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古琴与古筝的比较研究www.wm114
熊猫tv女主播打屁股兔兔
目录
一、琴与筝的异同 4
(一)、形制的异同 4
(二)、弹奏方法的异同 5
(三)、音乐音响方面的异同 6
二、琴与筝在当代社会中的状况 8
(一)、琴与筝的教育与培训基本状况 8
(二)、琴与筝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状况 9
(三)、琴与筝在文化艺术中的各领域的应用状况 10
三、对传承古琴古筝艺术的思考 11
(一)、存在的问题 11
(二)、古琴艺术应否借鉴古筝的发展经验 11
(三)、关于古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12
参考文献 14
后记 15
摘要
云河丁当新歌现代,人们经常把古筝误认为是古琴,琴、筝不分,对古琴的了解知之甚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古琴自身演奏方式复杂,会演奏古琴的人屈指可数所致;另一方面,古琴在现代社会露脸的机会亦是少得可怜,人们对古琴的了解,仅停留在影视作品中穿插的个把几个镜头的描述,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
本文首先通过从形制、弹奏方法和音乐音响方面比较古琴与古筝的异同,了解两者同为我国传统弹拨乐器然而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且结合对琴与筝在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对古琴和古筝的存在和继承作出思考。
王宇婕个人资料
本文针对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问题,通过比较琴和筝各方面的状况异同,提出古琴对古筝的借鉴,以获得更好的普及以推广。
关键词:古琴艺术;古筝艺术;琴筝现况;存在与发展
Abstract:In this time and age, people usually mistake the GuZheng for the GuQin. They can not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uZheng and the GuQin because they have little relative acknowledge about the GuZheng and the GuQin. The reason that people pay few attentions on the GuZheng and the GuQin, on one side, is that the compl新文秘网www.wm114省略1587字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标记音位。现存以唐琴最古,至今基本结构无重大改变。
2、古筝的构造
古筝是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历来以清越高洁的优美音、古朴典雅的东方神韵而源远流长,广泛传播。而它的形制构造,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步满足丰富的演奏技巧和不同类型作品的需要,使古筝艺术日益焕发新的活力。
筝作为一种乐器,它的外形、内理在很多方面符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历代的统治阶级注重宗法制度,而筝被称为一种“仁智之器”来看待。晋•傅玄《筝赋》中写到“设之则四象存,鼓之则王音发,体合法度,节究哀乐,此乃仁智之器也。”这些对筝的制作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过去的筝在制作上主要取材于梧桐木,并用“刳桐为体”和“匣式拼合”两种方式制成。音箱是长条形,面板横断面为弧形,底板平直,也可有弧度(称为双弧筝),在底板上开设两个音孔(古称“越”)。筝分筝首、筝身、筝尾三部分。以前后弦梁为分界,右端前梁为筝首,左端后梁为筝尾。两梁之间为筝身(古称“隐间”),筝面张弦,筝距均等,每条筝下设筝柱(古称雁柱,即弦码),这是对古筝形制与构造的一个概括。而现代古筝除了用桐木之外,同时还有用红木、楠木、白松及各种杂木制作的,在外观上形制上,有平头的筝,有S型的筝,还有蝶式的筝等。3、琴筝形制的比较
总的来说,琴和筝同为长条形腔体乐器,面板横断面为弧形,底板平直,底板上均有两个音孔。但琴的腔体相对于筝而言较小,且在琴弦制作所依照的音律也不甚相同,古琴可以一弦多音,而古筝一根弦最多只能发出十二平均律中的三个音。关于琴和筝的结构,通过以下两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两者的区别。
临时演员黄渤古琴
古筝
(二)、弹奏方法的异同
1、琴的弹奏手法
古琴演奏通常用右手拨弦出声,左手按弦取音。右手拨弦有八种基本指法,分成内向指法和外向指法两类。内向指法有:勾、抹、劈、打;外向指法有:剔、挑、托、摘;组合及特殊指法繁多,例如:历(连挑两弦)、撮(同时挑勾两弦为小撮,托勾两弦为大撮)、轮(快速连续摘踢挑)、背锁(踢抹挑顺次弹奏,扩展为短锁抹勾踢抹挑或长锁抹勾踢抹挑抹勾)、双弹(快速连踢、连挑相邻两弦)、拨剌(食中名三指同时向内拨相邻两弦为拨、反向为剌)、滚拂(从高到低连摘数弦称为滚,从低到高连抹数弦称为拂),等等。左手按音常用大指和名指,低音弦也用中指和食指,按弦走音指法有上、下、绰、注、吟、猱等。此外,左手也可拨弦出声,常见技法有罨(大指击弦出声)、掐起和带起(按弦指撤离出声)等。
2、筝的弹奏手法
古筝的传统演奏方法,就是用右手弹拨琴弦演奏旋律,左手在码外弦段上以按颤揉推等方法装饰旋律。右手演奏指法分为单指指法和组合指法。单指指法的分类与古琴相同,即内向演奏的勾、抹、劈、打和外向演奏的剔、挑、托、摘八种,但在演奏上有所区别。组合指法,即用两个以上单指指法配合拨弦的方法。在组
合指法中可分为撮类指法、摇类指法和其它组合指法。
3、琴筝演奏手法的比较
琴和筝的演奏方法都是以右手弹奏,左手按弦,但是古琴的演奏是运用手指的指肉和指甲来发出不同声响,而古筝则手带义甲进行演奏。两者左右手演奏在指法上也有区别。通过下面的图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琴与筝弹奏方法的异同。
琴与筝弹奏方法的异同
古琴古筝
右手指法内向弹奏勾、抹、劈、打
外向弹奏剔、挑、托、摘
左手指法实音上、下、绰、注、吟、猱等按、颤、揉、推等
泛音右手弹奏同时,左手轻点相应琴弦
组合指法历、搓、轮、双弹、拨剌等撮类指法、摇类指法
(三)、音乐音响方面的异同
1、琴之音乐音响
关于琴的音乐音响,古人评价古琴有四善九德之说,四善即:苍,松,脆,滑。九德即: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四善中“苍”有老的意思,音要苍桑古朴,不燥不闹。松与紧相对而言,声音发紧,听起来不自然,不流畅。“松”和“透”有相似的意思。“脆”有声音清楚干净无杂音的意思。“滑”有琴声韵味长,余音长绵不绝,声音不楞不硬,如丝般柔滑。九德中“奇”为首位,“奇”是一张好琴的第一要素,“奇”就是与众不同,千篇一律,众琴一声则不为奇,古琴选材均为百年以上老木,或桐或杉或老黄松或老红松等,琴材不同,琴材的年代不同,琴材取的部位不同,音应有差异,不同的为奇,相同的则不为奇。音好听,又与众不同,这样的奇琴极少。音奇绝之琴从古至今,琴人梦寐以求之。“古”即音苍老古朴,新琴则有闹燥之音。“古”还有琴应有古钟般厚重沉雄之声,古钟般咚咚的金石之声。“透”是声音通透,不是闷在里面,不是发木,但是透不是声音发空洞。有些琴为了增加音量,槽腹挖的很多,面板较薄,音量大,但不实,润是声音不干,韵味足,余音长。古琴声音的美感,它的悦耳,它的特殊的声音使古琴流传千年不衰,深得人心。“润”是一大特。“静”是音要纯净,无杂音。音要干净,它要清楚的发出每一个徽位的声音,不能和其他的声音混杂一起,该起则起,该停则停。不能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匀”是声音均匀。一弦至七弦声音音量基本均匀,不能出现某根弦某个徽位出现声音突变,如突然增大或者突然减小。一根弦的低音到高音的音量均匀。不能
出现低音强,音量大而高音部分音量小,尤其是四徽向上,高音甚至无音,古琴的音匀还有一个基本要求是散音,泛音,和按弦音的音基本均匀。有的琴声散音和按音音量大,但按音音量就明显减弱了。在古琴曲中,表现力最丰富的是按弦音,按弦音的优劣对如何演奏好古琴曲至观重要。一张古琴声音匀的声音匀不能算一张好琴,声音匀是古琴的基本要求。清与脆有相似之处,声音要清楚干净无杂音,无闹音。芳不知如何解释。芳是一种气味,芳做何解,无言以对。2、筝之音乐音响
如果说古琴对于音乐音响和音的要求是“空灵”的话,那与之相对,古筝更讲究一种“充实”。在筝乐中,“充实”的美学品格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为“气势”。筝弦长则音量足,筝弦设柱,多弹散音,其弦音明亮厚实。弹筝用义甲,与筝弦接触准确,弦音灵活,为筝乐之“气势”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例如,《高山流水》就不失“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那种“气势”、那种“充实”之美,造就了筝乐“充实”的美学品格。第二就是“积实”。“积实”作为一种审美意识,首先就要求主体心灵的饱满而丰富;“积实”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所带来的美学品格就是“充实”。这种“充实”就是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说的“精力弥漫”、“万感横集”。总之,无论是“气势”还是“积实”,体现在筝乐中就是那种从音响到情绪的饱满感。这些来自听觉的感受,在筝乐中处处存在。
小灿男装3、琴与筝音乐音响的比较
琴和筝本身音就有着明显的不同,琴之清远沉着而筝之明朗清脆。嵇康《声无哀乐论》:“琵琶筝笛,间促而声高,变众而节数,以高声御数节,故更形躁而志越,犹铃铎警耳、锺鼓骇心。……琴瑟之体,闻辽而音埤,变希而声清,以埤音御希变,不虚心静听,则不尽清和之极,是以听静而心闲也。”琴的音量较低,《风俗通义》曰:“琴者……以其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諠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琴的音极为清静淡远,非常古朴。而筝的音量较高,阮瑀《筝赋》:“苞羣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可见,筝的声音非常清亮而节奏鲜明,极有华彩。
二、琴与筝在当代社会中的状况
(一)、琴与筝的教育与培训基本状况
1、琴的教育培训状况
《礼记•曲礼》中说:“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作琴瑟以为乐。”东汉傅毅《琴赋》云:“神农之初制,尽声变之奥妙。”《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琴,夔始制乐以赏诸侯。”不论这些文献和传说是否可考,但能肯定的是古琴的创始必然有古琴及其音乐的发展,有发展就必然有古琴音乐的传承即音乐教育的问题。因而可见古琴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古琴传统教育是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为主。并且在古琴教学的拜师学艺过程中,还有许多礼仪
和行为规范要遵守,主要是弹琴的环境、携琴的姿势、琴人、琴童和琴社等方面。如古琴必须在自然景美好的环境中弹奏,如书房、庭全文共12693字,当前仅显示4457字,去新文秘网看更多精彩文章。