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猜调》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要点
作者:吴迪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4
        [摘要]王建中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他将现代的作曲手法同古典钢琴创作及中国传统民族化创作手法融为一体。王建中的作品每一句、每个节奏,甚至每个音符都能表达出其作品的亲切力,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内涵以及浓厚的中国特的民族风格,都表现出钢琴艺术和中国民族特音乐相结合的很强的作曲底蕴和内心浓厚的艺术价值。本文着重论述了《云南民歌五首》中的《猜调》的创作特征和演奏要点。
        [关键词]王建中 《猜调》 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李一桐杨洋>听歌 网站)04009502
        一、王建中简介
        王建中,江苏人,1933年生于上海,是我国作曲家、钢琴教育家。他自幼受母亲的影响
很早地接触了钢琴的学习。195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958年毕业后回沈音附中任教,之后又回到上音院教钢琴和民族作曲理论专业和声课程。期间经常下乡,作品创作和演出受到严格的限制。五年后,再次回到上音任教。他的主要作品分别创作于1958年的《云南民歌五首》,这首钢琴作品是他最早的改编曲;1961年的《变奏曲》;1966年的《托卡塔》和《田歌》;1972年的《赤胆忠心》《浏阳河》和《大陆歌》;1973年的《陕北民歌四首》《百鸟朝凤》和《梅花三弄》;1974年的《樱花》和《五首摇篮曲》都是根据外国音乐作品改编创作的;1975年《彩云追月》;1976年《蝶恋花》和协奏曲《红旗渠畔》以及1981年的《小奏鸣曲》和1983年的《组曲》;还有1985年的《谐谑曲》;1994年为第一次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创作作品《情景》;2001年为国庆五十年创作的《走进新时代》和2003年根据古曲《渔舟唱晚》创作改变的钢琴曲《渔舟唱晚》。这些优秀的作品无论从创作风格还是创作技巧上都体现了王建中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和作曲技术扎实的基础。
        二、《猜调》的创作和演奏要点 繁花 董贞
        (一)《猜调》的创作背景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成功的美术作品都有着它产生的历史性和创作性,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猜调》无疑也有着它的创作背景。1956年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文艺方针,触动了作曲家王建中的创作激情。他不断地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体验民情,深入人,以云南广为流传的五首民歌为基础,在1958年创作改编出了钢琴作品《云南民歌五首》。作品运用云南不同民族、不同题材反映了人们的美好生活情景,也体现了不同民歌的风貌,把民歌甜美而细腻的韵味和短小而简洁的结构特点都巧妙地展现在了作品中。结合钢琴的音响特点巧妙别致地展现出清新的云南民间特的五首小曲《大理姑娘》《跟哥》《猜调》《山歌》和《龙灯调》,也反映出作曲家创作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具有浓厚的中国韵味。其中《猜调》是《云南民歌五首》中的一首,是根据云南彝族民间传唱的小调改编而成。小调共九小节,四段歌词,每段都用唉喂彝族的民间衬词来结束,音乐情绪紧凑、情绪诙谐、一气呵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猜调》的和声曲式特点
        王大治父母《猜调》的钢琴版除保留原有民歌的旋律特点以外,还把握了民歌的深层含义,用快速而又有谐谑的风格演奏,在原民歌的基础上加了引子、间奏和尾声。
        引子:7小节D徵调式,断奏。从不协和的大小二度音程逐渐的协和,暗示了猜谜的特定场景由紧张到放松的画面。
        A段:9小节的旋律和民歌《猜调》的主旋律一样,每小节用固定的16分音符音型节奏特点作为快速的伴奏。所有的低音成为一条音符的旋律线条,句尾用倚音的伴奏音型来体现云南民族特点唉喂
        间奏:3小节用装饰音的固定音型引出A1张天爱身高
        A1段:12小节前半段运用了对比复调的手法,后半段在D徵调式的旋律中加入了E戏说慈禧主题曲徵和弦后回到原调,彩显得尤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