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開啟了宏偉的佛教藝術長城工程
初次与你相遇袁靜芳
映山红合唱简谱
中央音乐学院佛教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6世纪时,佛教在印度逐渐衰微。但佛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承中,虽几经起落,目前仍在全国各地完整地保存有佛教各主要派系及其法事音乐。事实上,隋唐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佛教与佛教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心。这些派系与法事音乐的存在与发展,不仅构成了中国佛教音乐文化独特的艺术框架,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笔不可忽视的重要遗产与瑰宝;而且,也是世界宗教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但是,当前对于中国佛教音乐历史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当代佛教音乐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在学术上历来是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这一文化现象,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佛教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是极不相称的。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将有历史的责任把这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佛教音乐文化,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对世界佛教乃至全人类的音乐文化艺术做出应有的贡献。
佛教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漢傳、藏傳和南傳三個體系,它們都具有各自獨特的音樂風貌、豐富的音樂類型、深刻的宗教涵義。古代的中國佛教音樂研究主要側重史料收集和記述。對佛教音樂多有論及的重要歷史文獻有《高僧傳·經師論》、《宋高僧傳》、《出三藏記集》、《法苑雜緣原始集》、《經唄導師集》、《法苑珠林》、《廣弘明集》、《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樂府雜錄》、《因話錄》、《太平廣記》、《羯鼓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等等。內容涉及到中國漢傳佛教梵唄傳入的具體源;魏晉南北朝佛教音樂的主要形式;漢傳轉讀方式的建立;佛教音樂樂舞的整理與創新;佛教儀軌制度的形成;唐代俗講的形成;宋代以後佛教音樂日趨世俗化的發展趨勢;佛教音樂曲目及傳播狀況等。
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中期,是當代中國佛教音樂研究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中國音樂工作者開始有意識地對佛教音樂原始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將視角投向存活在民間佛事活動中的佛教音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52—53年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對北京智化寺京音樂的考察、收集、整理與研究和1956年楊蔭瀏對湖南佛教音樂的普查報告。
20手球歌世紀80年代,較多的音樂工作者開始關注全國廣大地區佛教音樂活動,進行了實地考察,
錄製音響,記錄曲譜。起始於80年代的全國藝術學科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在全國範圍內以行政區域省、市為單位,各省卷本均對佛教音樂進行了一定範圍的考察與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已出版30餘部,積累了一批珍貴的中國佛教音樂原始資料。
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佛教音樂方面的收集、整理與研究工作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這一階段研究狀況大致具有兩方面特徵。其一,國內研究更具學術性。多部關於佛教音樂研究專著陸續出版。如胡耀的《佛教與音樂藝術》(1992),韓軍的《五臺山佛教音樂》(1993),尼樹仁的《中州佛教音樂研究》(1994糖果乐队),田青的《中國宗教音樂》(1997),袁靜芳的《中國佛教京音樂研究》(1997)、《中國漢傳佛教音樂》(lol歌曲2004),王昆吾、何劍平的《漢文佛經中的音樂史料》(2002),楊民康的《貝葉禮贊》(2003),等等。這些專著或對特定地區、特定樂種的音樂特徵進行探討;或是從宏觀角度對中國佛教音樂作總體闡述。表明當今研究正逐漸具備綜合、整合中國佛教音樂的能力。本階段學術研究範圍擴大,展開了對藏傳、南傳佛教音樂的研究。如楊民康的《論中國南傳佛教音樂的文化圈和文化叢特徵》、《中國境內南傳上座部佛教課誦儀式音樂》、《論雲南少數民族南傳佛教的樂器、器樂音樂及其與原始佛教音樂的淵源》
、田聯韜的《藏傳佛教樂舞“羌姆”音樂考察》、嘉雍培的《藏族宗教樂舞的形成與發展》、包·達爾汗的《蒙古佛教誦經音樂的多元文化特徵》,等等。其二,國際學術交流進一步加強。佛教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陸續召開。如“中韓佛教音樂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舉辦五屆,臺灣、香港地區也多次舉辦了佛教音樂學術研討會,這幾次大型國際研討會促進了中國大陸與港、台及周邊國家佛教音樂交流,對當今該領域的研究工作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70餘年的中國佛教音樂文化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為《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專案的啟動與展開,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但中國佛教音樂文化的研究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其一,對豐富的歷史文獻缺乏系統的整理;其二,對當前豐富的法事音樂缺乏有計劃、有重點的採集、收錄;其三,對現代科技手段運用不夠。這一切導致迄今為止我國尚無一部經過系統整理的佛教音樂歷史文獻,也沒有一部較全面深入論述佛教音樂歷史文化的論著。這種研究現狀既不利於學者從宏觀角度觀察佛教音樂,也不利於中國宗教音樂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在此背景下,《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專案的啟動也就因此具有迫切性、必要性、重要性。
《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的內容主要包括《漢傳佛教音樂文化分典》、《藏傳佛教音樂文化分典》、《南傳佛教音樂文化分典》三大部分。各分典的基本內容框架有:
一、有關佛教音樂歷史文獻方面的查閱、整理。
如佛教經典文獻、史論文獻、雜史雜論(截止1910年)、現當代佛教音樂論著(始於1911年)、佛教相關藝術等方面。
二、佛教音樂構成與類別
佛教音樂的構成包括有樂器、樂隊、樂曲、樂譜等方面;
佛教音樂的類別包括有吟誦、梵唄、音樂、法器、樂舞等方面。
三、佛教法事音樂、人物與組織。
四、佛教音乐教育,等等。
《中国佛教音乐文化大典》项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开拓性。《中国佛教音乐文化大典》工程将在系統梳理歷代佛教音樂文獻並對現存的佛教音樂進行全面考察、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將撰寫迄今為止規模最為宏大、最為系統、最為科學的《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史長編》,這將是一部全面的、系統的、可靠的、準確的佛教音樂文獻類書,是世界上第一部總結論述中國佛教音樂產生、衍變、發展的歷史巨著。对于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中国佛教音乐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意义。
(二) 学术性。本项工程将最大可能的集聚全国研究汉传、藏传、南传佛教音乐之学术力量,除系统地、全方位地梳理研究佛教音乐历史文化史料外,重要的是对现存佛教音乐文化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对佛教三大派系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佛教法事音乐进行科学的收集整理与深入的研究工作。其成果将弥补该领域的学术空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三) 科学性。本项目的成果内容包涵量大,资料涵盖丰富,音、像、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其成果除文本论著外,应用了多媒体数据库的形式,研究佛教音乐数字化处理与服务技术标准,填补我国尚无这一领域技术标准的空白,为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资源整理奠定基础。其音像、音响的展示等都具有可操作性,其成果具有很高的社会应用价值。
《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將在系統梳理歷代佛教音樂文獻並對現存的佛教音樂進行全面考察的基礎上,對佛教音樂文化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專案將聚集全國有關佛教音樂研究最具實力的學術力量,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完成此項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史上最為宏大的系統工程。專案的完成,將對今後中國佛教音樂文化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社會實踐價值。
該項目醞釀至今,國內有30餘位學者參與討論與研究,前後也有四、五年了,我們認為這項工程是非常有歷史意義和學術價值的;但是我們也深知,這項工作未來路途的艱辛。一方面,我們的信念使我們的工作堅持不懈,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能得到有志於佛教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國內外的高僧大德、學者們、教授們的支持和鼓勵,使我們弘揚佛教音樂文化的巨集遠目標得以實現。在神聖的佛光普照下,獲得圓滿成功。

The General Great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Buddhist Music Culture Opens up the Magnificent Project of the Great Wall for the Buddhist Arts
    Yuan Jinfang
Buddhism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religions in the World. Since the Yuanshou (2 B.C.) of Emperor Ai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Buddhism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from India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In the sixth century, Buddhism had gradually declined in India. But in China, its major sects and ritual music have been completely preserved throught the country currently although it experieced several ups and downs during its dissemination in China. In fact, China has become the center of development of Buddisim and Buddist music in the world after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exis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sects and their ritural music not only make up of a unique artistic frame of Chinese Buddhist music and an importante heritege and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isc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but also a briliant and bright pearl in heritage of religious music in the world.  But the current research work of sorting out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s off the Chinese Buddhist music, collecting, arranging and invesgating the contemporary Buddhidst music was rather weak academically in the history, and this phenomenon could not match with the long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music. As one of the 4 great civilized ancient countries, China has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
ility to collect and sort out these various, colorful Buddhist music overally and systematiclly so as to make the deserved contribution to the Buddisim in the world and music culture of the mankind. 
几次真的想让自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