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柳腔
作者:徐志刚
来源:《经济》2008年第08
        柳腔,大致产生于清代中叶的即墨西部地区,逐渐流行于胶东一带。《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载: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又称老拐调哦嗬。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与茂腔有着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
       
        柳腔的形成
       
        即墨县文化馆于195312月,在山东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戏剧组的指导下,对柳腔的形成过程做过较详细的调查:乾隆十三年(1748)时,年景不好,水旱虫灾相继袭来,众生活无法维持。西边(指即墨县以西)各县的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
讨困难,便利用他们那里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地众称他们演唱的戏为周姑子,即肘鼓子,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肘鼓子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歌词最初传到即墨后,当地众非常喜欢,便有人跟他们学唱,学唱者最多的地区是即墨西部靠沽河一带的刘家庄、吕戈庄、挪城、丰享庄等村庄。
世上只有妈妈好简谱        本肘鼓与即墨当地的民间小曲、秧歌调相互融合,不仅声腔发生了变化,而且由说唱体逐步演变为板腔体。初期的演唱形式比较简单,配乐只有一只手鼓或一副呱嗒板儿,每次演出只有三五个演员,分别扮演不同角,有时根据剧情需要一个演员兼演同一剧中的几个角。演员的化妆、服饰和脸谱也没有严格规定。演唱者于农闲时节和节日期间在集市村镇的街头巷尾坐下就演唱,被称为攀凳子。虽然形式简单,表现粗俗,但却生动有趣,深受众欢迎。这样的演出形式持续了一百多年。
        1900年前后,柳腔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采用了四弦胡琴(称barbiegirl四根弦四胡)伴奏,配以唢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没有乐谱,琴师拉得和演员唱得不能完全协调,他们之间就互相配合着往上,因而被人们称为林志炫让爱一切成空溜腔。后来,艺人们觉得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字,正式定名为柳腔。由于柳腔在即墨境内广为流传,因而人们
betterintime称即墨为柳腔之乡,称柳腔为汪苏泷徐良即墨柳腔。柳腔作为一种地方戏剧大体形成后,便开始走上舞台,每逢年节庙会,艺人们便临时搭班登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伴奏乐器逐步完善,角分工越来越细,化妆、服饰和脸谱也有了比较严格的要求,流传的地区也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