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历史演义是指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地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
㈠三国故事长期流传发展:陈寿的《三国志》——南宋人裴松之为《三》作注——杜宝《大业拾遗记》中记载——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宋“说话”——虞氏刊印改题为《三国志平话》——金元三国戏——罗贯中根据历史上的三国故事编撰成书㈡版本:明嘉靖版——吴观明《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清康熙毛纶、毛宗岗父子《三国演义》
㈢文学样式:“依史以演义”
㈣主旨: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具体:政治上行“仁政”:正面——刘备(爱民、爱才);赵云;诸葛亮;
反面——曹操(工于权谋、奸诈、残忍、毫无爱民之心);董卓
人格上重道德: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诸葛亮、关羽)
他们的忠义观:显然是属于封建性质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
(《三》中的道德标准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联系在一起,反映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如关羽的“义”在本质上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与温情)
才能上尚智勇:歌颂智勇。诸葛亮,出神入化寄托着人民的理想。】
㈤拥刘反曹倾向:在三国故事发展过程中,一向就有正统之争。
拥刘反曹原因:刘备血统;刘备宽厚;宋元民族矛盾尖锐,人心思汉
月牙湾歌词㈥悲剧意蕴:作者将这场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数”,“天数”与其说是肯定客观历史进展的理则,不如说是流露了作者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的困惑。在冲突中,带着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追寻和呼唤。
集中地表现在诸葛亮身上,他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的冲突”。1、只剩“人和”的宿命观,使得这个人物始终无法摆脱悲剧命运的支配。,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越是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越见出命运对他的不公。他的悲剧不是个人造成的。他个人的品质无可挑剔,而他所犯的错误也少而又少(除了错用马谡),他的失败,确实是厄运太过强大,他无法战胜。因而他的悲剧,格外具有震撼力。2、这个人物为蜀汉事业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尽管是古往今来
最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但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因此作者越是突出他品行的完美(忠贞)和智慧的超卓,越见得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越显出完美的事物被毁灭的令人扼腕叹息。真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悲剧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老了 彭思桃
㈦艺术成就:
⑴虚实结合: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搭配成功的原因在于:对小说与历史的“质”的差异上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
按照政治道德观念重塑历史+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进行艺术创作——实服从于虚。(借三国史实框架另描历史画卷)
艺术虚构时技法:  1.巧于构思,如“空城计”其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2.采用传说,如“桃园三结义”3.改变史实,如关羽“单刀赴会”4.张冠李戴,如“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
小说中改到张飞头上,以免有损于刘备的“仁君”形象,并突出张飞的爽直鲁莽性格。5.善于铺叙,如“三顾茅庐”。
⑵叙事才能:将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五条线,此起彼伏,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显得宏伟、严整,脉络分明。
笔法——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实写、明写、正写、详写,虚写、暗写、侧写、略写。
吴镇宇有女儿吗⑶战争描写:描写战争为主,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显示战争的复杂性、多样性。突出智斗。激昂的格调中洋溢着诗情画意(穿插一些轻松的场面),整个战争写得有张有弛,有节奏感,写出了力、智、美。总的说来,《三国演义》战争描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在写人。战场上的对抗归根到底是人的对抗,是双方指挥人员军事思想的较量。还有作者善用悬念,组织波澜的高超之处,也值得细细体会。
①重战前准备(政治外交活动、战事的周密计划部署),轻军事行动实施过程;②多写人物而少写场面(作者把握住了人物性格,准确地处理好了人物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阅读,仍可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故而趣味盎然。)
③详主动者胜利者,略被动者失败者。④张驰相间,曲折尽致的节奏。⑤主次互衬,各擅其妙。⑥大笔纵横与精雕细刻的结合
歌曲歌唱祖国歌词⑷人物塑造:①个性:塑造人物形象的显著特点,即突出、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次要
方面,创造了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②具有“类”的意义:单一稳定,并呈现出单纯、和谐、崇高的美;
手法:出场定型;
反复渲染(围绕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加以强化,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
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夸张和理想化彩;
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这对于区别同一类性格特征的人物重要);
各大系列定以基调。写人物抓住主调。
缺点:这些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没有内在冲突,缺少性格的变化和发展,将主要特征夸大有失真之感
⑸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雅俗共赏,形成一种使用于历史演义的独特的语体风貌,偏于叙述少描写。叙述语言用粗笔,人物语言个性化。
①语言的通俗化和文学化。指出了长篇小说将传统的书面语言与民间白话结合起来的方向。作品主要是吸取文言传统,同时又吸收民间语言
②注意语言的渲染功能。即往往不是通过直接对对象的描写,而是对相关事件或场面的描写中,间接地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如关羽战华雄一段
③刻划人物重造型力和表现力。造型堪称是形神皆备。而作者有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很富有表现力。
④人物语言的性格化。曹操吐语,无不含诈;孔明言谈,处处有智;
㈧影响:
⑴对文学影响:《三国演义》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大大迈开一步,它标志着历史小说的辉煌成就。从此以后,历史小说开始大量兴起,从《开辟演义》一直到《清宫演义》,中国各个历史时代在小说中都有反映。在戏曲中也出现了大批三国剧目,并深受众的喜爱。①战国系统:余邵鱼《列国志传》最早
冯梦龙《新列国志》:一方面情节在总体上忠于历史,另一方面保存了些民间故事;塑造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丰富的文化内涵。
杨庸《列国志辑要》;蔡元放《东周列国志》。
②隋唐系统:《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明代较早的
《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有激昂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的倾向)《隋唐演义》(包括前三个,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才子佳人熔)《说唐演义全传》(英雄传奇)
③明末时事小说:《闲评》《辽海丹忠录》
⑵对社会文化影响: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他们的阴险本质。对农民革命的战略战术起过一定作用。《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在众中也有很大影响。因此人民往往仿效小说中的“结义”方式组成各种秘密组织进行反抗斗争,但“忠义”思想本身包含着君臣之间片面的道德关系即主仆关系和封建报恩思想,这就正好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宣传忠君报国,士为知己者死,以模糊人民的阶级意识,削弱他们的斗志。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英雄传奇历史演义
同:都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异:来源——宋元小说话本说公案等;讲史话本
描写对象——英雄人物;历史
虚实——虚多于实,或主要虚构;重依傍史实
㈠水浒故事流传:《宋江三十六人赞》——《醉翁谈录》——《大宋宣和遗事》——元水浒戏
㈡版本:7种回数,繁本——100回,120回,70回(金圣叹)
简本——繁本的节本《水浒志传评林》(双峰堂刊)
吴从先《读水浒传》
㈢主旨:“忠义”
具体体现:歌颂“全忠全义”——宋江:在既矛盾又统一忠和义的主导下曲折地发展。“忠义之烈”。
揭露“不忠不义”——贪官污吏、恶霸豪绅:高俅、童贯….第一次广泛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揭示“奸逼民反”的道理。
好莱坞明星强调这样一个悲剧:忠义英雄被社会吞噬,作者在用忠义批判这个无道的天下时,对传统的道德无力扭转这个颠倒的乾坤感到极大的痛苦和悲哀,以至对忠义表现出深沉的迷惘。“忠义”内涵:忠义是儒家伦理观念中的范畴。“忠”—爱国精神和民本思想,“义”—反映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忠义”因有“为君”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内涵十分复杂,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础,融合着广大百姓的愿望。
《水》思想内涵复杂:歌颂英雄、智慧、真诚。(英雄,市民,江湖豪侠)
与农民起义:客观上展示了农民起义,站在造反英雄的立场上,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再现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失败,总结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
㈣艺术成就:
⑴白话语体成熟:①娴熟运用白话写景、叙事、传神;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利用对话推动情节。
(总,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的文学语言塑造一大批传奇的英雄,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有意义)
⑵同而不同的英雄形象:把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得各个不同。
①注意多层次地刻画人物的性格——故意创造类型相同的人物,描写冲突相似的情节,相互辉映,比照中显个性。在对比中凸现人物的个性差异和性格发展。用对比手法写人时通常所用的有两种,一是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另一是同一人物自身的对比。②写有些人物时,展示其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有所发展和变化③粗线条勾勒和工笔细描的结合。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后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
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④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如鲁智深的粗犷豪放和勇武善战的基本性格是稳定不变的,但从开始的嗜酒如命到后来到山寨上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期间的性格有了很明显的成长变化的轨迹。⑤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富于动作性的心理描写刻划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内心世界。
⑶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将英雄理想化,带有传奇彩;把超凡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注意细节真实上精雕细刻。
⑷情节结构:单线纵向。上半部——人,环环相扣,连环列传体,笔墨集中
下半部——事,以时间为序,松散、拖沓,雷同,失真
【情节丰富生动完整连贯,形成整体。在一个母题组织下有众多的独立性的单线故事,虽然不构成主要人物的相互交叉的关系,但每个故事之间有联系,是个连环套式的结构。一个人物用一回或几回集中描写,即人们常说的鲁十回,武十回,完成后再写他人。而每个人的故事不仅在内容上服从于逼上梁山的这一母题,而且在形式上也与后一个故事相连。各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㈤影响:
⑴社会影响:进步文人往往以《水》中的忠义思想批判社会黑暗和不平;以梁山英雄的纯真朴实,来
抨击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
影响农民起义:正面——对起义军来说
反面——对封建统治者来说
⑵文学地位和影响:
醉红颜刘依朵
①评价:②小说创作角度:和《三》奠定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③对其他各种文学艺术样式的影响:李开先《宝剑记》(戏剧)、世情小说《金瓶梅》,侠义小说《三侠五义》,
英雄传奇小说《杨家府演义》特点:塑造一批女性英雄;揭露昏君佞臣的罪恶行径;忠君;结构松散、文字粗率、情节有雷同;传奇彩。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
明初诗歌(吴中四杰)
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
高启:⑴抒写时代,时代特征,反映战乱生活
⑵抒写个人命运:忧郁彷徨情绪;放荡不羁的个性备受束缚;有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精神境界(个性化)
⑶登览怀古: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愐古思今
杨基:内容:坎坷的生活遭际;诗风:艳丽纤巧。
袁凯:“袁白燕”;有涉及个人身世遭遇
明初散文
宋濂:主张——继韩、柳“文以明道”,注重“以道为文”的文道一元论,强调文要贯穿圣贤之道的内核,排斥表现作家对生活个性化体验和独特文采的文学创作。
创作——道学气;人物传记和记事写景之作由于重生活基础与艺术技巧有文学性;记叙散文简朴,尤局部的描绘。
刘基:寓言散文: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揭露反省现实生活中的弊端,表达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拯救时弊的治世意图。夹叙夹议,形象生动,深入浅出,说明问题,神话主题,题材短小,文字简朴
写景叙事:
台阁体指明永乐至成化年间,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他们的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
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是诗歌发展的逆流。茶陵派茶陵派因其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而得名,成员谢铎、张泰、陆代、邵宝等人。他们论诗主张宗法杜甫,针对台阁体平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在对待如何学古的问题上,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虽未尽除台阁遗风,却首开复古运动的先河,“前七子”在师古问题上就吸取了李东阳“轶宋窥唐”的主张。他们的诗歌成就不高,但在明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代表:李东阳:有的多少带有台阁体的痕迹;有的摆脱台阁体的束缚,反映了具体的社会问题,反映他个人的生活情况与精神状态。
八股文又称制义、制艺、时艺、时文等,所谓的股,有对偶的意思。八股文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其题目取自《四书》《五经》,尤以《四书》命题占多数。题出《四书》,则文章论述的内容要根据宋儒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书而展开,不能随意发挥。每篇开始以两句点破题意,称为“破题”,然后承接破题而进行阐发,称为“承题”。接着转入“起讲”,即开始议论,后再为“入手”,意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部分。末尾又有数十字或百余字的总结性文字,称作大结。自起股至束股,每股都有两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所以成为八股文。从表现特点,一个重要的体裁特征是对偶性,吸取了古代骈文的艺术体制。
明代著名的八股文作家有王鳌、钱福、赵南星、汤显祖、陈子龙等。归有光、唐顺之等“唐宋派”将古文作法融入八股文中,带来些新特点。本来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而存在是无可厚非的,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及理论曾对明清两代的散文、诗歌及至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从总体上说,它在内容上要求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刻板地阐述所谓圣贤的僵化说教,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同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萎靡不振的创作风气。对当时的文人实则是一种政治高压下的思想奴化和禁锢。
明中期文学复古(前后七子)前七子——主情,后七子——形式
前七子:以李梦阳为核心代表的文学体,有何景明、王九思等
复古实质:重寻文学出路,借复古手段达到改革的目的。
复古主张:他们的复古主张体现了他们对文学现状的不满和对文学本质的新的理解。
①“今之文”受宋儒理学影响,用一种道德模式去塑造不同的人物,结果造成古文精神的丧失;
②在贬斥文学主理现象的同时,它还进一步提出了文学应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
③“真诗在民间”,反映了前七子文学观念由雅向俗转变的特征,浓烈的庶民气息。
弊端:过多重视古人诗文法度格调,束缚创作手脚,影响情感自由充分表达。
题材:时政题材——个人生活遭遇、言政治弊端与民生忧苦,危机感和批判意识
民间庶民生活;下层市井人物。
后七子:主要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还有谢榛等。
复古主张:在很大的程度上承接了前七子的文学思想,而比起前七子,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于法度格调的讲究更加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①王世贞:进一步结合才思来谈格调。
②主张古文的创作要重视法的原则,而法落实到具体作品的辞采、句法、结构上又具体的讲究。
③但王世贞又强调作家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到了晚年,它在反省格调说的流变时,明确地将主格调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有先有它人而后有我的“用于格调者”,另一种先有自己的“用格者”,从而提出了“有真我而后有真诗”的主张。
④有些主张是针对唐宋派文人提出,表达了反理轻辞的文学态度。
弊端: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以至难脱蹈袭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