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雪鹏,号思鹤。广东中山人。1927年在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音乐院《国立音乐院》。艺术成就:歌曲——《问》《南飞之雁语》易韦斋词 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 大提琴曲——《秋思》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音乐著作——《和声学》《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 《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编写教材——《钢琴教科书》《和声学》赵元任——著名
语言学家、作曲家。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清华“四大导师”: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主要著作:《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 歌集:《新诗歌集》《儿童节歌曲集》 《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  青主——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黎青主。音乐理论家,作曲家  黄自——江苏川沙县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字今吾作品:清唱剧——《长恨歌》1933,(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歌曲——《玫瑰三愿》(龙七词)1932,《南乡子》1933,《旗正飘飘》 《抗敌歌》 歌曲集——《春思曲》张署——原名张恩袭,安徽人。创作歌曲有200多首,内容多反映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音调富有民族特。作品:《日落西山》 《丈夫去当兵》《打豺狼》 《洪波曲》贺绿汀汤镇宗和汤镇业——湖南邵阳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原名楷,又名安钦、抱真,笔名罗亭、山谷等。生于农民家庭。创作风格:构思严谨周密,结构完整紧凑,手法简洁洗炼,感情真挚自然。 作品:独唱歌曲《嘉陵江上》 《垦春泥》(田汉词) 合唱歌曲《游击队歌》钢琴曲《牧童短笛》 《摇篮曲》 管弦乐曲 《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配乐《天涯歌女》 《春天里》李叔同的三声部合唱《春游》是我国最早的三声部合唱。《旗正飘飘》黄自曲 韦瀚章词;萧敬腾世界唯一的你 《在太行山上》红雪莲mv 冼星海曲 桂涛声词
冼星海——广东番禺人,音乐家。创作有歌曲、大合唱、歌剧、交响曲、管弦乐组曲等,作品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被誉为“人民音乐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生产大合唱》《救国军歌》 《到敌人后方去》        《在太行山上》 《夜半歌声》(田汉词)等。《黄河大合唱》1939——光未然词,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分为序曲和八个乐章:《序曲》(管弦乐)、《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生三声部合唱)、《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黄河怨》(女高音独唱与女声三声部伴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八个声部混声合唱)。任光——浙江嵊县人。代表作:《渔光曲》 《打回老家去》《王老五》 《母性之光》乐器合奏曲《彩云追月》陈田鹤——浙江永嘉人,原名启东,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0年入国立音专学习理论作曲,创作以抒情歌曲见长。主要作品:歌曲《采桑曲》 《秋天的梦》 《牧歌》 歌剧 《荆轲》清唱剧《河梁话别》1946钢琴曲《序曲》1934 《血债》等。郑智化歌曲刘雪庵——四川铜梁人。歌曲《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等,独唱歌曲《红豆词》。贺绿汀为《乡愁》 《十字街头》《马路天使》 《都市风光》 《春到人间》等20余部电影创作歌曲。影响较大的有《秋水伊人》《春天里》(《十字街头》)《四季歌》 《天涯歌女》等。马可——江苏徐
州人,作曲家、音乐学家。主要作品:《南泥湾》1943(贺敬之词)《我们是民主青年》1946《咱们工人有力量》1948秧歌剧《夫妻识字》1944 歌剧《白毛女》1945(与张鲁、瞿维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安波——山东牟平人,原名刘清禄,曾用笔名牟声,作曲家。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表演唱《拥军花鼓》1943秧歌剧《兄妹开荒》1943民歌联唱《七月里在边区》(与张鲁等合作)华彦钧——又名阿炳,江苏无锡人。 代表作:二胡曲《二泉映月》 《听松》《寒春风曲》  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龙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