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通过《摇篮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
3、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和音乐家舒伯特,初步感受中
外《摇篮曲》。
秦海璐电视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附点音符、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组织教学
听音乐《愉快的梦》进教室。
(音乐在播放中要渐渐的轻起来)
三、导入新课
导语:(教师轻轻地朗诵)天黑了,晚风轻轻地吹着,月亮象小船在夜空中荡啊荡啊,星星象小灯一闪一闪,听还有什么声音?
1、播放蟋蟀的叫声、青蛙的叫声。突然之间发出了婴儿的哭
声,然后是母亲哄宝宝睡觉的声音。
1)听到刚才的声音,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那你知道这位妈妈在唱的是什么歌吗?
感恩老师的歌曲2、介绍摇篮曲(出示幻灯片)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
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3、谈话导入
我们的妈妈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照顾我们。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你们想为妈妈做些什么?那你们想不想为妈妈唱上一首《摇篮曲》,让她睡一个好觉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唱一唱,舒伯特的《摇篮曲》。
四、新课教学
1、舒伯特的介绍:(在出示介绍的同时用《摇篮曲》的伴奏
进行配乐)
舒柏特: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附近小学教师家庭。他的歌曲常常被称为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舒伯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
有一首小诗。他看了看后,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摇篮曲”流传渗广。体现了一种舒
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2、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摇篮曲》,感受躺在妈妈怀里睡觉的
那种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3、师问:这首歌曲给了你一种怎样的感觉。(讨论歌曲的情
绪、速度、力度、演唱的特点等)
4、把躺在妈妈怀里、躺在摇篮里的那种感觉,跟着音乐用你
的动作表现出来。
5、跟琴心中哼唱歌谱。
6、跟琴轻唱歌谱。
7、指导难点:1)附点音符采用小老师教一教。2)倚音,问
“倚音应该怎样来演唱?”采用教师示范听唱法。
8、完整的练习歌谱。
9、教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诵歌词第一段,学生朗诵第二段。
10、聆听歌曲录音,轻声配唱歌词。
11、你能看出歌曲是由几个乐段组成的吗?(教师有
感情的范唱)
1)教师在演唱第一段时,做拍宝宝的动作。第二段时,做
摇宝宝的动作。(作为提示)
多亮等你爱我2)歌曲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有两个乐句,节奏平稳而规律,充满温馨的气氛;第二乐段开始出现了一个附点四分音符,突出了“摇篮摇动”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温存的柔情。另外,在演唱时要唱出节拍的强弱。声音要
轻柔、甜美。
12、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
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五、课堂拓展
我要抱着你歌词(一)1、导入:刚才我们唱外国的《摇篮曲》,其实《摇篮曲》我们中国也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感受一下它们之间有
至少走的比你早什么不一样?
(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旋律舒展、大方;后者通过环境描述进行含蓄的表达,曲调极富中国民族特。)
2、是它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母亲对于子女的爱,对孩
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3、再次聆听中国东北《摇篮曲》,请学生轻声哼唱。
(二)1、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已经学会了,希望通过改变里面的歌词,能给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
女人你们听好了2、选择2——3首进行展示。
六、小结
让我们回到家为妈妈唱上一首自己创作的《摇篮曲》吧!那将是妈妈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也能为妈妈减少一些疲劳,安心的入
睡。
《摇篮曲》说课稿
乌镇植材小学——朱建婷
这课的魂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氛
围,引导学生用情学用情唱。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是不太容易回忆起儿时躺在摇篮里、躺在妈妈怀里的感觉了,所
以在一开始导入新课时,我特别注重音乐情景的创设,希望能让学生一下就能融入到这一节课中来。并能希望将这种安宁、温馨的气氛,贯穿于整节之中。另外,在我的导语中还说道“你们想不想为妈妈唱上一首《摇篮曲》,让她睡一个好觉?”其实,这一导语不但是顺利的过度到下一个新授环节,还与拓展部分“简单的改变两个地方的歌词,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相互联系。使整节课前后呼应比较连贯。
在新授的第二次聆听中,我要求学生跟着音乐,把躺在妈妈怀里、躺在摇篮里的那种感觉,用动作表现出来。其实律动教学在六年级的日常教学是不太用的,而且学生也是很喜欢,不太愿意去动。但是我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为了让学生多一次聆听来感受歌曲;二是为了通过动作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两个乐段的不同。
在难点前倚音的解决中,从唱谱到唱词一直都有问题。在唱谱时我采用听唱法教学,有同学会唱的就让小老师教一教。在歌词教唱时,由于第一段歌词有两个“快”,所以把原来的难点更复杂化了。在试教中,我是问学生“第一个“快”唱几拍?唱几个音?第二个“快”唱几拍?唱几个音?”。然后再让学生跟我小哑巴唱再到轻声唱。但是这样的效果不太好在后面巩固的时候问题还是存在,所以我进行了改变。通过聆听我演唱难点,然后在寻第一个“快”唱几个音?第二个“快”唱几个音?这样学生聆听的注意力就更为的集中了,也可以很自然的增加了聆听的次数。
在歌曲情感处理中,我是主要通过自己的演唱和动作,提醒学生歌曲的两个乐段。同时我的演唱也可以节省时间,因为播放音乐的话一下子就是三段。另外更加的突出两个乐段的变化。以便学生的寻和演唱。因为这首歌本身的两个乐段变化不是很大,所以学生在演唱时也不是非常的明显。但能感觉到学生还是去这样努力去
做了。
课堂拓展我主要设计了两个:一、中外《摇篮曲》的对比,寻异同。让学生增长了音乐知识,开拓了眼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加入适当的课外知识,来充实课堂。二、通过最少、最简单的改动,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编创一段歌词,由于时间来不及,所以将此环节改为通过最少、最简单的改动,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然后用该好的《摇篮曲》通过有感情的演唱,作为学生献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