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高中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含有“云”意象的诗句,意在表现人生哲理的是(  )(常考)
A.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the one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引入其他相关小说名作,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
A.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B.孙犁《芦花荡》
C.鲁迅《社戏》
D.海明威《老人与海》
3.教研组准备在高一年级开展散文专题教学,围绕“乡土情怀”选择阅读篇目。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易混)   
A.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B.贾平凹《秦腔》
C.蒙田《热爱生命》
D.富尔格姆《信条》
买镜宇4.学完《雷雨》,教师向学生介绍欧洲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的创作原则。下列遵循这一原则的代表作是(  )
A.关汉卿《窦娥冤》
B.郭沫若《屈原》
C.莫里哀《伪君子》
D.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5.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梳理文中重要字词。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  )
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效:效仿)(《庄子·逍遥游》)
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戚戚:忧愁,哀伤)(《论语·述而》)
C.道可道,非常道(第三个“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老子·上篇》)
D.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罟:网)(《孟子·梁惠王上》)
6.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建议学生自主归纳常见文言虚词“则”的用法。下列语句中的“则”
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易错)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心愿吉他谱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讲解《锦瑟》时,教师列举含有典故的诗句,向学生解释古代诗词创作的用典传统。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  )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时,教师举例说明成语使用的注意事项。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田野上盛开着金黄的油菜花,三两座红的房子星罗棋布地点缀其中
B.他热爱科学,但动手能力捉襟见肘,暴露了他在实验操作方面的不足
C.当我国乒坛健儿战胜对手摘得金牌时,现场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D.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划,小李在工作中总是千疮百孔,让领导非常无奈
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教师在写作教学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常考)
A.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交流自己的体验,从中提炼写作话题
B.指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查阅获得信息,积累写作素材
C.倡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代替手工写作,运用计算机编辑文稿
D.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
10.某版教科书把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刘易斯·托马斯《作为生物的社会》、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未来》三篇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下列对该单元的教学建议恰当的是(  )
A.本单元课文语言典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B.本单元课文风格鲜明,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C.本单元课文结构严谨.应该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观点
岛崎遥香D.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应该鼓励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展开个性解读
11.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
近年来,我发现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减弱,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师没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这种训练可以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比如,教学《项链》一课,以往我们只停留在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上,这次我有意组织学生从多个视角评析玛蒂尔德,逐
渐推进深度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认识到玛蒂尔德的“虚荣”是人性使然,她在后期的转变是值得称赞的。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虚荣心的问题,学生探究之后进一步认识到玛蒂尔德虚荣心的本质是不切实际,迷失自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克服自己的虚荣心。直到下课前,学生还在热议。可见,问题研讨的过程就是训练理性思维的过程。
对上述教学叙事片段的相关分枥,止确的是(  )
A.学生理性思维减弱的根本原因是阅读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训练
B.围绕人物形象展开多元解读是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唯一捷径
C.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应该跳出文本范围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D.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可以基于特定的话题展开逐层深入的研讨to be forgotten
12.阅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切入点。学生通过品味语言能够走进文本深
处,汲取作者的言语智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师从文本解读入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更容易关注到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开展实践活动,也更容易激发自身的探究欲望,形成积极的探究心理。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语文积累解决问题;学会通过研读、讨论和反思,提高整体感知、信息提取、推断阐释、鉴赏评析等核心阅读能力,为未来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终极一班2歌曲
A.文本解读具有探究性,因而能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
B.文本作者的言语智慧体现在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
C.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D.文本解读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和优势
13.阅读某教师教学后的访谈记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上课前我担心《记念刘和珍君》远离时代,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但备课时没想太多,参照一些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写完教案了。一上课就发现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不太容易进入文本,课堂气氛很沉闷。我当时有点紧张,赶紧调整教学思路。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鲁迅的情感变化,然后把这个变化过程用曲线呈现在黑板上;接着抓住一些重要语句给学生示范如何围绕关键词,比如“猛士”“庸人”等,品味作者情感;最后让学生出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我点拨、总结。教案原计划还要分析“刘和珍”形象,但当时没有讲,准备挪到下节课来完成。作为新手教师,我觉得真的要好好考虑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